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诸葛亮假死?那我打造最强蜀汉! > 第274章 东吴惨败,割地赔款!

第274章 东吴惨败,割地赔款!

    数十弓弩立刻调转方向,对准远处高地上的杨仪身影猛射。

    然而“嗖嗖”箭雨落下,只见那边蜀军早有准备,几十面巨盾牢牢护住中军帅旗,杨仪安然无恙。

    倒是城头吴兵,被漫天乱矢射得惨叫连连。

    “轰!”又是一声巨响,摇摇欲坠的西门终被炸开一个巨洞。

    姜维大吼一声,当先挥舞长枪率众从缺口处冲杀入城!

    “杀!”

    数千无当飞军铁骑紧随其后,如狼似虎杀入江陵城内。

    朱然眼见城门陷落,终于面如死灰:“完了……江陵守不住了!”

    他心胆俱裂,脑中升起一个念头:“突围!赶紧突围!”

    “将军,快走吧!”

    两名亲兵上前扶住朱然,就欲护他撤向后城门。

    可还未跑下城楼,就见前方火光骤起,一片惨叫!原来城内不知何时也燃起熊熊大火,浓烟冲天而上。

    白日里遍洒全城的火油此刻成了催命符:蜀军炮火引燃了城垛残留的油脂,火苗顺着城墙四处蔓延开来。

    一时间,江陵城内火光乱窜,守军惊惶四散,被烈焰烧得哭喊连连。

    朱然冲下城楼,眼见街巷中己方士兵被冲入的蜀军铁骑砍杀溃散,大势已去。

    他心如刀绞,却也无能为力,只得拨马狂奔,妄图夺路而逃。

    “哪里走!”

    猛听一声断喝,长街尽头一道寒光掠过!

    朱然只觉眼前一花,脖颈一凉,紧跟着半个身子都失去了知觉。

    他下意识低头望去,却见一柄长枪透胸而过,枪尖鲜血淋漓!

    姜维一枪刺穿朱然,面露厉色道:“匹夫无谋,也敢狂言火攻!”

    说罢抽枪纵马,带领飞军继续冲杀残敌。

    朱然翻身坠马,挣扎几下,终于气绝身亡。

    堂堂东吴名将,就此殒命于乱军之中!

    这一夜,江陵城内火光冲天,喊杀震耳。杨仪亲自坐镇中军指挥各路,蜀军士气如虹,摧枯拉朽势如破竹。

    不到半夜功夫,江陵四座城门尽皆被破,城内守军非死即降。

    蜀汉大军彻底攻克江陵!

    待天色将明,整座江陵城已被蜀军控制。

    杨仪率众入主守将府衙,下令开仓放粮,城中府库物资一律赏赐三军将士,以犒功劳。

    得到赏赐的蜀军将士无不欢声雷动,斗志昂扬。

    大军齐集校场,高呼万岁。

    只是这次,众将士齐声山呼的对象,不是蜀汉皇帝刘禅,而是他们眼前的统帅杨仪!

    “誓死效忠丞相杨仪,万死不辞!”

    成千上万士卒跪地高呼,声浪直冲霄汉,响彻整个江陵城。

    杨仪立于高台之上,俯瞰跪拜的黑压压将士群,心中感慨万千。

    此刻他彻底明白:蜀汉将士,已经选择了自己。

    这一声声山呼,喊出的不是对刘氏皇族的忠义,而是对他杨仪的信任与归附!

    杨仪深吸一口气,只觉胸中豪情激荡。

    是啊,如今江陵已下,东吴江山半壁在握,再向西……便该是清君侧的时候了!

    东吴都城建业,气氛陡然凝滞。

    孙权怒目圆睁,一掌将案上折子掀翻在地:

    “什么?曹魏撤兵?!”

    大殿之上,文武群臣面面相觑。刚才前线八百里加急传来噩耗:因天水蜀军异动,魏帝曹叡竟将原本准备援吴的十万大军撤走北返!

    这一消息无异于晴天霹雳,震得孙权眼前发黑。他奋力撑起身子,怒不可遏地来回踱步:

    “曹贼无信!欺我东吴无人乎!”

    众臣无言以对。孙权喘着粗气,正欲再骂,却见又有侍卫跌跌撞撞冲入殿来,跪地哀喊:

    “报!江陵告急!蜀军今夜发动猛攻,朱然将军战死,江陵…江陵陷落了!”

    “什么!”

    孙权身子剧震,只觉胸口一堵,“哇”地喷出一口鲜血,整个人瘫坐回龙椅!

    “陛下!”

    殿内群臣大骇,慌忙上前扶住孙权。

    孙权脸色煞白,捂着心口,浑身止不住地颤抖。

    江陵失守,荆州尽失半壁,他苦心经营的江东基业几乎被掏空!

    眼下长江防线洞开,杨仪大军随时可能长驱直入。

    “陛下万金之体,保重龙躯啊!”

    老臣张昭匆匆上前,声音哽咽。其他大臣也纷纷跪倒在地,哭喊道:

    “请陛下以社稷为重,暂且忍辱负重!”

    “蜀军势大,又有铁甲巨舰和雷霆火炮,我军实难抵挡啊!”

    “议和吧陛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听着臣子们绝望的哀求,看着他们一张张惶恐无助的脸,孙权只觉一阵天旋地转。

    半晌,他嘴角蠕动,发出如泣般的喃喃:

    “难道…天要亡我东吴吗?”

    张昭等人见主上神情恍惚,更加惶急,不住磕头:

    “陛下!如今只此一法,方能保全江东残局啊!”

    群臣你一言我一语,再三恳求。终于,孙权仿佛被抽去了浑身力气,长叹一声,摆了摆手:

    “罢了…罢了!”

    他闭上眼,声音沙哑地道:

    “传张昭,代孤拟旨,遣使求和……愿割地赔款,只求杨仪罢兵休战!”

    此言一出,大殿内一片寂静。

    诸臣你望我我望你,尽皆露出悲愤而无奈的神色。

    但事到如今,也唯有议和苟安这一途。片刻后,众臣一起叩首:

    “陛下英明。”

    然而每个人声音里的苦涩,胜过黄连。

    当天傍晚,东吴朝廷正式遣使持节出发,星夜赶赴江陵,准备向蜀军求和称臣。

    且说江陵城内,经过一夜激战,此刻已重归平静。

    蜀军各部奉杨仪之令,忙于清扫战场、安抚城中百姓。

    城内秩序在井然有序地恢复着。不出三日,整个江陵城便已收拾妥当,几如往昔模样。

    杨仪驻跸守将府署中,每日调兵遣将、整顿城防,同时命后方源源不断的辎重粮草运抵江陵,确保大军补给充盈。

    经过此役,蜀军锐气更胜,而东吴军心丧丧,已无力再战。

    东线战局,至此基本平定。

    然而,杨仪心中却并无多少轻松。

    他深知,更大的风波正酝酿在蜀汉内部。

    这一日下午,杨仪设席于府中偏厅,召集姜维、张嶷、廖立等心腹将领,密议后续之策。

    众将杯酒尽欢,谈及昨夜一战,人人兴奋不已。

    姜维尤为钦佩杨仪用兵如神,举杯敬道:

    “丞相神机妙算,一战定江陵,东吴君臣闻风丧胆,我等佩服之至!”

    杨仪与众人痛饮几杯,放下酒盏,忽然肃容道:

    “诸位,此番江东大捷,只是开端。眼下江陵虽克,东吴求和,但我们后方却已波涛汹涌。”

    姜维放下酒杯,正色道:

    “丞相所指,是朝中的诏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