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陆离坐在讲台上,手中紧握着那叠试卷。
他眉头紧锁,嘴唇微微颤动,似乎有一连串的话语即将脱口而出,但最终还是强忍着将骂人的话咽了回去。
他抬眼望向台下那一张张稚嫩的脸庞,这些八九岁的孩子们,与华清书院那些成熟的学子截然不同。要是骂得太过,这些孩子幼小的心灵或许会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顾嘉月知道了肯定也会十分生气吧。
想到这儿,他无奈地叹了口气。算了,笨就笨点吧,大不了自己再多花些心思去教导。
“昨日你们考的卷子已经改好了,有些学子考得很不错,为师很是欣慰,希望你们再接再厉。”江陆离微微扬起嘴角,努力让自己的表情显得温和一些,声音也刻意放柔了几分。
“考得不好的也别伤心,你们才开始读书没有多久,知道自己哪里不好后就好好努力。”他一边说着,一边目光扫过台下的学生,试图用眼神传递鼓励。
江陆离本就不擅长安慰人,这几句已经是他所能做到的极限了。
要是换成华清书院那些学子,他早就毫不留情地一顿痛批,让他们抬不起头来。
“好了,下面我念到名字的就上来拿卷子和奖励。孙海,文科八十九分,数科八十五分。总分一百七十四分,第一名奖励一两银子。”江陆离提高了声音,念出第一个名字。
“李思文,总分一百六十一分,第二名,奖励五百文;”
“顾宇翔,总分一百五十,第三名,奖励一百文。”
除了前三名,前二十名每人奖励一只毛笔,前三十名每人二十张纸。剩下的学子什么都没有。
教室里瞬间弥漫起一股紧张又期待的气氛。
原本那些只把读书当成不用下地干活、能吃饱饭的好地方的孩子们,此时眼睛都瞪得大大的。看着孙海走上讲台,从江陆离手中接过那一两银子,纷纷露出了渴望的目光。
那可是一两银子啊,在他们眼中,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发完试卷后,江陆离开始上课。
他发现原本上课总是小动作不断的几个学生,此刻却突然乖了不少。
其中一个小男孩,原本手总是不自觉地去摆弄衣角。可刚一动手,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赶紧坐直身子,努力将注意力集中在黑板上。
虽然还是会偶尔走神去做一些无关的事情,但反应过来后就会立刻纠正自己,强迫自己努力听课。
江陆离挑了挑眉,心中暗自惊叹,没想到顾嘉月这个用奖励激励学生的办法这么好。
不过区区一两银子,就让这些孩子有了如此明显的改变。
他哪里知道,在他这个出身不凡的人眼里不值一提的一两银子,对这些家境贫寒的孩子来说,是多么难得。
孙海坐在座位上,如坐针毡,眼睛时不时地瞟向怀中藏着银子的地方。
今天他都不敢去院子里玩,下课就在位置上坐着,连厕所都不敢去,生怕这来之不易的奖励有个闪失。
终于挨到放学,他一把抓起书包,像一阵风似的往家跑,连饭都顾不上吃了。
“娘,娘。”还没到家门口,孙海就扯着嗓子大声喊起来。
王氏正在后院喂鸡,听到儿子急切的喊声,心里“咯噔”一下,以为出了什么大事。
她急忙放下手中装着鸡食的簸箕,匆匆从后院走了出来。“咋啦?咋啦?是不是有人欺负你?”
王氏一脸焦急,拉着孙海的胳膊,上上下下仔细打量,试图找出一丝受伤的痕迹。
孙海跑得满脸通红,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由于跑步时还要时刻捂着怀里的银子,动作显得有些别扭,看起来确实有几分被欺负的样子。
“娘,我没事。”孙海好不容易喘匀了气,从怀中小心翼翼地拿出那一两银子。双手捧着递到王氏面前,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娘,你看,这是夫子给我考第一名的奖励。”
王氏接过那一两银子,手微微颤抖着,脸上满是不可置信的神情。“夫子给的?为什么?”
孙海仰起脑袋,一脸骄傲地解释道:“因为我是第一名啊,娘亲知道什么是第一名吗?第一名就是最厉害的意思。我们班几十个孩子,我是最厉害最棒的!”
说着,他还怕王氏不信,转身从身后用竹子编织的书包里拿出卷子,指着上面的红色勾勾说:“娘亲你看,这上面有老师画的红色勾勾。勾勾就证明这些题是对的。虽然有几个题我答错了,但我还是最优秀的。”
“以后我会更加的努力,一直当第一名。这样就能一直拿奖励。凭着这些奖励我也能继续读书了。娘亲挣的钱就可以省下来给奶奶和姐姐买药。”
别看孙海年纪小,可心里跟明镜似的。
夫子说过第一年免费,可第二年还想读书就得交束脩了。
之前他还在为明年的学费发愁,现在好了,只要一直保持第一名,就不用愁了。
第一名能拿到一两银子的奖励,把这些钱存起来,不但能交学费,还能买纸笔。
等他学有所成,就能挣更多更多的钱,那时候就能带奶奶和姐姐去看病,把奶奶和姐姐的病治好后,他们就是幸福的一家人。
“好好好,我们家小海真棒!”王氏眼眶一热,泪水夺眶而出,只觉得手中的这一两银子无比的贵重,仿佛承载着全家的希望。
“嘿嘿。”孙海挠了挠脑袋,随后像只欢快的小兔子,拔腿就往屋里跑。“姐姐,姐姐,我今天考试得了第一名。”
孙海的声音清脆响亮,在村子里回荡着,隔壁的顾家听得一清二楚。
顾奶奶正坐在院子里纳鞋垫,听到孙海的喊声,手上的动作顿了一下,脸上的表情变得有些阴沉。
她放下手中的鞋垫,皱着眉头问道:“顾宇河呢?怎么还没有回来?”
