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总裁豪门 > 北府江山 > 第41章 鱼龙
    “这是袁司马的一点心意。”杜鼠奴气喘吁吁的从背上甩下一个大布袋子。

    解开后,上面装的是五铢钱,下面装的是绸缎。

    “在下只是做了分内之事,如何当的这么多赏赐?”刘道规一副感激涕零状,心中却在腹诽,袁鹤是在收买自己。

    “袁司马说了,刘参军年轻有为,桓使君亦陈赞不已。”

    这句话表面是在称赞,暗地里是在威胁。

    如果刘道规不就范,就是跟桓弘过不去……

    “谢桓使君、谢袁司马,在下定肝脑涂地,以报厚恩。”

    “刘参军既然知晓袁司马的心意,在下就不叨扰了,告辞告辞。”杜鼠奴腰杆挺的笔直,一对鼠眼却盯着钱和锦缎。

    刘道规拿起布袋,往里面扒进小半袋,递到他手上,“日后还须兄台多多指点。”

    “好说好说!”杜鼠奴眼睛眯成了一条线。

    刘道规亲自将他送出小院。

    刘遵气的七窍生烟,“这是咱们的钱,为何给他?”

    “你还有脸说,不是动不动就要弄死他,用得着这么多钱赔礼?”

    “怎地又怪到我头上了?”刘遵大为不满。

    “杜鼠奴在军府二三十年,道行不浅,这种人最不能得罪,这些钱本来就是白来的,分一些又何妨?“

    这钱不管是袁鹤送来的,还是桓弘送的,都只有一个意思,让刘道规消停一些,不要折腾。

    刘道规心领神会,朝廷、桓氏、天师道,哪一方都不是自己惹得起的,即便将此事捅上去也没用,弄不好上面为了安抚桓氏,把自己砍了。

    征虏将军府烂,建康朝廷更烂……

    剩下的钱有二十五缗,锦帛三匹,加起来差不多三十二缗钱,也就三万两千钱,

    还没前几日那场宴会的十分之一。

    刘道规按照惯例,分出一万钱,“阿钟拿去送给高司马。”

    刘钟一拱手,“唯。”

    刘遵又不乐意了,“还要分?”

    “你懂什么?这叫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吃肉的时候不叫上别人,吃苦的时候谁跟你一起上?”

    刘道规一向仗义疏财。

    钱没了还可以再赚,人情淡了,想再捡回来就难了。

    没有高珣的协助,刘道规大抵过不了这一关。

    刘广之赞同道:“高司马是仗义之人。”

    “分吧,分吧……反正我今晚要吃肉,羊肉!”刘遵左看看右看看,识相的妥协了。

    “放心,不会亏待了你!”

    刘道规哈哈一笑。

    刘广之心细,“明日要去军府点卯,如今有钱了,参军可买些体面衣服。”

    汉魏便有点卯之制,凌晨五更卯时到军府签押。

    刘道规这两日劳心劳力,又困又累,一听点卯便头皮发麻。

    桓弘、袁鹤、荀信之、桓道真几人夜夜笙歌,醉生梦死,不是通宵宴饮,便是在广陵城中的博坊厮混。

    军府从上到下就没多少正事。

    “我就不去了,你明日待我签押就行。”

    “这也行……”刘广之一阵无语。

    “怎么不行?袁司马送了的这些钱,就是让咱们别多管闲事,咱们现在躺平,岂不正合了他们的心意?”

    刘道规非常善解人意。

    “领命。”刘广之抱拳。

    偌大的军府,不是一个小小中兵参军便能改变的,这个时代本就是士族门阀的,寒门庶族没有实力之前,最好不要太认真。

    如今站稳了脚,就要融入他们,至少要做到表面融入。

    先熟悉规则,再掌握规则,最后利用规则。

    弱者只会怨天尤人,强者不会抱怨环境。

    刘道规为生活苦苦挣扎,早就磨砺出坚韧的性格。

    征虏将军府再烂,也比喘不过气来的京口强很多。

    果然不出所料,刘广之代刘道规点卯,什么事都没有,连袁鹤都是一觉睡到中午才出现在军府中的。

    整个征虏将军府加上青州刺史府,清官八十二人,浊吏两百二十一人,到场的也才一百一十多人,全都是浊吏……

    点了卯,袁鹤与荀信之立即没影了,只留下记室掾桓道真听各衙各司汇报公事,走个过场。

    整整一上午,都没见到桓弘来过。

    “刘毅追查那三千石粮食如何了?”刘道规现在脱身了,最关心刘毅的下场。

    刘广之道:“正要说此事,刘毅找到了两千余石粮,正在运往广陵的途中。”

    “他如此轻易就从天师道手中夺回粮食?”刘道规一愣。

    就算天师道不报复他,桓弘也不会放过他。

    “粮食不是从天师道手中夺下的,而是青州主簿孟昶、从事何无忌、琅琊人诸葛长民合力围剿大铜山贼寇,搜出两千余石粮食……”

    “大铜山的贼人也就三百来人,穷的都喝西北风了,哪来的两千石粮食?若有这么多粮,早就不止三百人了!”刘遵跳了起来。

    “孟昶、何无忌、诸葛长民?”这三人中,刘道规只认识一个何无忌,是刘牢之的外甥,定居在京口,有过几面之缘。

    只是没想到他跟刘毅穿一条裤子。

    刘广之胆大心细,早就打听清楚了,“孟昶平昌孟氏出身,与孟怀玉、孟龙符同宗,晋陵名士,与刘毅之兄刘迈交厚,诸葛长民琅琊诸葛氏,麾下三百部曲,居于广陵,与刘毅有交情。”

    刘毅出道早名头响,身边结交了一群人物。

    难怪他敢跳出来截胡,原来是实力不俗。

    仅一个青州主簿孟昶,就不简单了,魏晋以来,主簿常参机要,总领府事,品第七,权势极大。

    基本上,青州这个侨州的大小政务都由孟昶负责。

    二十多年前,习凿齿曾为桓温的主簿,权倾一时,时人叹之:三十年看儒书,不如一诣习主簿。

    加上诸葛长民的三百部曲,以及刘牢之的外甥何无忌,刘毅相当于在广陵和京口黑白两道通吃。

    征虏将军府的水果然很深。

    一个杜鼠奴就足够让人惊讶的了,没想到刘毅也不是泛泛之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弄出两千石粮食交差。

    如果当初刘道规强行出头,只怕现在坟头草都有半丈高了……

    在没有实力前,低调和隐忍绝对是至理。

    “沛县刘氏能起来,我彭城刘氏一样也能,论才智武干,阿规绝不在刘毅之下!”刘广之一脸认真。

    刘黑罴也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咱兄弟一条,不愁闯不出个名堂来!”

    “那还用说?”刘道规一拍大腿,有这么一群手足兄弟,信心大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