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 > 第233章 曹操苦谏:不能失掎角之势……我出战!

第233章 曹操苦谏:不能失掎角之势……我出战!

    围营围城的黄巾并没有急于发动进攻。

    如此选择让卢植心底更是一颤。

    站在营地中打量营外旷野上的黄巾。

    居然在统领的带领下埋锅造饭。

    “立刻整军!”

    “派遣骑兵外出突击黄巾贼军!”

    “此战定要给黄巾造成士气上的打击!”

    “但是,莫要恋战。”

    “冲击黄巾战阵混乱便可。”

    “随后速速返回!”

    接到军令的骑兵武将立刻集结营中的一千骑兵。

    短暂准备后,营门打开,一千骑兵飞驰冲向黄巾贼阵。

    然而刚冲出去的他们却发现,黄巾早有准备!

    各种木车被黄巾快速拉出,随后组建起一条长龙般的防线。

    使得骑兵无法直冲黄巾贼阵。

    而且,最为紧要的是,骑兵统领发现阵后居然有弓箭射出!

    虽然准头还差的多,但也有零星的箭矢射进他们的骑兵阵中造成杀伤。

    面对无法进攻的状况,骑兵统领思索一番后,艰难下达军令:

    “撤回营内!”

    他知道,主将非常开明。

    在这种情况下绝对不会责难他们这些骑兵。

    毕竟如果硬着头皮冲锋,一千骑兵还真不知道能剩下多少。

    黄巾贼军居然学会如何在野外对抗骑兵。

    而且长途行军还带着这般多的木车,好似有意准备对抗官军骑兵。

    这样的准备让骑兵统领心底大颤。

    黄巾叛贼在战斗中成长。

    作战经验越来越丰富!

    这样下去,平叛黄巾的道路会越来越艰难!

    返回营地的他,快速把消息禀报给主帅卢植。

    早已在营地中的了望塔上看到全部过程的卢植,并没有苛责骑兵统帅。

    “此战非你之过。”

    他安抚道:“黄巾已经做好全盘准备。”

    “若是贸然突击,骑兵必然损失巨大。”

    “唉!”

    他长叹一口气。

    “看来,想要击溃黄巾,以后没有那般容易。”

    “渤海那面的战事,定然让黄巾有所防备。”

    “但是……”

    捋着花白胡须的他低头沉思。

    “按照曹孟德所言,三千禁军骑兵全盘在山谷中葬送。”

    “黄巾应该没有那么惧怕骑兵才是。”

    “到底是哪里发生的战斗,让黄巾这般警惕官军骑兵?”

    他百思不得其解。

    眼下的情况,使得他只能吩咐将士坚守营寨。

    时刻且密切注意黄巾叛贼的动向。

    在他看来,黄巾反贼还有另外一个缺点。

    那便是粮草。

    人数众多的黄巾叛贼,每天的粮食消耗量也是一个极其巨大的数字。

    但凡他们的先期进攻不够畅通,便会因为粮草而出问题。

    到时候缺少粮草的黄巾必然大乱。

    就是他们官军反攻的时机。

    城内,得知消息的清河郡守带领官员冲上城墙查看城外情况。

    漫山遍野黑压压的黄巾贼,带给所有人心头巨大的压力。

    冀州其他地方被攻破的城池是个什么炼狱情况。

    他们都有所听闻。

    谁人也不想黄巾叛贼攻破城池。

    最先遭殃的一定是他们这些官员。

    城中的氏族豪门,一个都不会错过。

    全部会被黄巾清洗。

    “立刻在城中发布政令!”

    站在城垛后的清河郡守发布命令道:

    “把消息传递给城中所有氏族。”

    “吩咐他们出钱出粮出人。”

    “集结城中所有力量对抗黄巾叛贼。”

    “帮助官府坚守城墙。”

    “否则,城破之时谁都没有好日子!”

    消息快速在城池中传播开来,所有氏族瑟瑟发抖。

    作为清河乃至整个冀州的顶尖世家,崔氏立刻响应官府号召。

    不仅出钱出粮,而且还把府中的一半男子派出前往官府。

    准备跟随官府登上城墙作战。

    如此表态引得城池中的其他氏族们跟着出力。

    清河城内的全部氏族放下一切成见,全力帮助官府躲过难关。

    傍晚,太阳快要西下。

    突然,旷野上弥漫起一片大雾。

    “糟糕!”

    城内得知消息的曹操大惊失色。

    他完全无法忘记之前在山谷中,他带领的三千禁军骑兵是如何全部战败的。

    惨烈的记忆在他心底浮现而起,他立刻从临时下榻的府邸冲向官寺。

    找到郡守的他,快速诉说山谷中的事情。

    坐于大堂主位的清河郡守眉头紧锁。

    “孟德是说……贼人真的会妖法?”

    “是的!”曹操极为确凿点头,他上前一步,焦急道:

    “如果我等不快速驰援城外的营寨。”

    “怕是黄巾趁乱进攻,到时候营寨内的官军必然大危!”

    “唇亡齿寒。”

    “失去营寨为掎角的清河城,不得不独自面对黄巾大军攻城。”

    “到时候外无援军,压力必然大到官军崩塌也!”

    他的话语让清河郡守眉头连跳。

    “既然如此……”

    他看向已经站到案前的曹操,“那本官便拜孟德为将。”

    “带领两……啊不,三千官兵前去助战可否?”

    曹操面色微变。

    他没想到,清何郡守居然来了一手以进为退。

    把他推到了台前。

    如果他拒绝,后续城外的官军真出现什么问题,便会被眼前这个郡守推卸责任到身上。

    到时候他绝对会被朝廷责难。

    曹操暗道不愧是冀州大郡的郡守。

    如此处理方式简直过于官场。

    “好!”

    曹操用力点头应答下来。

    尚有血气的他,坚定要带兵外出驰援营内官军。

    否则被黄巾围攻城池,被破城也是时间问题。

    浩荡的黄巾军势,已经不是一城一地能够阻挡的。

    走出官寺大堂,他迎面看到闻讯赶来的袁绍。

    听闻曹操简短快速说明情况,袁绍大惊失色。

    “孟德你怎能如此糊涂?!”

    袁绍斥责道:

    “现在带兵外出,与送死何异?”

    “而且,就算你能对黄巾造成一些困扰。”

    “只有三千将士,又能造成多大?”

    “此时不能去啊!”

    袁绍苦口婆心劝诫。

    在他看来,唇亡齿寒。

    曹操在某些事情上还是站在他这面的。

    虽然在另外一些事情上,这家伙可以说做的极其卑鄙。

    但不妨对方真的为身为袁家嫡子的他考虑利益得失。

    曹操正色道:“有些事不可为,但有些事必须为!”

    “渤海山谷一战,某曹孟德过于轻敌。”

    “致使三千禁军骑兵死伤不知多少。”

    “现在,又一道惨景很可能在我面前发生。”

    “我曹孟德绝不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