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三国:我只想睡觉,却成曹魏军神 > 第140章 夷陵,南郡之屏障也

第140章 夷陵,南郡之屏障也

“吾昔日探访水镜山庄时,曾闻水镜先生言及此人,不过平庸之辈,不值一提,断不可能是那军师祭酒。”刘备一旁说明。

“竟有此事!”鲁肃稍显讶异。

水镜先生善识人才,慧眼识珠,不知发掘了多少英杰。

荆襄之地,诸多能者皆曾受水镜先生点拨与举荐。

若是水镜先生这般评价自己,那必然意味着他在某种程度上认同了自己的某种特质或能力。水镜先生的评价,显然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显示出他对自己的某种表现或成就感到满意。这种自我肯定,往往源于内心的自信与自我认可。水镜先生的评价,无疑揭示了他对自己有着清晰的认知,并能在某种程度上接纳和欣赏自己的某些方面。

这样的自我肯定,对于个人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它能帮助个体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勇于面对并克服困难。水镜先生的这种自我肯定,或许正是他能够在学业、事业或其他领域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他的这种态度,也鼓励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时,要学会欣赏和接纳自己,从而激发出更多的潜能和动力。

当然,自我肯定并非盲目自大,而是在充分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对自己的一种合理评价。水镜先生的评价,或许正是建立在他对自己深刻了解的基础上,这种了解不仅让他能够自我肯定,也让他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有动力去改进和提升。

总的来说,水镜先生的这种自我肯定,是他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他能够持续进步和取得成就的关键所在。我们应该学习他的这种态度,勇于面对自己,接纳并欣赏自己,从而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此外,水镜先生的这种自我肯定,还可能源于他对自己的某种独特才能或特质的深刻认识。这种认识,让他更加珍视和发挥这种才能,进而在相关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因此,我们也应该学会发现和挖掘自己的独特才能,勇于展现和发挥它们,让自己在人生的舞台上更加闪亮。

最后,水镜先生的自我肯定,还可能源于他对未来的积极预期和乐观态度。这种态度,让他在面对未知和挑战时,能够保持坚定的信念,勇往直前。我们也应该学习他的这种乐观精神,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

总之,水镜先生的自我肯定,是他个人成长、发展、取得成就的重要支撑。我们应该从中汲取灵感,学会欣赏和接纳自己,发现并发挥自己的独特才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从而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注:由于原文中有大量星号占位符,无法得知具体内容,以上解读基于“水镜先生这般评价自己”的情境进行展开。)**

孙权心怀父兄之伟业,渴望建功立业,以稳固自身权势。

故,孙权一旦机会来临,定会挥兵直指合肥。

苏晨分析至此,曹仁点头,但仍感计划有所欠缺。

何不先取江陵,再图合肥?何必急于一时?

苏晨深知,此乃孙权无奈选择。

若随周瑜攻江陵,无论胜负,对其皆弊大于利,而攻合肥则有望成就大业。

曹仁忧虑合肥,张辽仅有两万兵马,如何抵挡孙权大军?

兵力悬殊,即便张辽勇猛,亦难言胜。

苏晨安慰曹仁,忆及历史,孙权十万大军曾败于张辽之手,求助于周瑜,合肥应无大忧。

曹仁点头,不再多言合肥之事。

两地遥远,无力相助张辽。

其职责,在于守护南郡。

“军师,如何防孙刘联军?”曹仁又问。

苏晨展图,与曹仁共观。

“孙刘若渡江攻南郡,必先取一地,屯兵积粮,以防半途受阻。”

“夷陵,南郡之屏障也。”苏晨指图道。

若夷陵失守,孙刘可直穿荆南,北断我军与襄阳联系,南围江陵,使之成孤城。

届时,我军六万余人,皆困于城内。

曹仁闻言,心中震撼。

此刻观图,方知夷陵之重要。

多亏苏晨提醒,不然江陵危矣。

“吾即刻命曹洪率一万精兵,前往夷陵布防。”曹仁道。

“一万兵力,难以抵挡孙刘十二万大军。”苏晨摇头。

曹仁先前未察夷陵之战略意义,但周瑜与诸葛亮必深知。

首战,必全力争夷陵。

唯有占此城,联军方能立足,否则随时可能退回水上。

粮草等物资不敢轻易登陆,因无城墙保护,敌军随时可能焚毁补给。

曹仁犹豫问道:“祭酒大人,派遣多少兵力才合适?”

苏晨迅速决策:“分兵两路,三万守夷陵,三万留江陵。”

“仅靠曹洪恐难支撑,需魏延相助。”魏延虽非顶尖,却精通军阵,武艺高强,对江东将领如丁奉、徐盛绰绰有余。

黄忠与赵霸则守江陵,防张飞、赵云。若夷陵久攻不下,孙刘联军或转而攻江陵。甘宁率水师驻江陵,威慑敌军船只,防止江陵被围。

曹仁疑虑:“率三万赴夷陵,是否太冒险?夷陵的战略地位不及江陵。”

苏晨摇头解释:“守住夷陵,江陵即便兵力薄弱亦无忧;若夷陵失守,江陵则危在旦夕。”他目光坚定,“子孝,依计行事,若有差池,我自担责。”

曹仁连忙澄清:“祭酒大人,我非惧责,即刻按计安排。”

苏晨叮嘱:“务必告曹洪,无论孙刘有何举动,皆不可轻出,坚守阵地。夷陵城坚,三万兵力足守,守住夷陵,便是大功。”

他本欲亲自下令,但虑及曹洪未必听从,因自己出身寒微,根基尚浅。曹洪虽敬他,却与曹氏家族亲近。相比之下,曹仁能镇住曹洪。

曹仁郑重应允:“祭酒大人放心,我会告诫子廉。”

他深知此战役至关重要,失败不得。

"去吧,命曹洪整顿兵马,三日后携粮草辎重前往夷陵固守。"苏晨嘱咐道。

"遵命。"曹仁应声而退。

随后,苏晨命黄叙召回魏延。

"祭酒大人,有何吩咐?"魏延携兵器大步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