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够了,姜念初拿了张一百两的银票出来。

“去吧,多的不用给回我了。”

她发誓她不是故意,是真没想到宋凛是身上没钱,又不好意思张口跟她要。

宋凛已经被她搞的没脾气了,揣了银票出门。

等买完东西回来,天色已经有些暗了,宋阳也回来了。

这一天宋阳跑了好几家窑厂才定够土坯,约定了明日就开始送货。

又和二壮爹一起核算了工期,人工数量。

然后借助二壮爹的人脉关系,找了四十多个擅长砌墙盖房的人。

再加上到村里报名的五十多人做帮手,速度快点可以在十五日左右把围墙给建起来。

“三家窑厂,有一家是隔壁县的,加起来一共是花了八百两,这是剩下的银子。”

宋阳坐下歇了会儿就把身上剩余的钱拿出来,还给姜念初。

看着桌上剩下二百两银子,姜念初对宋阳十分的佩服。

这可真是压的一手好价啊,她怎么算光买土坯也至少需要九百两,交给宋阳直接省了一百两。

建围墙的人工钱都省出来了。

姜念初笑着把钱推回去,“这些钱二哥先收着吧,后面还要麻烦你给工人发工钱呢。”

晚饭是童婶做的,赵氏和周氏打下手,一共做了四个菜。

童婶的手艺很是不错,获得了全家的认可。

童婶人也很勤快,一个人在灶房吃了分出来的饭菜,又抢着将碗筷洗了才回去村尾找家里人。

第二日又一大早就过来了,说要准备早饭。

赵氏说她来就行,童婶便拿了全家人的衣服,在井边打水开始洗衣服。

周氏起来后见衣服有人在洗了,抱着儿子坐在院子里,心里喜滋滋。

没想到,自己如今也过上了有下人使唤的日子了。

“三哥三嫂,起床了,村民们来问什么时辰开工了。”

房里睡的正熟的两人,被宋玉芙的敲门和喊叫声吵醒。

姜念初一个翻身,把腿搭在了宋凛身上。

两人磨蹭了一会儿才起床,等收拾妥当出来,家门口已经站了几十人。

一个个跃跃欲试要干活,生怕不开工就算不到工钱。

姜念初哭笑不得,都好积极。

关于人工怎么分配,她和宋凛早就已经分配好了。

建围墙一百人,争取在十五日完工。

锄草翻地二十五人,六七日就可以做完。

再给几人育秧耕田,把家里十亩地种了。

宋凛再带五个人,整出一亩地来用于育苗,辣椒和西红柿都是需要育苗的。

村民们被宋凛打发去了村尾地里等候。

吴夏莲昨日已经看过他们带回来的种子,听说要育苗,擦着手出来说,“我带上你们两个嫂子也去帮忙吧。”

“不用了娘那边人手够的。”

姜念初过去挽着她的手臂,“还有事情要麻烦您和嫂子们呢,这十几天有四十几个不是本村的工人,要包他们一餐中午饭。”

宋阳打着哈欠直点头,“对,我们谈的那些人是要包一餐饭的,也不用多好,能吃饱就行。”

吴夏莲说,“这么多人,那得做大锅饭才行,家里米面和菜也不够。”

“老大媳妇,你会赶车,和我一块去城里买些米面菜回来。”

吴夏莲立刻就安排起来了。

砌围墙的一应事则是都交给了宋阳,他让村里报名的汉子先去地里,到附近山上挖泥土,等着窑厂把土坯运过来开工。

姜念初和宋凛过去的时候,两排砖瓦房周边已经焕然一新。

童大山等人一早就自觉干起活了,收拾的地上一根杂草都没有,土还被夯实了。

“你们几个一会儿跟我一起规整育苗地,剩下的人从这边开始,锄草翻地,石头草根都捡干净。”

宋凛对这些人的表现很满意,安排他们开始干活,又带着童叔几个人去认宋家的田地。

姜念初则是对村里招的八个妇人说,“你们今日就负责拿着镰刀去割草,把野草都贴地割下来,绑好丢到外边去。”

“这么多野草,我们能不能拿回家去,晒干了烧火用。”一个妇人大声问。

姜念初点头,“当然可以,要的就选地方堆放好,下工后再挑回家,好了,都去忙吧。”

不多时,三家窑厂送土坯的运输车也来了,宋阳带队从东面开始动工。

一百三十多人一起忙活,那场面可以用热火朝天来形容。

人多,没多久就翻出来一亩多地,宋凛回来后带着几个人规整出一亩地。

又让童大山用骡马拉着铁犁深耕,其他人打碎土块,清除杂草根和石块等杂物,让土壤疏松透气。

姜念初则是个巡视的,在地里四处转了一圈后,开始为她大宅子选宅基地。

选来选去,觉得还是靠近西山脚下那片合适,那边山上还有水源流出来汇入村中的大溪流。

看着源源不断的流水,姜念初找到一个竹溪村村民问了一下,得知村里的溪流从来就没干涸过。

她心里有了一个想法,琢磨着是不是可以把这些活水引到院子里,到时候建一个活水人工池塘。

中午休息吃饭的时候,宋义和赵氏拉着板车来送饭,猪油渣炒白菜,大骨头汤,还有一大桶的糙米饭。

香味飘出来,那些要自个回家吃饭的村民在路上议论,都说宋家还挺大方。

赵氏去喊姜念初回家吃饭,说童婶给她炖了汤。

姜念初又去叫宋凛, 宋凛摇头,“我就在这儿随便吃点,吃完去村里收草木灰,下午日头大你就别过来了。”

姜念初点头和赵氏一起回去了,吃过午饭后待在家里,画起了宅子图纸。

两天后,宋凛带着人把小米椒和西红柿都育苗完。

叮嘱童大山小心照看,便带上姜念初一起,和宋义去看铺子。

三人进了县城,寻了一家专门负责商铺租赁买卖的牙行,看了四五间,最后在木器街才找到一间满意的。

木器街是做家具买卖的集中地,客源稳定,铺子前面宽敞明亮,适合展示家具。

后面有个院子空间够大,可以用来制作家具,还有几间房可以当库房。

宋义里里外外看了一遍,在门口问牙行的牙人,“小哥,这铺子租金多少。”

牙人伸出四根手指,“一个月四两银子,一次至少要付三个月。”

“这,这个太高了吧。” 宋义被租金吓到,“之前那间更大不也才三两。”

“这地儿位置好啊,您看看外面的人流,铺子开在这儿不愁没生意。”

“这铺子虽位置好,但有些破旧了。”

姜念初听到在谈价了,拉着宋凛赶紧跑过来,“我们想开门做生意,还得花银子修缮修缮,四两不划算。”

牙行陪着笑,“这位小娘子,那我再给你少两百文,三两八如何?”

姜念初摇头,宋凛跟着摇头,宋义见状也忙摇头。

牙人“.........”

经过三人的一番讨价还价的,最后敲定了三两银子一个月,付了三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