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 > 第492章 古老的光学

第492章 古老的光学

    随后赵小侯就将这套设计图通过保密线路发给了大夏第五艘航母的总工潘正义。

    这个事情是由上面领导协调安排的。

    赵小侯只需要将设计图搞出来,之后提供一些必要的材料,至于潘正义那边怎么将航母进行修改,将这套小型可控核聚变反应堆安装上去,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实际上等到潘正义接收到这套设计图,仔细看了一下午之后,随即就召开项目会议,并且邀请了军工大佬参会。

    等到会议结束的时候,需要进行调整的已经不只是第五艘航母了,而是包括了之前下水的第四艘,第三艘,第二艘航母。

    这将会是一个庞大的航母改进升级计划。

    第四艘航母的裂变反应堆将会被拆掉,经过详细的清洁之后,安装上小型可控核聚变反应堆。

    要说第四艘航母的改进升级还算是容易一些。

    毕竟其本身就有裂变反应堆,等到将裂变反应堆拆掉,清洁之后,将小型可控核聚变反应堆安装在原位置上,去掉之前的高压蒸汽水管等,加装电缆等。

    像航母的整体电力线路布置都不需要重新改造了,之前这艘航母就是全电力运转的,只不过是裂变反应堆提供的高压蒸汽水推动发电机发的电罢了。

    这最终就能够让第四艘航母摇身变成为一艘拥有核聚变反应堆发电机作为动力的航母!

    至于之前下水的第二艘,第三艘航母,改造起来就比较麻烦了。

    因为它们之前的设计就是常规动力航母。

    依靠大型舰载重油轮机作为动力。

    因而它们的改造就需要先将之前的大型舰载重油轮机拆掉,同时对全舰重新布设电力线路,一些舱室也需要重新分布改造。

    毕竟大型舰载重油轮机这玩意本身体积就大,重量也超过了500吨以上。

    其舰载用的小型可控核聚变反应堆也就只有200吨。

    并且这两艘航母的重油油库能够一次装满8000吨重油。

    这个重油油库不需要了,也需要改为它用。

    另外这两艘航母还需要加装电动推进器。

    但这个航母用的电动推进器也需要研制的。

    当然,这玩意的研制难度肯定比舰载裂变反应堆低多了。

    其难度关键就在于材料强度。

    但赵小侯之前研制的单晶熔炼炉已经广泛用于军工体系,因而铸造几个强度足够的单晶电动推进器构件,也不是什么难事。

    至于为啥第一艘航母不拿来改造,主要就是其本身定位是训练航母,不是拿来备战的。

    虽说真要是打起仗来,这艘航母也能够拉出来打仗。

    但考虑到吨位等等诸多因素,其最终还是被排除到航母改造升级计划之外。

    赵小侯压根就不清楚随着他那套设计图送过去之后发生的一系列波澜。

    他这个时候正忙着研制一个小玩意。

    那就是3d实时投影器。

    要说这玩意吧,实际上就和智能手表上的3d投影很相似。

    但赵小侯感觉1号智能ai搞出来这个3d投影完全没有达到自己的心理预期。

    更何况,他是准备拿这玩意来彻底取代实体屏幕的。

    毕竟在他看来,智能实验室里还在使用实体屏幕,原本就是一种落后的体现。

    这完全不能让那些来参观的人有任何惊艳的想法好吧!

    本着精益求精的思想,和以后不用经常更新换代的想法。

    赵小侯还是想要搞个之前目前来说最牛皮的3d实时投影器。

    为了研制这个小玩意,赵小侯甚至于让1号智能ai去将全世界网络上与光学有关的论文,书籍都给下载了下来,然后在坐在屏幕前,用飞快的速度看了整整两天。

    可以这么说,光是这么看论文,看书籍,他就将光学这个学科直接在属性面板上给点亮了。

    并且光学这个学科在属性面板上的起始分数就高达340分。

    这并不奇怪。

    光学原本就是物理学里最古老的分支学科。

    很多物理知识的由来,都是起源于光学。

    现在光学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各种设备仪器很多都采用了光学应用的一些原理。

    赵小侯之前之所以没有在属性面板上激活光学这个分支学科,主要是因为他没有专门去学习过光学以及从事光学的专门研究。

    当然,也正因为他的物理学高达801分的缘故,等到光学被激活的时候,直接就提升到了340分。

    也是因为光学本身就属于物理学的关系。

    只不过光学现在比较精细化罢了。

    要说340分的光学,再加上801分的物理学,也足够他研制出一款足够精良的3d实时投影器了。

    但他这个时候莫名升起了一个灵感。

    想要研究光脑。

    简单来说,光脑就是光子计算机,其以光子作为信息载体,能够进行高度运算的一种计算机。

    这玩意在比较早以前的各种科幻文里是比较常见的。

    并且现在也有一些实验室在研究光子计算机,只不过由于光子比较特殊的性质,到现在为止,这些实验室没有任何进展可言。

    白白浪费了大笔经费的同时,也让那些投资者骂骂咧咧。

    但赵小侯可以很负责的说,光子计算机一旦研制出来,光是在运算速度这一块,必然轻松碾压锗碳计算机!

    这并不奇怪,这是由于光子计算机的本质所决定的。

    锗碳计算机总归还是在使用电子作为信息载体,但光子计算机则是使用光子。

    并且光子的信息交换效率必然比电子高出很多倍。

    最关键的就是光子计算机的上限更高。

    赵小侯之所以突然想到这个,还是因为现在的锗碳芯片快要步入硅芯片一样的困境了。

    5纳米锗碳芯片已经被研制出来,那么3纳米,2纳米锗碳芯片又还有多久?

    而对于这种电子芯片来说,2纳米就是不可跨越的上限了。

    就算是忽略量子隧道的问题,你想要造出工艺规格更高的锗碳芯片来,除非你能够将锗碳这两种原子的体积缩小!

    否则的话,锗碳芯片上的晶体管密度是不可能继续提升的。

    总不可能将锗原子,碳原子切成十多块,再拿来组合成为晶体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