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女生频道 > 四合院:开局给白象云爆弹 > 第358章 大脑一片空白的两个部长

第358章 大脑一片空白的两个部长

"苏雅同志。"林舟淡淡道。

两位部长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神色。

"哦?"赵部长嘴角微微上扬,语气中带着几分打趣,"林工,这大过年的,什么宝贝这么急?该不会是给苏雅同志的彩礼真备好了吧?"

林舟略显尴尬地笑了笑,没有直接回应,但这反应在两位老人眼里已经是默认了。

"年轻人啊..."王部长摇头笑道,显然也听说了些风声。

正当气氛微妙之际,门被轻轻敲响,随后苏雅走了进来。

她穿着一身得体的深蓝色工作服,头发简单地扎成马尾,但掩不住那份青春的靓丽。

只是脸上明显带着几分慌乱和羞涩,尤其是看到在场的两位部长后,更是手足无措。

"首长好!"苏雅慌忙敬礼,声音比平时高了几分。

"好好好,小苏来了。"赵部长和蔼地点点头,眼中满是善意的笑意。

"来了就好,都到齐了。"林舟深吸一口气,眼神突然变得异常锐利和专注,"那我就直接开始了。"

他快步走到长桌前,指着那些复杂的图纸,语气一下子变得严肃而专业:"两位部长,苏雅同志,我要向你们介绍的,是我这三天完成的一项重大突破——新式主战坦克的初步设计方案!"

"坦克?"赵部长一愣,眼中闪过一丝疑惑,"林工,你之前不是一直负责火箭炮系统吗?"

"是的,但坦克是陆军的主力武器,我们不能只顾一头。"林舟没有过多解释,直接进入正题,手指在图纸上迅速移动,语速快得让人几乎跟不上,"这款坦克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首先,武器系统——125毫米滑膛炮!"林舟的声音陡然提高,如同炸雷,"使用新型钨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简称APFSDS。在2000米距离上,静对静穿深可达550毫米均质钢装甲!"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赵部长和王部长面面相觑,显然被这个数据震住了。

"林工,你刚才说...125毫米?"王部长迟疑地问,"咱们现在最先进的坦克炮不是100毫米吗?还有那个...A...AP什么的?"

"APFSDS,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林舟耐心解释,"这是一种全新的反坦克弹药,采用高密度金属穿甲体,外层包覆轻质壳体,分离后穿甲体以超高速击穿敌方装甲。比传统穿甲弹穿深提高至少70%!"

赵部长和王部长瞪大了眼睛,显然还没完全消化这些信息,但林舟已经转向第二张图纸。

"第二,防护系统——复合装甲!"林舟指着一张分层结构图,激动地继续道,

"传统均质钢装甲已经落后了,这种新型复合装甲采用陶瓷夹层、特种钢板和间隙结构相结合,正面抗穿等效厚度可达700毫米以上!"

赵部长的手开始微微发抖,他端起茶杯想镇定一下,却因为过于震惊,手一抖,茶杯"啪"地一声摔在地上,碎成几片。

"对不起,对不起..."赵部长慌忙道歉,但眼睛却无法从图纸上移开,"林工,你说的这个...复合装甲,真的能做到吗?700毫米...这..."

"绝对可行!"林舟斩钉截铁地说,随后转向第三张图纸,

"第三,火控系统——下反稳像式火控系统!配合激光测距仪和弹道计算机,可以使坦克在行进间射击,首发命中率达到85%以上!"

王部长的嘴巴张得老大,半天合不拢。

他在军工系统工作了几十年,还从未听说过这种技术。

当前的坦克火控系统极其简陋,基本靠炮手目测和经验,行进间射击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这...这怎么可能?"王部长结结巴巴地问,"行进间命中率85%?这是...这是科幻小说吧?"

林舟摇摇头,没有解释,而是直接转向下一项:

"第四,动力系统——大功率多燃料柴油机,单位功率达到20马力/吨,公路极速65公里/小时,越野能力显著提升!"

这个数据再次让两位部长目瞪口呆。

当前最先进的59式坦克,极速也就40公里左右,而且机动性极差,油耗还高得惊人。

"还有第五点,夜视系统——二代微光/被动红外夜视仪!"林舟指着另一张详细的光学设计图,

"可使坦克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下进行有效观察和作战,夜战能力较当前水平提升至少300%!"

林舟一口气又介绍了几项关键技术:全新的履带设计、先进的悬挂系统、自动装弹机、NBC(核生化)防护系统...每一项都足以让在场的专家震惊不已。

整个介绍过程中,苏雅站在一旁,美丽的眼眸圆睁,大脑几乎一片空白。

作为一名技术员,她能听懂林舟所说的一些基本概念,但这些参数、这些技术,简直就像是从天而降的奇迹。

"林工..."半晌,赵部长才找回自己的声音,但依然颤抖不已,"这些...这些技术...你是从哪里..."

"灵感来源很多。"林舟微微一笑,不愿多说,"有些是从白象战场上缴获的北极熊和星条国装备中得到启发,有些是我多年来的理论积累,还有一些...算是突发奇想吧。"

赵部长和王部长再次对视一眼,眼中既有震惊、怀疑,也有无法抑制的兴奋和期待。

"这些技术...有多少是已经验证过的?"赵部长谨慎地问。

"理论上全部可行。"林舟坦然回答,"有些核心部件我已经做了小型样机验证,比如复合装甲的结构模型和滑膛炮的缩比弹道试验。不过,完整系统的集成还需要大量工作。"

"经费呢?这么多前沿技术,投入肯定不小。"王部长问出了一个实际问题。

林舟笑了笑:"确实需要相当规模的投入,但比起它带来的战略价值,这点投入根本不值一提。况且,我已经考虑了生产工艺问题,尽量采用现有设备可以加工的方案,最大限度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