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谢邀,假千金她只想教书 > 第67章 教村民育苗

第67章 教村民育苗

    顾嘉月并未推辞。

    确实无人比她更适合讲解此事。毕竟方法是她给出的,虽说她已尽量采用如今的语言和行文方式,可有些地方看起来依旧有些复杂。不如她将所有步骤详述一遍,都是种了一辈子田地的人,必定一点就通。

    “好,那我便将所有步骤说一遍。若是有不对或者不懂之处,你们尽管提出来,咱们一同改进。”

    或许与顾嘉月身为老师有关,她说话的声音虽不大,却极具穿透力。

    村长家的院子里,或坐或站着五六十人,她一开口,众人便渐渐安静下来,皆静静地听她讲解如何快速育苗的法子。

    “其实方法倒也简单,咱们第一步便是选种。意思就是要将不好的种子剔除,只留下健康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那如何快速挑选出健康饱满的种子呢?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咱们可用盐水浸泡。将种子放入浓度适宜(一般是10—15左右)的盐水中,饱满的种子会下沉,而干瘪或有损伤的种子会漂浮起来,如此便能将漂浮的种子去除。”

    顾嘉月话音刚落,院子里的众人顿时激动起来。

    “嚯,用盐水浸泡?那得耗费多少盐啊?咱们自己都快吃不起盐了呢。”

    “是啊,而且官府对盐的管控极为严格,就算有钱,也买不了那么多盐吧?”

    村长面色一沉,不悦的用手敲击桌面。“安静,你们且听嘉月丫头把话说完!”虽说他在听闻需要用盐水浸泡时,拿着烟杆的手也忍不住抖了三抖。

    可他身为村长,断不可露出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模样。

    顾嘉月浅然一笑,轻轻击掌,示意众人安静。“我方才不是言及有两种选种之法吗?此乃其一,其弊在于需耗用大量食盐,其利则是快捷便利。不过看来诸位皆不喜此策,那便来讲讲第二种。”

    “这第二种方法,既便捷又实惠,只需将食盐换作草木灰。取适量草木灰,加入温水中,浸泡种子约半个时辰,优质种子便会沉于水底,不佳的种子则会浮于水面。咱们留下沉底的种子便可。”

    众人闻此,纷纷点头称是。

    相较食盐,草木灰实乃最为便捷、快速且省钱的法子。

    家家户户皆需生火做饭,家中纵有诸多匮乏,却唯独不缺草木灰。

    “好,接下来讲讲第二步。选好的种子,需置于50—55c的温水中浸泡一至两刻钟,此过程可杀灭种子表面携带的部分病菌。之后让水温自然冷却,再浸泡些时日,通常需浸泡2—3日。浸种期间,每日换水1—2次,以确保水中有充足氧气,促进种子的呼吸作用。”

    “这是用普通温水所需的时长,然此刻咱们时间紧迫,故而可将普通水换作以柳树皮熬煮之水,如此便能提前一日完成。用潮湿的苔藓,亦能达成同样效果。”

    实则书中所写是用赤霉素或多菌灵浸种。

    可这是古代,哪有这些东西?

    好在顾嘉月并非一无所知,求学之时,她的生物学科便学得颇佳。

    她记得柳树皮中含有天然的水杨酸,此乃一种植物激素,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包括种子的萌发,还可调节植物体内的生理过程,比如增强种子的呼吸作用,使种子能更快地吸收水分与养分,进而加速发芽。

    而桃花村依山傍水,柳树数不胜数。这可是天时地利人和了。

    这时,有人举手发问:“嘉月丫头,其余的我都领会了,只是那50—55摄氏度的温水,是何意啊?”

    顾嘉月微微一怔,这才意识到这里没有温度计,并不能得出准确的温度。

    她略作思忖,说道:“可将手指放入水中,若觉水颇为烫手,但尚可忍受三个呼吸的时间,此温度或许便接近50—55c。咱们还能观察水面状态,当水温处于50—55c时,水面会有细微变化。水会开始冒出少量水蒸气,却不会像开水那般剧烈翻滚、大量冒蒸汽。若是在容器中加热水,能看到水面微微颤动,却又未达沸腾时的剧烈程度,便差不多了。”

    众人点头,示意已然明白。

    顾嘉月接着往下讲:“如今到了第三步,可将种子置于灶台之旁,用棉被等物覆盖以保温。不过要时常查看温度,谨防温度过高烫伤种子,或是温度过低延缓发芽。还需时刻留意种子的湿度,定时给种子喷水。湿度既不能过低,亦不能过高,若湿度太低,种子会因缺水而难以发芽;若湿度太高,种子则易发霉腐烂。”

    “催芽之时,不可将种子堆积过厚,要保证种子有良好的透气性。可将种子均匀铺于催芽器具之上,厚度以不超过10—15厘米为宜,约莫一节手指的厚度。同时,要适当翻动种子,一般每日翻动2—3次,使种子能充分接触空气。”

    顾嘉月言毕,长舒一口气。

    说实话,她颇为紧张,颇有几分上公开课的感觉。

    自己一个种植门外汉,却给这些种了一辈子地的人讲解,当真有种班门弄斧之感。

    “都听明白了吗?若有不懂,赶紧发问。”

    村长一声令下,即刻有村民站起身来:“嘉月丫头,若有一百斤种子,需用多少柳树皮熬水呢?”

    嗯?这个……她着实不知啊,书上没说啊。

    看吧看吧,果真是不该班门弄斧!

    “用量并无定数,但也并非越多越好,只需将水熬至变色便可。”顾嘉月心想,只要把柳树皮里的水杨酸熬出来,想来问题便不大。“大家可将柳树皮剁碎,如此既便于熬煮,又能获取更多促使种子发芽的物质。”

    又有一村民站出来:“嘉月姑姑,如何判断种子是干是湿呢?”

    说话的是顾家之人,按辈分,他得唤顾嘉月一声姑姑。

    看着这个年近五十的男人喊自己姑姑,顾嘉月一时间还真有些难以接受。

    不过,他所问的问题,顾嘉月还是能够解答的。

    她拿出一张纸,喝了一口茶水,往纸上喷去,纸张被水均匀打湿。“瞧,这般状态便刚刚好,有水渍,却又未汇聚成流。”

    她又往纸上喷了一口茶水,“你们看,水不断往下滴落,若是放在盆里,水必然会积聚在底部,如此便是水多了。不过具体还得各位自行感受,相信大家心中自有判断。”

    众人纷纷点头,甚至分享起自己判断湿度的方法。

    院子里再度热闹起来,大家相互交流经验,或是探讨着回去该用何种工具育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