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正坐在房间中,身边围坐着村里的几位老太太。
她们你一言我一语,话语中满是对奶奶的奉承。
奶奶脸上洋溢着和蔼的笑容,眼睛眯成了弯弯的月牙。时不时轻轻点头,显然对这些夸赞十分受用。整个人沉浸在这欢快的氛围之中,心情格外舒畅。
可这原本和乐融融的场景,却被一阵突兀的哭泣声打破。
只见自家大女儿顾冬雪哭哭啼啼地从外面走进来。她脚步匆忙又略显踉跄,手帕不停地擦拭着眼泪,可泪水却像断了线的珠子般止不住。
见到顾奶奶的那一刻,顾冬雪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
她的目光直直地落在奶奶身上,心中不禁泛起波澜。这还是她那个曾经饭都吃不上,一文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的娘吗?
此时的奶奶,身着崭新的衣服。那衣服的料子虽算不上名贵,但在这乡村之中也显得格外体面。灰白的头发被梳理得一丝不苟,每一根发丝都仿佛被精心安置过。原本蜡黄消瘦的脸如今变得红润了不少,脸颊上甚至还长出了一些肉,整个人看上去精神矍铄,容光焕发。
顾冬雪看着眼前的奶奶,眼中不受控制地划过一丝恨意。
她在心里暗自埋怨:为什么她过得这样好,却不想着接济一下自己的女儿?
果然是重男轻女!
奶奶看到自己的女儿回来,原本带着笑意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眼神中满是惊喜与慈爱。
她连忙招手,示意顾冬雪走近。然后一把拉住她的手,紧紧地握着,眼中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来啦?就你一个人来的吗?还是孩子也跟着来了?”
奶奶的声音轻柔而温暖,充满了关切。
顾冬雪微微低下头,长长的刘海遮住了她眼中的恨意,她故作委屈地说道:“都一起来了,不过大嫂好像不太欢迎我,我们在门口站了半天都没有人接待。”
她一边说着,一边偷偷观察奶奶的表情,希望能从奶奶那里得到一些同情与支持。
顾奶奶听到这话,不禁轻轻叹了一口气。
大儿媳妇和大女儿之间的矛盾,她再清楚不过了。这矛盾从大女儿还在娘家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这么多年来,她也不是没有尝试调和过。
可这两人仿佛天生犯冲。大儿媳嘴碎,说话直来直去,不懂得委婉;大女儿则心眼小,对一些小事总是耿耿于怀。
两人凑在一起,可不就是针尖对麦芒,一见面就容易起冲突。
“你嫂子就是那性子,你当没看到就行了。孩子们呢?怎么不带着进来给我看看?”奶奶无奈地说道,试图转移话题,化解这潜在的矛盾。
“孩子好动,刚进了门就跑得没影了。等他们玩够了我再带他们过来。”顾冬雪可不会说出实情。
其实是她故意不让孩子们进屋的,她心里盘算着要让孩子们去吃穷大伯娘。
顾冬雪嫁到孙家十多年,生育了三个大儿子,在她看来,这是她最大的功绩。尤其是当她得知妹妹和娘家哥哥子嗣不丰时,她更是觉得自己了不起。
因为这三个儿子,她在孙家的日子虽然穷苦,但也不至于太过艰难。
不过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她家这三个半大小子,饭量大得惊人。每顿饭菜都要用盆来装。
可即便如此,他们天一黑就又开始喊饿。
家里本就没什么钱,哪里经得起这样的消耗?
为了让孩子们吃饱,她只能从自己嘴里省。所以孙家那三个大小子长得人高马大,白白胖胖的。而顾冬雪自己却被饿得脸色蜡黄。
房间里人多嘴杂,顾冬雪心里虽然惦记着要钱的事,但她也知道这种打秋风的事不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她心里清楚村里人的性子,个个嘴碎爱八卦,她要是今天提了,保准天黑之前全村人都知道了。
所以她只能坐在顾奶奶身边一声不吭,就那么干巴巴地坐着,眼神中时不时流露出一丝焦急与不甘。
就这样坐了大概半个小时左右,顾季春走进来了。
她不仅自己来了,还把两个孩子也带进了屋中。两个孩子一看到顾奶奶,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像两只欢快的小兔子般连忙跑过去。
“外婆,我好想你啊。”周杏扑到顾奶奶怀里,撒娇地说道。
“外婆,你最近身体好不好啊?腿还疼吗?前几天我们村来了一个游医,他告诉我们有一种草药对腿疼十分有效。爹娘就弄了不少,等下我们给你敷上好不好?”小儿子周长才也凑到跟前,一脸关切地问道。
“我也要,我也要给外婆敷药。”
顾季春嫁给隔壁村的周大富,生育了两个孩子,长女周杏今年十四岁,出落得亭亭玉立,性格活泼开朗;小儿子周长才今年十岁,机灵聪慧。
两个孩子被顾季春教育得很好,见人总是带着三分笑,十分惹人喜爱。
顾奶奶看着围在自己身边的两个孩子,脸上乐开了花,笑得合不拢嘴。“好好好,你们都是好孩子。”
说着,她从口袋里掏出两个红封,分别递给两个孩子,“来,这是外婆给你们准备的,好好揣着,回去买糖吃。”
顾季春见状,正要开口拒绝,顾冬雪却“歘”的一下站了起来,脸上带着义愤填膺的表情,大声指责顾奶奶:“娘,你偏心。我进来这么久你都没给我家三个孩子红封。怎二妹一来就给了?”
