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 > 第516章 疲惫,风雨兼程

第516章 疲惫,风雨兼程

    “让您见笑了,岳父大人。”郭凌峰疲惫地坐到椅子上,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来人正是当朝丞相,也是陶夭夭的父亲。他捋了捋胡须,语重心长地说道:“凌峰啊,为父知道你一心想要有所作为,但此事阻力重重,不可操之过急啊。”

    郭凌峰何尝不知其中艰难?今日朝堂之上,他舌战群儒,却也仅仅争取到了一部分人的支持,更多的人依旧固守传统,对他的创新之举嗤之以鼻。更让他头疼的是,由于御史大夫带头反对,原本答应投资的几位富商也开始犹豫不决,资金链眼看就要断裂。

    “我明白,岳父大人,但我意已决,绝不轻言放弃。”郭凌峰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哎……”丞相叹了口气,他知道自己这个女婿性子倔强,决定的事情九头牛也拉不回来,只得说道,“也罢,你自己心中有数就好。只是如今资金……”

    “资金的事,我会想办法解决。”郭凌峰打断了他,他知道丞相是想帮他,但此事牵扯甚广,他不想把岳父也牵扯进来。

    送走了丞相,郭凌峰立刻召集团队成员开会。然而,会议的气氛却异常沉闷。资金短缺的阴云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原本的激情和斗志也消失殆尽。

    “这样下去不行,我们必须尽快找到新的投资人!”一位年轻的文化创新者率先打破了沉默。

    “可是,现在谁还敢跟我们合作?”另一位成员愁眉苦脸地说道,“御史大夫放出话来,谁敢支持我们,就是与他作对!”

    “要不……我们还是稍微改动一下方案,不要那么激进?”一位原本支持郭凌峰的传统学者试探性地问道。

    此言一出,立刻引起了其他文化创新者的不满。

    “不行!我们不能向那些顽固派妥协!”

    “没错!如果我们现在退缩,就前功尽弃了!”

    一时间,会议室里吵成一团,两种声音针锋相对,互不相让。郭凌峰坐在主位上,眉头紧锁,一言不发。他知道,团队内部的这种分歧,比外部的压力更加可怕。

    就在这时,一位德高望重的艺术大师站了起来,缓缓说道:“我有一个想法……”

    “我的想法是,我们可以在保留原方案精髓的基础上,融入一些传统元素。”艺术大师声音洪亮,压下了众人的争吵,“这样一来,既能让创新更容易被大众接受,也能体现我们对传统的尊重。”

    他的提议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湖中,激起千层浪。传统学者们纷纷点头称赞,认为这是个折中的好办法,而那些年轻的文化创新者们则面露不满,认为这是对他们努力的背叛。

    “这算什么?四不像吗?”

    “我们辛辛苦苦想要打破传统,现在又要把传统加回去?”

    “这样做还有什么意义?”

    会议室里再次陷入混乱,郭凌峰无力地靠在椅背上,揉着太阳穴,只觉得脑子里嗡嗡作响。艺术大师的提议虽然是出于好意,却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反而让原本就混乱的局面更加复杂。

    看着眼前争吵不休的众人,郭凌峰第一次对自己的坚持产生了怀疑。难道自己真的错了吗?也许那些反对者说得对,创新不应该是急功近利的,更不应该以牺牲传统为代价。

    “够了!”郭凌峰猛地站起身,会议室里顿时安静下来。他环视四周,眼神中充满了疲惫和迷茫,“都先回去吧,让我一个人静一静。”

    众人面面相觑,最终还是默默地离开了会议室。郭凌峰独自一人坐在空荡荡的房间里,窗外夕阳西下,将他的身影拉得格外漫长。他想起自己初来乍到时的雄心壮志,想起陶夭夭鼓励的眼神,想起那些支持他的人们期盼的目光……

    就在这时,房门被轻轻敲响,一个苍老却洪亮的声音在门外响起:“郭公子,老朽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郭凌峰疲惫地睁开眼,夕阳的余晖已经褪去,房间里只余一片昏暗。他揉了揉眉心,门外那个苍老的声音再次响起:“郭公子,老朽斗胆,能否进屋一叙?”

