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艳儿虽然厉害,甄家人对她也不错,但到底是外人。
甄家人原本就想把她嫁出去,又不可能真的养她一辈子。
她也相看了一些人家,但都不满意。
她十五岁就那般有魄力,那般有本事,可见是个厉害的。
寻常男人她如何看得上眼?
她每相看一个男人,就会花大价钱派人去查那个男人的底细。
倒不是玉星卓很优秀,不是寻常男人。
其实玉星卓就是一个很寻常的男人,而且又是二婚,还带着两个孩子。
又是商户之家,还不是达官显贵。
这样的玉星卓,想要娶一个继室,还是余艳儿这样的,几乎不可能。
甄氏上门求娶的时候,余艳儿也不愿意的。
但也没有直接拒绝。
等甄氏离开后,余艳儿就查了玉星卓,也查了玉家二房的人。
其实甄家是甄氏的娘家,余艳儿又一直住在甄家,她对玉家二房的事情也知道的多。
但表面上知道的,不一定是真的,她还是花钱查了一遍。
她早年的经历让她知道,知人知面不知心。
想要判定一个人的好坏,不能光听别人怎么说,更甚至眼睛看到的都不一定是真。
她相信真金白银,只有花了钱查出来的消息,才是真的。
她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把玉家所有情况都摸了个清楚。
最后答应了嫁给玉星卓。
当时玉星卓三十岁,但英俊倜傥,又因学医的原因,身上有一种干净清澈之气。
甄氏虽然身体不好,但心地纯善,也从不苛待下人,更不苛待儿媳妇。
林氏的死,是她自己心思重,怨恨玉嫦曦导致的,不是二房害的。
二房上到主子,下到仆人,都非常和善。
嫁过去后,不用勾心斗角,会有一个正常的家庭。
最关键的是有一个好的婆婆,而且嫁过去后就是当家主母。
还有一点就是甄氏思念女儿,余艳儿又早年丧母,两个人几乎同病相怜。
余艳儿相信,她嫁到玉家二房后,甄氏一定会拿她当亲女儿一般对待的。
合计合计之后,余艳儿就嫁了。
事实真如她预料那般,嫁到玉家后,夫君疼爱,婆母对她如同对待亲生女儿,公公更是大事小事都交给她处理,很尊重她,也很器重她。
她在二房,几乎如鱼得水。
唯一头疼的就是林氏留下来的一儿一女,没少给她惹事生非。
好在她可不是吃素的,如果见她年幼,就觉得她好欺负,那就真的大错特错了。
她用了一年时间将两个孩子收拾的服服帖帖。
现在二房在她的管理下,铁桶一般,虽然处境不好,却从来没出过乱子。
姜濡在调查玉家信息,知道了余艳儿这个人,以及她的‘英雄事迹’后,就挺想见见她的。
但不管是甄氏治眼疾,还是两个人见面,都是在外面。
姜濡没来玉府,也没机会见到人。
如今真的见到人了。
姜濡忍不住多看了余艳儿几眼。
余艳儿一进来就看到了姜濡,姜濡既跟甄氏说话,自没有蒙面纱。
屋内伺候的都是心腹,不会随便往外说话。
余艳儿做了玉家二房五年的儿媳妇,即便她入府的时候玉嫦曦已经不在玉家了,但玉家有玉嫦曦的画像,余艳儿见过。
余艳儿一看到姜濡的脸,瞳孔一震,这张脸太像夫君那个失踪多年的大姐了。
余艳儿心里好奇,也没憋着,当场就问道:“娘,这位夫人是谁啊?”
甄氏介绍说:“这位是姜侧妃。”
余艳儿先是一愣,接着立马上前,朝着姜濡行了一个标准的大礼。
“原来是姜侧妃,民妇余艳儿,见过姜侧妃。”
姜濡说道:“不用多礼,这里没外人。”
余艳儿眼珠一转,聪明的她立刻听出来‘外人’二字的含义。
她有些震惊,却因为知道的情况少,也不敢乱说话。
她站起身子,说道:“多谢姜侧妃。”
刚进门的时候说要带甄氏出去看看,现在却绝口不提了。
她冲甄氏说:
“母亲既在待客,那儿媳就不打扰了,外面确实好忙,我也是得空来看看母亲,见母亲一切都好,那我就放心了,我还是出去帮忙吧,也不能让大房跟二房的人露脸,咱们二房也得露露脸,毕竟是公爹的大喜事啊。”
她话里带话,又言语调皮,听着没半点反感之意,反而觉得她很是幽默风趣。
姜濡暗暗的想,这真是一个妙人。
二房失去了一个耳根子软又有些蠢的女儿,却得到了一个精明到近乎妖孽的儿媳妇。
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因祸得福呢?
余艳儿离开后,甄氏说道:“她是你舅母,不知道你外祖父跟你提过没有。”
姜濡说道:“没有。”
甄氏便详细介绍了余艳儿,基本上跟姜濡自己查的没什么出入。
从甄氏的话语里,听得出来她对余艳儿的满意和称赞。
宴席快开之后,姜濡才从甄氏这里出来。
从甄氏卧房踏出去的时候,姜濡把面纱带上了。
见过她脸的人,不知道她跟玉家人的关系,有宣炡帮她隐瞒着,别人怎么查也查不到。
而玉家人,除了二房的人外,大房跟三房的人都没见过她的脸,也没往玉嫦曦身上想。
如今摄政王最受君王宠爱,而姜濡又是摄政王最宠爱的女人,女眷们看到姜濡来了,一个一个上前套近乎,打招呼,又夸她胭脂做的好,人美心善手也巧,誉美之词不要命的往她身上倒。
她全部笑纳,又笑着与之周旋,一个也不得罪。
男客席那边就不一样了,官员们都往宣炡跟前凑,就是玉家人,也都往宣炡跟前凑。
宣炡却是谁也不搭理,主打一个无视忽视,就算玉家人是东道主,也跟姜濡有关系,宣炡也没区别对待,很是冷漠。
于是大家都明白了,王爷之所以来玉府,并不是看在玉府的面子上,完全就是为了宠自己的侧妃,这才来的。
姜濡远在另一个院子里,却妥妥的又做了一次宣炡的幌子。
不过今天这个幌子,姜濡是愿意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