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新增两千字~)
吃完饭,一家人溜着圈消了会儿食,便开始整理东西了。
陈浅浅被钱金英推回房间里午睡。
毕竟之后还有一场硬仗要打,她可舍不得她闺女睡不够,必须得现在就把睡觉时间补上才行。
陈浅浅听她娘的躺回了床上,只是一时半会睡不着,干脆就把几个红包给拆开了。
这个时候的红包其实就是裁下来的红纸,一撕就开。
里边最多的是六十六文,最少的也有三十六文。
怎么说呢,这些县里边的就是财大气粗啊!她还以为顶多就十文钱呢。
陈浅浅美滋滋的将铜板放到了自己的箱子里头,闭上眼睛,开始数羊。
在数到第十只羊的时候,终于睡着了。
.........
凌晨,老陈家便开始忙活起来了。
外边的天还很黑,好在月光皎洁。再加上油灯,看清东西并不费力。
刘泥鳅一早就被打过招呼,来了老陈家一趟之后,便赶着牛车去镇上了。
他得去把陈春生一家给接回来,另外还有四根和狗蛋狗剩他们。
私塾的束脩不低,少上一天学都能让人心疼得胆颤,加上四根他们昨天上的是晚学,因此,只能现在去接。
牛车轱辘的声音逐渐远去,紧接着又响起了清脆的敲门声。
门外,隔壁赵菊花带着儿媳妇,笑着道,“今天就是三旺大喜的日子,知道你们肯定忙不过来,所以我寻思着带长慧过来搭把手,也好让你们轻松点儿。”
这是乡下常见的场面。
别看平时都喜欢私底下说小话,到了关键时候,该帮忙的都会来帮忙。所以,如今来的不止是老李家,还有田家的吕家的和吴家的,就连里正她婆娘都带着儿媳来了。
院子里一下子变得十分热闹。
大喜的日子,人家上来帮忙,就算是钱金英都没使脸色。而是招呼着孙女倒茶。
赵菊花连忙道,“可不喝茶了。有这时间,倒不如多干点活。”
老吴家媳妇朱桂芝也笑着道,“是啊。还是先趁这会儿把菜给备好吧。你们今儿是准备了几个菜?算出来等会儿好去借碗。”
陈浅浅怪感动的。
没想到哇,她们老陈家也是好起来了。瞧瞧,居然都有这么多人愿意来帮忙呢!
要换成以前,有人搭理才怪了。
这个时候也没必要藏着掖着,她当即道,“一共是八道菜。一道蒸肉,一道肉圆汤,一道炒鸡蛋,一道烧豆腐,一道红烧鱼,一道野鸡炖,还有......”
她这一溜的报下来,给人听得是目瞪口呆。
饶是去镇上喝过喜酒的里正媳妇,说起话来都磕巴了不少,“这....这么多啊?”鸡鱼肉蛋全都有,即使是镇上,都没有办这么大的啊。
“对。”
陈浅浅笑着道,“所以我们现在得先把食材全部处理好。然后再蒸米饭,等时间一到,直接炒菜上菜就行。”
这.....居然还蒸米饭,不都是煮荞麦糊糊的吗?
赵菊花几人听得晕乎乎的,但身体都很老实,像魂一样的飘去帮忙了。
天色破晓,曙光初现。
虽然要准备的食材众多,因为帮忙的人多,所以还是在设想的时间内完成了。
陈浅浅算了算时间,她在镇上请的迎亲乐班也快到了。于是便让他三哥去洗了个澡,换上了那身新郎服。
而后,用自己现学不久的手艺给她哥束好了发。还特别心机的往她三哥嘴上抹了点浅色口红,整个人看起来顿时有气色不少。
趁着就两个人在,她压低着声音道,“三哥,簪子你买了没?”
陈三旺不言语,不知道从哪里摸出来一根细细的发簪。同样压低着声音道,“小妹,买了。一共花了三两银子。”
发簪是祥云状的,虽然细,却很精巧,是年轻女子会喜欢的款式。
陈浅浅松了一口气,她三哥这审美还是过关的,“可以。等到了三嫂那,你把簪子给三嫂就行。”
陈三旺工钱都上交了,剩的那点也全都给徐静娘买了肉包子,所以两个口袋全都空空的。
这买簪子的银子,还是陈浅浅借给他的。先前陈三旺在饭桌上说的早些还银子,大头指的就是这个。
陈三旺点点头,将簪子收好,一脸感动的道,“小妹,还是你替我考虑的最多。哥之后肯定努力挣银子,给你买大银簪子。不、买金的,给你买大金簪子!”
陈浅浅知道她几个哥对她从来不画饼,闻言笑了笑,“三哥,我相信你。”
这时,从外边传来敲锣打鼓的声音。
陈浅浅往外看了一眼,“三哥,迎亲乐班来了,咱赶紧出去吧。”
要带去的聘礼全都放在门口,乐班里有挑夫,此刻已经把东西都挑起来了。要跟着一起去迎亲的此时也在门口等着了,已经回来的刘泥鳅站在最前边,除此之外,还有敬文堂哥。
陈浅浅也是要跟着一起去的,当下便走到陈敬文面前,笑着道,“哥,你这才回来,又得跟着我们一起去了。真是麻烦你了。”
陈敬文身上穿的明显是新衣,轻轻的摇了摇头,“兄弟之间的事情,怎么谈得上麻烦?浅浅,你不必跟我客气。”
“也是,都是一家人。”
一切都准备妥当,一行人便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另一边,徐家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着。
徐静娘穿上了新嫁衣,董文倩给她细细的描了眉,又抹上了胭脂。
她长得本就清秀,这一打扮,更显温婉可人。
林惜珍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含着笑道,“我们静娘长得可真是标致。回头三旺那小子见了,不得被迷得走不动道。”
徐静娘回望她,含羞道,“婶婶.....”
“好了好了,我不打趣你了。”
林惜珍捂嘴笑了一声。
而后拿起木梳,捻起她一缕头发,细细的梳了起来,“我们静娘啊,要走向一条充满幸福的道路了。只是你娘走得早,没法为她的亲女挽发,便由我这个做婶婶的代劳了。婶婶把对你的祝福都留在这梳子里,希望你往后的一生都顺顺利利。”
“一梳福运到,二梳乐逍遥,三梳吉祥绕,四梳如意罩......”
伴随着最后一梳落下,红色的盖头遮掩住了徐静娘的视线。
她的美眸内盛了一汪水。
即使再喜欢,每当嫁人的时候,每个女子内心终究是舍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