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渐渐早中晚一个温度。

    幸好,桃源村在建时,留了去年沈清棠用过的“暖气”管道。

    暖气引进了家家户户。

    不过就算没有暖气,桃源村离温泉近,也不冷。

    田地里的事情忙完,沈家人开始筹备重新开果蔬铺子的事。

    今年盖了这么多果蔬大棚,蔬菜供应起来不成问题。

    有沈清柯这个无名县令在,重新开张不成问题。

    沈清柯也表示,桃源村村民们的竹牌已经全部制作好。

    以后大家可以光明正大的进出北川城。

    但,也仅限村民们。

    秦家军还是不行。

    他们越低调越好。

    所以,桃源商业街也得提上日程。

    谷中不缺地,也不缺人手。

    只要银子到位,盖房子好办。

    盖商业街的事,沈清棠全权托管了给秦征。

    毕竟他那一万将士可不止是会打仗。

    干什么的都有。

    什么木工、瓦工、壮工全的。

    还有铁匠、裁缝、修鞋匠等等。

    不过,秦征说他的人需要操练,只能挑出一千人过来盖商业街。

    再挑出两千人兑现承诺去给沈清棠挖河沙。其余剩下的,一半种地,一半要操练。

    如今秦家军的身份在谷中算是半公开。

    该知道的知道,不该知道的还是不知道。

    之前秋收时,沈清棠和秦征打赌时可是说好了,他要输了就得给沈清棠挖河沙。

    挖归挖,秦征还是很好奇,问沈清棠,“你要这么多沙子做什么?”

    沈清棠也不瞒秦征,毕竟接下来的事也还是得找秦征借人:“烧玻璃。”

    “嗯?玻璃?”

    “就是琉璃。你在京城应该见过。”

    秦征点头,“哦!那见过。”

    京城权贵有的家里摆放着琉璃摆件。

    晶莹剔透还挺漂亮的。

    只是,他不明白:“挖沙子和烧玻璃有什么关系?”

    “玻璃的原材料。”沈清棠简单给秦征解释了下怎么烧制玻璃。

    初来北川不久,沈清棠就尝试过烧制玻璃。

    虽然也算成功了,但,当时家里人手不够,生存都困难,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折腾。

    如今山谷里不缺壮劳力,自然可以再试试。

    其实制玻璃最主要的原材料是白色的石英砂,普通的河沙效果差很多。

    沈清棠从南方回来时也托黄玉帮忙去找了些纯度比较高的石英砂。

    还表示后续如果找到更多的石英砂就用船给她送到北川。

    石英砂在制作玻璃的原材料中能占到四分之三的比例。

    算是最主要的原材料。

    沈清棠回来时,还带了很多贝壳回来。

    贝壳在海城就是不值钱的东西,随便捡。

    贝壳灰在制作玻璃时,能充当助燃剂。

    至于透明度问题,需要加入石膏、明矾或者萤石粉。

    之前刚来北川时,没有钱买这些,如今沈清棠兜里有银子,可以买一些占比比较少的原材料。

    最重要的是燃料和窑炉改造。

    比木炭燃烧温度更高的是焦炭。

    焦炭燃烧的温度能到一千三百度以上。

    这些常识是沈清棠穿越到大乾之后才学会的。

    之前在大船上,听余青和说的。

    据说早在大乾往前一千年以前,人们就已经掌握了炼焦技术。

    除了焦炭好,还得用鼓风机。

    以前对沈清棠来说,弄鼓风机或许有点难度。

    如今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想省事就用水风车驱动的风箱。

    不怕麻烦就用做个蒸汽发动机驱动。

    窑炉也得改进,得用泥瓦加固之前做的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