我感觉这像是蓝星蚁群结构的一种生物,大的那种蠕虫生物应该类似蚁群的蚁后,而这些小的则是工蚁或者兵蚁!
后者虽然个头较小,但是它们的数量却是惊人的。。。”
“之前在登陆轨道的环绕器没有发现?”皮埃尔疑惑地问道。
“没有,它们深处地下500多米,普通的扫描雷达无法探测到这么深的地下。”
“。。。。。。”
众人回到满是显示屏的监控中心,皮埃尔看到车队已经跟那些虫潮拉开了一段距离,他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装甲营看起来暂时安全了,照目前这行驶速度,不用半小时他们便会返回大本营。
然而接下来的问题就比较严峻了,装甲营势必会让大本营的位置暴露,这种情况下,他们似乎是将战火引到了老巢,这会给他们带来无尽的麻烦。
想了一会,皮埃尔下定了决心,“准备十枚战术核武器,锁定那六个洞穴跟虫潮最密集的地方,开始上正餐吧!”
“明白!”
命令很快下发到大本营后方的武器发射阵地,这里是射程最远的火箭弹作战群跟战术导弹作战群的主发射阵地。
他们跟155榴弹炮群最大的区别便是不用出基地就能发挥最大的杀伤效果,而前者即便加装了增程弹药,他们依然要前出到距离战场70公里左右的地方开辟发射阵地。
这时候,一字排开的30多辆改良版海玛斯火箭弹发射车还在宣泄着自己的密集火力,它们的发射场面最为壮观。
发射箱的俯仰角度几乎一致,10辆一排,前后共组成了三排。
然后便是集火发射,一枚枚火箭弹拖着长长的尾烟在空中形成了一道攻击弹幕,前面发射的烟幕轨迹还未散,后面的马上补充到位。
时间长了,它们几乎用这种白烟将基地跟战场这段远达100公里的距离铺就了一条神奇的空中走廊。。。
“总指挥下达上正餐命令,坐标依次为N2124.232,E85.136,左+20°,N2123...”
随着武器官将各个坐标下发到战术核武器发射车里的各个操作手,他们迅速将这些坐标输入到火控电脑中。
所有工作准备完毕,随着一声【发射】命令下达,十枚单体地对地导弹几乎同时升空。
它们跟旁边那些低弹道的火箭弹明显不同,这些远程打击武器的弹道明显高了许多。。。
“正餐全部升空,预计到达目标上空时间。。。8分钟!”
“OK,通知第3旅空中部队在基地外围70公里处布置高密度雷区,宽度3公里。
其他部队按照先前设定的防御策略分别在50公里,20公里处设置两道防御线。
重炮部队后撤至基地建立预设阵地。。。”
皮埃尔作为军事指挥人员,虽然情商不高,但是军事指挥方面还是有点东西的,他迅速根据战场态势在基地外围布置了三道防线。
除了第一道是雷区外。
剩下的两道防线分别由陆战第2旅跟第3旅负责,这两个旅几乎囊括他们的全部地面部队。
第1旅负责镇守大本营,他们的火力最猛而且还加持了防御墙上的三十座“守门员”近防武器系统。
而空中的太空战舰则被他赋予自由战位,如果那些蠕虫怪物趟过了雷区,它们则需要在高空给予它们全天候打击。
这样,一个多重立体防御网络就此打造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