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汪清!她,她的——”
彭玉有些犹豫,高向东很会看眼色,知道几个男知青在这,彭玉不好说话,他立马解围。
“我带他们先去外边砍点柴禾,你们先说着,有要帮忙的地方招呼一声!”
男知青们避了开去,现场只剩下几个女知青,彭玉这才开口。
“汪清的内衣丢了!”
“内衣丢了?”
彭玉点了点头,“上边的和下边的都找不着了。”
汪清日子过得艰难,知青点的人哪里看不出来,就是换洗衣服,她也就只有那么两套翻来覆去的穿。
丢了一套内衣,于汪清来说,这可是一件要命的大事。
从家出来的时候,家里是给她带了钱的,只不过带的不多,一共也才二十块,还是她妈背着家里偷偷给她带的。
二十块能干什么?
当然是什么也干不了了!
汪清从不舍得花钱,好在她整日围着周娇娇打转,鞍前马后照顾,周娇娇从手指缝里露出来一点儿,也就够她的了。
丢了一整套的内衣,她肯定就没换的了,是一定要去再买一套的。
可是一下子花费几块钱,对汪清来说,可是伤筋动骨,跟要她的命没什么两样。
此刻的汪清,哭的眼睛红红的。
她昨天晚上洗完衣服的时候,就将衣服晾在他们女知青这间房的窗根底下了。
早上,她本想趁着男知青还没起来的时候,把衣服收回来。
可不曾想,她出来一看,绳子上只剩下了她的灰色外套和军绿色长裤,而她的内衣裤则都不翼而飞。
看着汪清的可怜样,彭玉心有不忍。
“你放心,肯定能找回来的,兴许就是夜里起了风吹走了而已,寻回来就好了,洗干净了一样能用。”
“可是,可是——”
汪清死死咬着自己的下唇,豆大的泪珠从眼睛里滚出来。
看得出来,她是真的很心疼。
“彭知青,其实——咱们知青点已经不止我一个人丢了内衣裤了!”
“什么?”彭玉一愣,“还有谁丢了?”
“之前娇娇也丢过一次,还有林招娣,她是最先丢了的。”
“那你们怎么不早点说?”
汪清垂着头,这让他们怎么说嘛!
这些贴身衣物,说出去都觉得脸红心跳羞于启齿,根本就没法宣之于口。
要不是她不想花钱再买,想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找找,她其实也是不想说的,真是丢死个人。
大家找遍了知青点院里院外,没有一点线索,汪清的内衣裤就跟凭空消失了一般。
最后还是周娇娇嫌弃汪清哭唧唧的闹心,主动说下次自己买新内衣的时候,也给汪清买一套,汪清才收了眼泪。
屋里只剩下杨柳和顾禾的时候,顾禾一边系着胶鞋的鞋带,一边漫不经心的说了一句什么,直到顾禾从屋里出去,杨柳还愣在原地呢。
刚刚,顾禾是在和她说话?
她是在告诉自己注意自己的内衣,就是洗了尽量也别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
这是什么意思?
难不成知青点还有内衣大盗?
呃——
莫名的,杨柳有点兴奋呢!
她眼珠一转,突然就有了一个好主意。
正好她一出门,就看见了彭玉。
杨柳干脆将彭玉拉到屋里,两人很是嘀嘀咕咕了一番。
不知道杨柳说到了什么,彭玉差点惊呼出声,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杨柳。
“你确定?”
杨柳点头,“当然!若是我们现在去查,肯定查不出是谁,毕竟他偷了东西,肯定会妥善处理,不会让人抓到把柄的。但按照我说的,若他再犯,那他肯定逃不出我的五指山!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好吧,那我就信你一次!”
从知青点出来,杨柳和彭玉一起向着地里走去。
今天是杨柳第一天上工,她看哪都是新奇的。
偶尔遇见村里人,村里人那打量的眼神,让杨柳很是不解。
一再追问之下,彭玉才尴尬的解释,原来是知青点的这些知青们,实在太拿不出手了。
活干得最好的知青一天也才只能拿到八个工分,其他人平平常常也就六七个工分,和拿八九个工分甚至是十个工分的村里人相比,知青们简直是小弱鸡。
也有连六七个工分都拿不到的知青,比如说周娇娇,比如说汪清,他们两个每天最多四个工分,当然,周娇娇的工分是汪清出力比较多。
最抓马的是方小莲四人组,秦川和刘明每人能对付四五个工分,齐媛媛也能拿到四个工分,最惨的就是方小莲,第一天来的时候,只得了两个工分。
这让村里好多人讲究了好几天呢,就是村里八九岁的半大孩子,每天打猪草都能挣三个工分,所以只挣两个工分的方小莲就成了大家嘲笑的对象,还有那几个每天只能挣四个工分的知青,也没少被村里人说道。
现在下地主要就是给麦子拔草,麦子已经抽穗儿,必须得将麦地里的荒草拔掉,这样麦粒才能长得饱满,等收获的时候,产量才能高分量才能足。
再有一个月左右,就到了麦收的时候,那时候日日都是高强度劳作,听老知青说,每年抢收除了吃饭干活就是睡觉,多一点的时间都没有。
不 ,确切的说,应该是除了吃饭干活和睡觉,是真没有力气再做其他事了。
当然,抢收结束之后,队里也会给村民和知青放假,每年三到五天不等,也是让村名和知青好好歇一歇。
杨柳来到地里的时候,部分人已经在地里了,老村长拎着烟袋锅子站在地头,开始指点江山。
看见打扮怪异的杨柳,大队长眉头狠狠一跳。
“小杨知青,你咋,你咋——”
大队长想说,你咋和别人不一样?
可是后半句话,硬生生被大队长自己压了回去。
不一样就不一样吧,谁让这娃子是自己照着的呢。
今天的杨柳,之所以是最后一个从知青点出来的,就是为了她这一身“怪异”的打扮。
杨柳自认自己今天这身打扮,绝不怪,不就是做了层层防护嘛,相比于其他下地干活的人,她似乎好像仿佛,只是捂的有点严实而已。
在她自己的那个时代,她这身打扮很是平平常常的呢。
一顶宽沿大帽戴在杨柳的巴掌小脸上,脸上还有一个棉布口罩,是这个年代特有的那种棉布做成的口罩。
来下乡之前,杨柳就囤了好几个,就为了出来干活的时候戴。
不仅如此,她手上还戴着一副崭新的线手套。
若是熟悉的人,还能从仅露在外边的那双眼睛看出她是谁,若是不熟悉,绝对认不出她是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