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晨阳轻的手轻点了桌面,那些打探他意图的信件就放在手边,但他一封都没有回。
陆晨阳垂着目光,其实他在等。可是除了陆晨阳自己,连招喜都不知道他在等什么,也看不清他心里的想法。
尤其是这两年,陆晨阳的官越做越大,他的心思也越来越深沉,招喜已经不大能看透他心里的想法了。
但是,不管陆晨阳怎么变,他内心的柔软与善良却是永远都没变的。
招喜记得,有一次在淮安城,陆晨阳抱着一个小孩儿玩,就在地上,手把手教孩子写字,眉眼温柔。那一刻她心中笃定又安心,她的大人,永远都不会变。
陆晨阳曾经遇到过小孩来行刺,但他依旧对孩子有着包容和耐心。
陆晨阳放下旁人的猜测,他决定出去走走。
经过几天的休整,他们也开始清点战利品了。都是士兵从城中搜刮出来,送到陆晨阳的面前。当然了,他们肯定也私藏了,陆晨阳从来不拦着。
发财总是一件快乐的事,士兵们的脸上都带着快乐的笑容。
陆晨阳正想着扎尔,他心知肚明,扎尔这次回去会受到猛烈的抨击。鞑靼可不少人都看惯他,钱越也该行动了。
陆晨阳深吸了一口气,最后决定再继续添一把火。
至于义林军什么的,他决定给太子殿下一个机会。
陆晨阳想到这,转身回到了营帐内,他亲自写了一封信,是讨伐义林军的。
这封信陆晨阳写的真情实感,他首先写了义林军都是普通百姓出身,实在是生活艰难才落草为寇。是朝廷的不作为、是官员的失职,才让百姓流离失所,他们本是一群可怜之人。所以他从未想过要去讨伐义林军,他所做的是希望给大乾一个和缓稳定的环境,让百姓们都能够活下去,让他们对大乾有信心,到时候他们也会愿意放下武器,给大乾一个机会。
可是他没想到,这些人已经忘了当初他们走投无路时的绝望,居然去抢劫灾民的赈灾粮。明明他们也曾陷入绝境之中,现如今却抢夺了别人的希望。
现在的义林军已经不能再说自己是走投无路,因为陆晨阳已经下令各地收揽流民,只要他们愿意,每个人都能过上安稳的生活。
可是义林军却为了一己之私,而成为大乾乱臣贼子。
这封信陆晨阳写的有点……过分,因为他说是朝廷的原因造成了义林军落草为寇,这句话在政治上就是错误的。因为对于乱臣贼子就该痛斥,就该赶尽杀绝,陆晨阳此言一出,日后谁都能说自己走投无路然后理所当然的就去起兵谋反吗?
陆晨阳这么说简直是后患无穷。
陆晨阳会不知道吗?他怎么可能不知道!但他是故意的。
因为那不作为的朝廷、那些失职的官员都是李氏皇朝的错,与他陆晨阳无关。陆晨阳做的……那就不提了吧?现在全大乾,有一个算一个,不管是谁,都说不出半点陆晨阳的不好来。
在为官这一点上,陆晨阳无可指摘,就算义林军真的是被逼谋反,那也不是陆晨阳逼的。
陆晨阳毫不客气地指出这一点,其实是在打朝廷、皇室的脸面。
然后陆晨阳又说义林军去抢夺赈灾粮的错,这更是正义凛然、师出有名。因为这些粮食是陆晨阳千辛万苦才筹集出来的,在和鞑靼还在打仗,如此艰难的时候,他还不忘赈灾,不忘受灾百姓。
结果却被义林军给抢了?陆晨阳就算骂他们,也得受着。
在生存面前道德不重要,但是,陆晨阳是竭尽所能让他们生存下去的人。
去年多么艰难的情况下,是全大乾各地都有雪灾的情况下,陆晨阳一边打仗,一边也咬牙筹集粮食去赈灾。
陆晨阳有这个资格去抨击义林军。
陆晨阳的文章,每一篇都足以让现在学子全篇背诵、深度解析、逐字逐句研究的程度。
这一篇也一样,陆晨阳表现出来的是一个深明大义,心怀天下的臣子,他为天下百姓殚精竭虑,却有人在背后使劲拉他的后腿。
义林军承担了所有的骂名。
这一篇文出世之后,几乎天下所有人都认为,陆晨阳这是要打义林军了。
所有的争议消失了。
就连义林军也是这样想的,此时的宁州,燕行派出去打探消息的斥候也送信回来。
义林军最近频频练兵,义林军的二当家也亲自下山筹集粮草,所有的迹象都是在为备战做准备。
但,陆晨阳迟迟没有动作,他似乎只是写了一篇文而已。
陆晨阳到底是怎么想的?
陆晨阳不管外面的猜测,他刚刚收到了钱越的信。
他在鞑靼内部已经开始行动,王后一派、良王一派接连上书弹劾扎尔,认为他丢掉了雁回关,罪责在他。
现在鞑靼内部的声音是换掉扎尔,现在他们已经不信任扎尔的能力,觉得他没有能力担任鞑靼的大将军。
陆晨阳眸色闪了闪,叫来侍卫吩咐:“让季平过来。”他想了想,又改口:“让祖兴为也一起来。”
两人很快就来了,都有些奇怪陆晨阳找他们是有什么事?
陆晨阳道:“你们带兵去追击扎尔,但是不要真的打,挑衅懂吗?”
季平皱着眉头,他有些不太懂,祖兴为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