她的声音尖锐而刺耳,打破了屋内原本和谐的气氛。
“我知道你从小就不喜欢我,但你也不能做得这样明显吧?”她一边说着一边双手叉腰,眼睛直直地盯着顾奶奶,仿佛要从奶奶的眼神中找出一丝愧疚。
这话一出,整个屋子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弄得不知所措。
大家面面相觑,脸上都露出尴尬的神情。
有的人动了动身子,似乎想悄悄地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有的人则张了张嘴,想要开口劝解,却又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冬雪啊,你误会你娘了。这红封是我们看着她封的,家里每个孩子都有呢。”一位老太太率先打破沉默,语重心长地说道。
“就是,而且你刚进屋你娘就问了你孩子有没有来,是你自己说来了在外面的。你娘可能是想等着孩子进屋再给呢。”另一位老太太也连忙附和道。
“对对对,你娘是个什么性子你作为女儿的不知道吗?她最公平了。”
其他老奶奶们也纷纷七嘴八舌地劝着,试图平息这场风波。
顾冬雪其实话一出口就后悔了,她也知道不应该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这样质问自己的亲娘。可她内心深处又觉得自己没错。
在她看来,本来就是娘偏心。
这些年家里的钱都给三个哥哥了不说,现在还偏心小妹。她觉得自己这个女儿就像被夹在中间,不上不下的,没有人疼没有人爱。
顾奶奶看着大女儿,眼中满是失望。
那失望的眼神仿佛能穿透人心。
若是今日说这话的是别人,以她的性子,肯定会毫不犹豫地顶回去。可现在说出这番话的,却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啊。
这么多年,她自问从未亏待过任何一个孩子。
在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里,想要做到完全公平谈何容易?
就比如吃饭,男孩子的饭量本来就大一些。而且他们天天要下地干活,体力消耗大,分吃食的时候自然要多分一些。可这些在顾冬雪眼中,却成了顾奶奶重男轻女、薄待女儿的证据。
顾冬雪只记住了小时候经常吃不饱,经常被娘打,却忘了她吃得已经比其他人家的女儿还多还好的事实,也忘了娘打她是因为她总是惹是生非。
周杏两姐弟拿着红封,站在顾奶奶身边,显得十分尴尬。
他们偷偷地看了看顾季春,眼中满是求助的神色。
顾季春对他们使了使眼色,示意他们不要慌张。
周长才年纪小,但脑袋转得快。他眼珠子一转,连忙走到顾奶奶的身后,笑嘻嘻地说道:“外婆,那游医还教了我一个技巧,用这个技巧捶背可舒服了,你试试好不好?”
说着,他就伸出小手,在顾奶奶的背上轻轻地捶了起来。
有人打破了这尴尬的局面,屋子里的氛围渐渐又好了起来。那些老奶奶们毫不吝啬自己的夸奖。“哎哟,你这大外孙可孝顺。”
“哎哟,长才啊。三外婆这后背也是酸得很,你快来给我捶捶。”
“哈哈,是呢是呢,幺外婆后背也酸,你们来捶捶。”
周长才忙得满头大汗,成了屋子里最忙碌的人。“三外婆你等着,我先给我外婆锤舒服了再帮你。”
“幺外婆你等等,我先给三外婆捶捶。咱们排队来。”他一边说着,一边认真地给顾奶奶捶着背。
那可爱又懂事的模样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起来。
本来大家只是逗孩子玩,没人觉得他真的会按摩捶背,可当几位老奶奶被他一通按摩捶打后,却惊喜地发现整个身体确实松快了不少。
“哎哟,这大才是真的会啊?我感觉自己整个后背好受不少。”
“是啊,有种觉得脑袋轻了好几斤的感觉。”
顾奶奶好似忘了刚才的不愉快,脸上又重新洋溢起自豪的笑容,继续和大家热热闹闹地聊天。
不过这次的聊天内容,大多围绕着周家姐弟展开。
有人好奇地问周长才学这手艺的细节,有人关心地问周杏是否已经相看了人家。
一屋子人热热闹闹的,欢声笑语不断。顾冬雪被众人晾在了一边,无人理会。
顾冬雪心中气愤不已。她咬了咬牙,自己一跺脚,气呼呼地出了屋子。
留下屋内的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