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在这里畅所欲言,房间经过全面电子清扫。"杜勒斯向对面的科尔涅夫保证。
科尔涅夫淡淡一笑:"我相信星条的专业素养,杜勒斯先生,但我还是带了这个。"他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巧的金属盒,打开后释放出轻微的电子噪音,"额外保险。"
两人简短地交换了礼节性客套,迅速进入正题。
"看来我们都意识到了龙国军事技术突飞猛进的严重性。"杜勒斯开门见山。
科尔涅夫点头:"确实。特别是那个'山猫'火箭炮系统,它的战场表现远超我们的卡秋莎,甚至超过了你们的'诚实约翰'。"
"还有那个'铁牛'全地形运输车,彻底改变了山地战的后勤范式。"杜勒斯补充道,"我们都知道,传统观念认为装甲部队在高山峡谷地区寸步难行,但龙国人用实际行动证明这一认知已经过时。"
科尔涅夫轻轻摇晃着手中的威士忌:"所以,杜勒斯先生,我假设你邀请我来不仅仅是交流情报评估?"
杜勒斯露出一个精明的微笑:"当然,我们有共同利益。无论我们两国关系如何紧张,都不能容忍第三方获得决定性的军事技术优势。"
"直说吧,你有什么提议?"科尔涅夫直截了当。
"简单来说,分工合作。"杜勒斯放下酒杯,"你们在亚洲拥有更广泛的情报网络,特别是在龙国内部。而我们在白象国的影响力更大,加上我们的技术分析能力。如果能协调行动..."
"互通情报?"科尔涅夫挑眉,"克格勃和中情局合作?这听起来像个笑话。"
"不是全面合作,只是在这个特定问题上的...信息交换。"杜勒斯谨慎地选择着词语,"比如,我们可以共享对龙国新武器系统的技术分析,而你们可以提供关于林舟的更详细情报。"
科尔涅夫思考片刻:"有趣的提议。不过,我需要明确的是,这种'交换'的界限在哪里?"
"仅限于龙国军事技术突破相关的情报,不涉及我们各自的核心机密或其他地区的行动。"杜勒斯保证,"这是务实的选择,科尔涅夫先生。我们都不希望龙国在军事技术上遥遥领先,对吧?"
科尔涅夫玩味地笑了:"是的,尤其是考虑到他们可能掌握了某种...非常规的技术来源。"
杜勒斯眼睛一亮:"你们也注意到了这点?"
"当然,那些武器系统的设计理念太过超前,完全不符合龙国现有的工业和科研水平。"科尔涅夫压低声音,"我们的分析师认为,可能存在某种...未经证实的技术获取途径。"
两人目光交汇,都明白对方指的是什么,却谁都不愿明确说出那个听起来匪夷所思的可能性。
"那么,关于白象国,"科尔涅夫转移话题,"我假设你们已经有了新计划?"
杜勒斯点头:"是的,我们会继续支持白象,但会更谨慎地控制技术转让。关键是平衡——让他们足够强大以牵制龙国,但又不至于强大到能独立行动。你们呢?"
科尔涅夫露出狡猾的微笑:"差不多的思路。不过我们会特别关注那个新上台的苏瓦将军,他似乎比前任更有头脑,也更理解大国博弈的规则。"
"最后一个问题,"杜勒斯谨慎地问,"如果我们真的确认了那个...非同寻常的可能性,你们准备怎么做?"
科尔涅夫的眼神变得锐利:"无论林舟的技术来自何处,我们都不能允许它只掌握在龙国手中。如果必要的话,克格勃有能力采取...直接行动。"
杜勒斯若有所思地点头:"我明白了。那么,为表诚意,我可以告诉你一条我们刚获得的情报:龙国军方已经开始着手建立一个专门的研究基地,代号'银湖工程',据说专门用于研发新一代火箭炮和装甲车辆。"
科尔涅夫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回报:"作为交换,我可以确认,林舟最近频繁出入龙国西南某个军工基地,那里正在进行昼夜不停的施工。我们的卫星捕捉到大量特种钢材和电子设备被运往该地点。"
两人对视一眼,都明白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
杜勒斯举起酒杯:"为了共同利益。"
科尔涅夫轻轻碰杯:"为了真相。"
……
龙国京城,统帅部机密会议室。
"诸位同志,现在我们面临一个战略抉择。"总参谋长李伟国站在巨大地图前,指着白象国境内那些标注着红旗的位置,"我军已经深入白象国腹地150公里,距离他们首都仅40公里,胜利可谓唾手可得。"
会议桌旁,各军种首长、战略专家表情凝重。这场战争的进展速度远超所有人预期,以至于连最乐观的战略规划者都始料未及。
"根据前线李振山同志的报告,白象军队已完全崩溃,他们的首都防线形同虚设。"李伟国继续说道,"从军事角度讲,我们可以在24小时内占领他们首都,全面控制白象国。"
"那就占领他们!"空军司令员拍案而起,"让那些多年来骚扰我们边境的白象佬尝尝苦头!"
"问题没那么简单。"外交部长赵明辉插话,"我们刚刚收到情报,星条国第七舰队已经改变航向,正全速驶向印度洋。北极熊的图-95轰炸机群也已经进入待命状态。"
会议室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两个超级大国正准备以"维护地区稳定"为名,干预这场战争。
"还有更关键的情报。"情报部长张守信翻开文件夹,"根据我们的前线情报人员观察,白象国境内大量未拆封的星条国和北极熊先进武器并非偶然。这两个超级大国正利用白象国测试我们的军事实力,为可能的代理人战争做准备。"
"他们想把我们拖入泥潭。"国防部长沉声道。
就在讨论陷入胶着之际,会议室的门被敲响。
"请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