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烨怔松半响,那一向淡然的黑眸中,闪出一抹无措,“娘,我……”
“哎呀,不要说那些客气的话。我们现在已经是一家人了,所以我怎么对你好都不为过。”
陈芊芊直接把信塞进他手里,“你好好保存着,等我们忙完这段时间,就找个好日子去拜师。”
“对了,现在天气冷了,我们也要去进行大采购了。”
再过段时间就过年了,要是到时候再买东西,价钱肯定会涨。
陈芊芊不由分说,带着三个孩子去了杂货铺,让他们一人挑选一个东西回去。
秦时月在杂货铺里面挑了半响,最终挑中一个编织的小篮筐,这小篮筐外面包裹着粗布,边框外面坠着一些编织小花,特别好看。
秦时昊逛了半响,最后拿了一个斗笠。
陈芊芊纳闷:“你拿这个干什么?”
秦时昊:“这个很好看啊。而且很实用,这样我下雨的时候去挑水干活,就能遮挡一些了。”
陈芊芊:“……”
没看出来,秦时昊还是个实用派。
秦时烨看中了一个十分雅致木质的笔架,这木质笔架上雕刻着一些花纹,凑近闻,还有带着一丝木质香气。
陈芊芊拿了一个水粉色的油纸伞,和一个装钱的绣花小布包。
最后陈芊芊挽起袖口,跟掌柜的砍价,成功让掌柜的白送了一叠木质筷子和几个卖相不好的木质小碗。
这些小碗正好可以用来摆摊的时候,放一些小的调料。
陈芊芊把东西放进背篓里面,拉着秦时昊走向了铁匠铺。
秦时昊:“娘?你拉我来这儿干嘛。”
“你买个斗笠算是什么礼物。”
陈芊芊啧了一声,“都说了,这些算是你们这些天表现良好的奖励。你大哥和你妹妹都选得很好,你怎么就选一个斗笠。”
“你竟然在杂货铺挑不了,那就来这儿挑吧。”
秦时昊:“这儿有什么可挑的。”
铁匠铺的老板不得已了,“我这儿能挑的可多了。刀枪箭斧钩叉,我这儿都有!”
秦时昊:“那有剑吗?”
“自然也是有的。”
铁匠铺的老板递给秦时昊一把剑,秦时昊接过来,掂量了几下,拧紧眉头:“算了,太轻了。还不如娘你的菜刀好用……”
陈芊芊无语:“……”
她说秦时昊怎么对面前这些东西没多看一眼,感情是看上了她的菜刀啊。
铁匠铺顿时嗤笑:“行吧。哪儿的菜刀能比我这剑还好用?你给我长长见识,我给你一两银子!”
秦时昊顿时笑了,“您才是没见过世面呐,我娘的菜刀的确比你的好用多了。是吧,娘。”
陈芊芊无语哽咽:“行了,直到你馋我菜刀,等我回去送你。”
说着就带着秦时昊他们离开了。
秦时月拽着陈芊芊的领口,抬起眼,嫩声嫩气的开口:“娘,我们要不要下次把菜刀带出来给他长长见识啊。毕竟那可是一两银子啊。”
陈芊芊:“……”
好家伙,小小年纪,就学会贪财了。
陈芊芊刮了刮秦时月的鼻梁,“财不外漏知道吗?有些东西越少人知道,就越好。”
现如今的技术,是没办法锻炼出她那样锋利的菜刀的。
所以说秦时昊的眼光也算是毒辣。
不过不管再是削铁如泥也是菜刀啊。
算了,就当是哄孩子玩吧。
陈芊芊自从说了把菜刀送给秦时昊后,秦时昊就一直嘶着大牙,肉眼可见的开心起来。
随即陈芊芊又带着几个孩子去了一趟布庄,买了些许漂亮的布。
她打算等过年的时候,交给村里面最好的裁缝,然后做出漂亮的新年衣服。
陈芊芊脑子里面有着许多现代好看的衣服设计,到时候也打算给三个孩子独家设计一款衣服。
毕竟新年嘛,就要穿最好最漂亮的。
陈芊芊选了布之后,熟练的跟掌柜砍价,最后白要了一些店里面剩下的旧布头。
打算拿回家,请别人做布鞋!
这样又省下一笔买新鞋的钱,她真是天才!
陈芊芊的背篓不一会儿就被装的满满当当。
秦时月小大人一般的叹口气,“今天花了好多钱啊。”
“钱赚来,不就是用来花的吗?”
陈芊芊哈哈笑着揉了揉秦时月的脑袋,“再说了,天气冷了,我们不得买厚被子,厚衣服,厚鞋啊。”
“不然万一你们受寒了怎么办!”
秦时月瞪圆了眼睛,“娘,你真好。你是最好的娘!”
陈芊芊笑了,“给你们买东西就算好了?你们真容易满足。”
秦时月:“我就是觉得娘很好很好,就算是不给我买东西也很好很好。是吧,大哥二哥。”
秦时烨:“是。”
秦时昊:“是。”
两人异口同声,回答的几乎毫无迟疑。
这倒是让陈芊芊有些不好意思了,“好了好了,都是一家人说这些。”
“回去之后还要烧柴火,制作香炭呐。等你娘办完了宴席,积攒了人脉,就可以把香炭卖给那些贵人,又大赚一笔!”
天上呼噜噜的刮着雪,几人慢慢走在雪中,却丝毫没有觉得寒冷。
只不过没过一会儿,雪越下越大,陈芊芊带着几个孩子,下了牛车后,就顶着风雪往屋子里面跑。
陈芊芊抖落一身的雪,轻嘶了一口凉气。
三个孩子互相拍着对方衣服上的雪,不一会地面上就落下一地的风霜。
秦时昊戴着斗笠,脸上还有些得意:“我就说买斗笠是有用的吧,它还可以挡雪咧!”
陈芊芊无奈应道:“是是是。改明儿我多买几个斗笠。”
秦时月站在一旁,忽的啊切一声。
顿时屋子里面所有人都朝着她看去。
咳嗽像是会传染一样,秦时烨也没忍住打了一个喷嚏。
只有秦时昊状的跟牛一样,还戴着斗笠,根本没沾染多少雪。
陈芊芊紧接着也啊切一声,她立即走向灶房:“这天气阴晴不定的,我去烧个热水。你们都给我喝药,这个时候可别给我感冒了。”
灶房的火驱散了些许寒意,锅里面的水咕噜噜的冒起热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