    郭凌峰叹了口气,扬声道:“进来吧。”

    房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位身着粗布麻衣的老人走了进来,饱经风霜的脸上带着一丝恳切。“老朽姓赵,是城西做糖人的,听闻郭公子为了创新之事烦忧,特来献策。”

    赵老汉的到来为郭凌峰的项目注入了新的活力。他带领着一群民间艺人,带着祖辈传承下来的手艺,为原本冰冷的方案增添了一份鲜活的温度。捏面人的、编竹筐的、剪纸的……这些看似普通的技艺,在他们的巧手下,与郭凌峰的创新理念碰撞出奇妙的火花。

    然而,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民间艺人们习惯了自由散漫的工作方式,与原本团队严谨的风格格格不入。他们常常因为创作理念的不同而争吵不休,项目的进度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赵老,我知道您是真心想帮忙,但是咱们得按照计划来,不能再像之前那样随心所欲了。”郭凌峰苦口婆心地劝说着。

    赵老汉叹了口气:“郭公子,您有所不知啊,这手艺活儿讲究的是一个心境,若是被条条框框束缚住了,那做出来的东西也就失了灵气。”

    郭凌峰明白赵老汉的顾虑,但他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项目陷入混乱。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一条隐藏的资金链。

    那天,郭凌峰在翻看账簿时,无意中发现了一笔数额巨大的款项,用途一栏却写着“特殊项目”。好奇之下,他追查下去,却发现这笔款项的去向指向了一个神秘的组织。

    经过多方打听,郭凌峰得知这个组织掌握着巨额财富,而且行事低调,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存在。如果能够得到他们的支持,项目的资金问题将迎刃而解。

    然而,想要获得这个组织的帮助并非易事。他们行事谨慎,从不轻易露面,更不会轻易相信任何人。郭凌峰意识到,要想获得他们的支持,必须拿出足够的诚意和实力。

    “看来,这是一场豪赌啊……”郭凌峰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起身走向门外,脚步坚定,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郭凌峰的困境,被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敏锐地捕捉到了。以刘御史为首的传统学者,一直对郭凌峰的文化创新项目嗤之以鼻,认为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他们抓住项目资金短缺、团队分歧等问题,在朝堂上对郭凌峰发起了猛烈的抨击。

    “皇上,郭凌峰此举,名为创新,实为乱来!他将一群不入流的民间艺人引入项目,扰乱了原本严谨的秩序,如今更是闹得资金链断裂,如此下去,国库迟早要被他掏空!”刘御史义愤填膺地控诉道。

    “刘大人此言差矣,”一直支持郭凌峰的户部尚书站出来反驳道,“民间艺术也是文化的一部分,郭公子此举,正是为了将这些濒临失传的技艺传承下去,何错之有?至于资金问题,我相信郭公子自有解决之道。”

    “解决之道?哼,我看他是黔驴技穷了吧!”刘御史冷笑道,“皇上,臣建议立即叫停郭凌峰的项目,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朝堂之上,支持与反对的声音激烈交锋,郭凌峰的处境岌岌可危。皇帝一直没有表态,但从他阴晴不定的脸色来看,显然对郭凌峰的项目产生了动摇。

    下朝之后,郭凌峰被留了下来。御书房里,皇帝背着手,望着窗外,语气深沉:“凌峰啊,你的项目,朕并非不支持,只是如今朝堂之上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大,朕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啊。”

    郭凌峰知道,皇帝这是在给他最后的机会了。他深吸一口气,语气坚定地说道:“皇上,请您相信臣,臣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景的未来!这个项目,臣一定会竭尽全力完成,给您,也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然而,事情的发展远比郭凌峰想象的更加艰难。传统学者的攻击愈演愈烈,一些原本支持他的官员也开始保持沉默,生怕惹火烧身。项目的资金链彻底断裂,民间艺人因为拿不到报酬,纷纷离去,原本热闹的项目现场,如今只剩下空荡荡的场地和满地的狼藉。

    “难道真的要放弃吗?”郭凌峰望着眼前的一片狼藉,心中充满了苦涩。就在这时,一个声音从背后传来:“郭公子,您是不是忘了,当初是谁给您提供了第一个创意?”

    郭凌峰回头一看,只见一个身穿青衫的年轻人站在身后,脸上带着一抹自信的笑容。他是最早加入项目的文化创新者之一,也是第一个提出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