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辽东,更是重中之重,这还需要凭借你在辽东的威望,来为李卿保驾护航。”

    朱由检的话一说完,在场的所有人都是耸然一惊。

    就连李邦华和袁可立两人的眼中,也露出了震惊之色。

    要知道,眼下大明的局势很不好,说句内忧外患并不为过,这个时候对军制进行革新,实在是有些太过冒险了。

    朱由检也看出了这些人的担忧,笑道:“你们也不用担心,这一切都是在整肃完京营之后。”

    “届时,朕可以携雷霆之威,彻底改革大明军制。”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不在我们此次讨论的范围内。”

    朱由检的话一说完,在场的几人都是眼睛一亮。

    没错,只要京营和上直卫恢复战力,那各地的军头们,就不敢再对朝廷的政令阳奉阴违。

    袁可立当即起身道:“臣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臣等愿为陛下、为大明鞠躬尽瘁!”

    英国公、秦良玉、周遇吉等人皆是起身,大声喊道。

    朱由检对众人的态度很是满意。

    也不枉自己这么一番精神动员。

    他的目光落在李邦华的身上,语气极为郑重的问道:“李卿,你可有信心?”

    李邦华拱手道:“陛下,臣有信心彻底整肃京营,不敢说恢复到永乐朝的战力,但一定要比现在强得多!”

    “但是,臣也有一个要求!”

    朱由检眉头一挑道:“说!”

    “臣需要陛下的尚方剑(没有宝)!”

    “无论是六部官员,还是世袭武勋,但凡有敢阻拦者,皆斩!”

    李邦华这话说得可谓是杀气腾腾。

    饶是在场的几人都是仕从军伍,也都被李邦华身上的气势所摄。

    他们不明白,一个进士出身的文人,身上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杀性。

    朱由检却是抚掌道:“好!你的这个要求,朕答应了。”

    说着,他转身走到身后的兵器架上,取下上面的长剑。

    重新走到李邦华的面前,沉声道:“朕敕命原兵部右侍郎,晋兵部左侍郎,  总督京营戎政,赐尚方剑!”

    说着,朱由检将手里的长剑,递给跪在自己面前的李邦华。

    后者跪在地上,挺直腰板,双手恭敬的接过尚方剑,沉声道:“臣若不能重整京营,愿以此剑自戕,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朱由检亲手把李邦华扶起来,目光落在秦良玉和周遇吉两人的身上。

    “秦良玉、周遇吉接旨。”

    两人闻言,立即单膝跪地道:“臣在!”

    “朕命尔二人,即刻回营,整军、备战,京营但有异动,接到朕的旨意后,立即弹压。”

    “臣遵旨!”

    两人同时应道。

    “英国公,你即刻随李卿进驻京营,协理京营戎政。”

    朱由检又对英国公张维贤说道。

    后者也是恭敬施礼道:“臣遵旨!”

    “都去吧,朕就在这里等着为诸位庆功。”

    等所有人都走了之后,朱由检又对方正化吩咐道:“老方,厂卫的人要都给朕动起来,密切监视京中的所有异动。”

    “尤其是京营,以及那些勋贵们。”

    “奴婢遵旨!”

    等方正化也走了之后,朱由检这才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

    他相信李邦华,一定会给自己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历史上的一根绳儿,在刚刚继位后,也是启用李邦华,对京营进行了整肃,并且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当时一根绳儿的实力,可远不如自己这般。

    自己手里现在有一万两千人的白杆兵  ,有五千可堪一战的四卫军,还有大量的金银。

    一根绳儿手里可是没有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