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 > 第223章 双向选择

第223章 双向选择

    总之,任何一款新药的诞生,都需要巨额的资金来支撑。

    在国外,很多新药的研究经费都是超过五六十亿大夏币的。

    因而,他们对于赵小侯居然敢从事这方面的研究着实感到好奇。

    毕竟这就好似私人搞航天研究一样。

    普通的富豪都没有那么多钱的。

    对此,赵小侯倒没有隐瞒,而是将自己母亲患癌的事情说了出来。

    在座众人都不得不为赵小侯叹服,就连汪为华看向赵小侯的目光也没有那么怒了。

    毕竟一个孝顺的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够得到优待的。

    从汪院士家里回去后,没几天时间,杨奶奶就帮他联系好了人。

    当然,这年头不管是什么工作,都讲究一个双向奔赴,咳咳,是双向选择。

    考虑赵小侯主要是以小侯科技公司来搞这个医学项目的,因而杨奶奶帮他找的人都是那种从医学研究所或者实验室里辞职,休息在家的人。

    并且他们的家大多都在京北。

    这无形之中就解决掉了赵小侯很大的麻烦。

    原因嘛,之前也说过,像这些科研人员,如果他本身就在公家研究所、实验室里的,你是很难将人家拉出来的。

    就算你开很高的工资,人家也是不太愿意的。

    本来愿意在研究所、实验室里上班的家伙,对钱就不太敏感。

    他们对科研项目更有兴趣。

    只要研究所、实验室不拖欠他们工资奖金,只要他们还能活下来,很多科研人员都是瞧不起外面的那些私人实验室的。

    而这种已经辞职回家休息的情况又不一样了。

    他们大多数都是因为和上级关系不好,或者因为需要养家糊口缺钱等等因素选择了辞职。

    这也就意味着赵小侯更容易将他们拉入自己的实验室。

    为了配合赵小侯的这次招聘,钱本伟等人都提前从家里赶到了公司,就连米来娣等实验众也是提前回来了。

    当然,米来娣几个是因为在家里被催婚的缘故,不想待在家里了。

    而钱本伟等人则是赵小侯叫回来的。

    招聘见面会就在青花大学校门外的一家咖啡厅进行。

    为了避免闲杂人等的干扰,赵小侯特意将这家咖啡厅给包了下来。

    赵小侯作为主招聘官,钱本伟、米来娣等人作为副招聘官。

    不得不说,光这架势,还是整得很正规的。

    用钱本伟的话来说,我们小侯科技公司,现在本来就是一家正规的公司。

    当天早上9点,和赵小侯提前联系过的那些辞职回家科研人员就陆陆续续抵达了咖啡厅。

    对于新的工作,他们还是比较积极的。

    毕竟在辞职之后,待在家里就只能啃老本了。

    更何况现在还处于新年阶段,待在家里,很容易受到父母或者老婆的话语攻击。

    怎么还不出去找工作啊,不可能一辈子啃老吧。

    儿子的补习费又要交了等等。

    再说了,辞职回家在没有找到工作之前,他们内心是惶恐的。

    毕竟他们的前半生都是在学校里读书,一直读到博士毕业,然后就直接进了研究所、实验室工作,对于现在社会的变化等等,都是陌生的。

    他们甚至于不太清楚一些公司里的潜规则。

    用他们家里人的话来说,那就是从公家单位出来,很难在外面的公司里适应的。

    整个招聘见面会的气氛还是很不错的。

    招聘官们对待他们可称得上是和蔼可亲,就是那个主招聘官看向他们的目光似乎有些不太对劲,就好似一头老虎想要吃掉他们。

    好吧,这倒不是赵小侯一觉醒来,里面的芯子就换人了。

    而是他看过这些人的履历。

    他们都是在研究所、实验室里干了6年乃至于更久的科研人员。

    虽然他们或许没有什么强大的科研天赋,但至少称得上是精英了。

    这些科研人员可要比那些本科生或者刚毕业两年的家伙强太多了。

    赵小侯就需要这样的人才!

    因而他才会那么贪婪的看着这些人。

    为此,他给这些科研人员开出了每个月3万元的工资,奖金、津贴、福利这些根据项目不同另外计算,并且只要过了3个月的实习期,那么工资将会涨到6万元。

    有一说一,就这个工资待遇,在京北的私人公司里也算是很不错了。

    因为很多私人公司里的科研人员,他们每个月看上去能够拿到5-6万元,但这里面可不仅仅只是工资,还包括了奖金、项目津贴、福利以及加班费!

    因而这些科研人员面对这样的工资待遇,也是不假思索的在合同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管他的呢,只要工资奖金准时发放,自己做什么不是做呢?

    将十多位科研人员全部签到自己实验室之后,赵小侯就算是放心了。

    这个时候已经是大年初八了,政府部门、私人公司都上班了。

    赵小侯也就顺理成章的要求科研人员次日开始上班。

    次日上午9点,治疗癌症项目的所有人都聚集在了新大楼第三层一个新装修好的实验室内。

    第一层是专门拿来给金属类材料研究用的实验室。

    暂时尚未启动,只是将一些之前的仪器设备搬了进去。

    锗碳芯片项目之前就搬入到新大楼的第二层。

    至于第四五六七层楼,暂时封闭,留待以后启用。

    赵小侯之所以召集所有人开会,主要就是为了确定项目所需要用到的各种仪器设备。

    只有确定了这些仪器设备,小侯科技公司的采购部才能够出去采购。

    很显然,如果连必要的仪器设备都没有的话,研究也无从谈起。

    毕竟锗碳芯片等等方面使用的仪器设备,也没办法用在医学研究上的,两者的差距太大了。

    不得不说,杨奶奶介绍的医学科研人员还是很靠谱的。

    赵小侯申请了会议的重点之后,他们就埋头一阵书写,就好似要在赵小侯这个boss面前显露一下能力。

    没20分钟,他们就将所需要的仪器设备清单递交了上来。

    简单来说,每个人写得仪器设备清单都大同小异。

    什么细胞分析仪,什么细胞分子扫描仪,什么电子显微镜,分光光度仪,酶标仪等等一大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