李母坐在一旁,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婆婆的脸色,犹豫了一下说道:“可能在做值日吧?”
“哼!肯定是考得不好不敢回来。”奶奶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语气中满是不满。
同样是一个村的,为什么人家孙海和狗蛋就能考得那样好?
难道是吃的东西不一样?
“从明天开始,每天早上给顾宇河单独做两个粗面饼子。”奶奶斩钉截铁地说道。
她觉得肯定是这个原因,孙海和狗蛋两家生活条件不好,每天只能吃粗面饼子,而自家最近生活水平改善了许多,顾宇河都好久没吃过粗面饼子了。
说不定就是因为这样,顾宇河才学不好的。
李母连忙点头,应道:“好的,明儿起我亲自给他做,保证不加一点细面。”
还在学堂里跟同学们炫耀自己得了五百文奖励的顾宇河,丝毫不知道未来等待自己的将会是怎样的“饮食调整”。
今日的桃花村,仿佛被一层特殊的氛围所笼罩,注定与平日里不一样。
村子里的小路上,到处都是孩子们欢快奔跑的身影,他们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爹娘,你看这是夫子奖励给我的笔。”一个孩子兴奋地挥舞着手中的笔,向父母展示着。
“奶奶,这是银子,夫子奖励给我的。”另一个孩子拉着奶奶的手,脸上洋溢着自豪。
“爷爷,你快来数数这是多少文钱。这可是只有第二名才能有这样多的。”又有孩子喊道。
大人们的回应也是满含喜悦。“哎哟,我儿真争气。”一位母亲满脸笑容地说道。
“菩萨啊,我孙难道是文曲星转世?”一位老奶奶激动地双手合十,望向天空。
“当家的,快点香,将这个喜讯告诉列祖列宗,咱们王家要出状元了啦。”
“当家的,快拿钱去张屠夫家割肉,今日我要好好奖励一下咱们家儿子。”
当然,有欢喜就会有忧愁,有人笑就会有人哭。
村头的小路上,三蛋捂着屁股,正拼命地往前跑。他娘则提着棍子,在后面紧追不舍。“都是一个夫子教的,人家二狗怎么能考第二名?你就考了倒数?”
母亲一边追一边气呼呼地骂着。
“你还有脸吃肉?吃肉吃肉,我看你才像肉。”
三蛋一边哭一边跑,心中满是委屈。
他怨恨啊,这个李二狗太不够意思了,明明每天他们都是一起上学放学、一起玩耍的,凭什么他就能考第二名?
考第二名就算了,为什么要在他家门口数钱?
那可是五百文啊。
李二狗能数得清楚吗他?
呜呜呜,他越想越难过,决定再也不要跟李二狗做朋友了。
村中的热闹好似并未影响到顾黄安。
他和顾三爷如今住在学堂门口的一间小房间里,这是学堂专门留给他们爷孙俩住的。
顾三爷每天负责给学堂敲钟,提醒大家上课下课,顾黄安就在学堂里读书。
晚上,爷孙俩就一起为学堂守着门,防止有心怀不轨的人进入。
顾黄安心里明白,这是山长可怜他们,特意找的借口罢了。
虎子夫子那么厉害的人也住在学堂,哪里用得着爷爷来保护学堂呢?
他看着桌角那一两银子,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有所成就,回报山长的恩情。
天色渐暗,夜幕悄然降临。
顾三爷提着油灯,缓缓走进房间。
看到孙子还在昏黄的灯光下认真看书,他心中既欣慰又有些难过。欣慰的是孙子如此努力上进,难过的是自己没本事,让孙子小小年纪就如此拼命。“
黄安啊,很晚了,休息吧。等下将眼睛熬坏了。”顾三爷轻声说道。
虽然嘴上这么说,可还是走过去,小心翼翼地将顾黄安面前的油灯拨亮了一些。
“好,爷爷你先休息,我将最后两个题更正完后就休息了。”顾黄安抬起头,对爷爷笑了笑,又低下头继续专注于手中的书本。
虽然这次他侥幸得了第一名,但并未得到满分。
所以他自己默默地将做错的题目抄了三遍,想着这样下次就不会再做错了。
想起夫子说张初筵这次又考了双百分,他心中一紧,暗暗较上了劲。
他在一张空白的纸上,工工整整地先写上张初筵的名字和分数,然后再写上自己的名字和分数。
看着相差的十九分,他站起身,从饭盒里抓了两颗米,将这张纸贴在了自己面前的墙上。
他盯着墙上的纸看了许久,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
下一次,他也要考双百分!
今日,整个桃花村注定都不平静。
这场考试,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了努力与梦想的种子。
也让这个小村庄的未来,似乎有了更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