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喜庆氛围渐渐散去,江箬梨和江立夏也迎来了新学期的开始。
江立夏的服装店在开学后不久,成功招聘到了一位会踩缝纫机的女同志担任店员。
这位新店员不仅手艺娴熟,而且对服装有着独特的审美眼光,为店里增添了不少活力。
当有顾客前来购买衣服时,店员会热情地介绍款式和尺码,确保顾客能选到合适的衣物。
而对于那些有特殊需求、想要私人订制的顾客,店员则会细心地记录下他们的尺寸和要求,然后交由江立夏处理。
江立夏每天放学后,都会匆匆赶到店里,查看当天的营业情况。
她会与店员交流顾客的反馈,了解哪些款式受欢迎,哪些需要改进。
同时,她也会亲自处理一些私人订制的订单,用自己的创意和技巧,为顾客打造独一无二的服装。
与此同时,江培舒的餐饮店也经历了一段从冷清到热闹的过程。
起初,店里的生意并不景气,门可罗雀,但江培舒并没有气馁。
他不断改进菜品,提高服务质量,渐渐地,顾客们开始注意到这家餐馆的独特之处。
随着时间的推移,江培舒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店里的生意越来越好,门庭若市。
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客流量,江培舒招聘了几位帮厨和跑堂的员工,以确保顾客能够及时享用到美味的菜肴。
江箬梨经常会带着同学们去江培舒的饭馆吃饭。
每次去,江培舒都会给她打个最低价,这让江箬梨感到十分温暖。
久而久之,江箬梨的同学们也都知道了这家餐馆是江箬梨二伯开的。
尽管如此,大家对这家餐馆的喜爱并不仅仅是因为江箬梨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这里的菜品味道确实非常好。
无论是家常菜还是特色菜,都让人回味无穷。
同学们对这家餐馆赞不绝口,口口相传,使得京大的很多人都知道了这个餐馆味道一绝,而且价格实惠。
江培舒每天都像陀螺一样忙得团团转,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但他的脸上却始终洋溢着笑容,仿佛怎么都笑不够。
到了月底算账的时候,他惊讶地发现这个月的营业额竟然是过去几十年总和的数十倍!
这个数字让他目瞪口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江培舒兴奋地立刻将当月借自家三弟的钱还了一半,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他盘算着剩下的一半等下个月营业额出来后再还,这样就可以彻底还清债务了。
不仅如此,他还打算留下一些钱用来购买下个月的食材,确保店铺能够继续顺利运营。
值得一提的是,江培舒的店铺租金问题完全不用担心,因为这几家店铺都是江箬梨精心安排购买下来的。
等到合适的时候,这些店铺将会过户到每个人的名下,成为他们真正的财产。
当然,江培鹤的店铺除外,因为江培鹤的店铺本来就是江箬梨的,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区别。
至于江家的另外两个哥哥,他们在这件事情中完全就是个旁观者,既没有出钱,也没有出力,自然也就分不到太多的东西。
毕竟在江家,并没有那种必须由儿子来继承家业的传统说法,而且他家的这两个儿子,从各方面来看,显然都不是做生意的那块料。
所以,江家的父亲早就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他就等着团团成年之后,将公司交给他,然后自己就可以彻底地放松下来,安享晚年了。
对于父亲的这个安排,江箬梨兄妹三人是没有半点意见的。
江箬梨还特意去找柳冰婼那边,兑换了一个纳戒回来。
这个纳戒可不一般,它专门是用来装那些珠宝的。
江箬梨把这个纳戒交给了江培鹤,并嘱咐道:“爸,这戒指你可千万不能丢啊,里面装的可都是我这些年辛辛苦苦换来的金银珠宝、翡翠原石呢。”
江培鹤听了,笑着回答道:“我知道啦,在你眼里,你爸我就有那么蠢吗?”
说着,还没好气地翻了个白眼。
江箬梨见状,连忙笑着说道:“是是是,您最聪明了。”
看着父女俩如此有趣的互动,一旁的关滢也是笑得合不拢嘴,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