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殿。

“皇上,如今来看,果郡王和曹家的关系实在匪浅,就是不知道背后主使之人是果郡王还是准格尔。”

怡亲王站在正殿中央开口说道,此刻正殿还站着皇上的心腹张廷玉。

听到怡亲王上奏,张廷玉顺势开口,“皇上,不管幕后之人是谁,果郡王一进京城,京中便风波周折不断,若说其中和果郡王夫妇无关,微臣怎么也不相信。”

“好在皇后娘娘之前借着中秋佳节为由,把舒太妃留在了宫中,不然果郡王怕是更肆无忌惮。”

张廷玉的话说中了皇上的心声,果郡王和内务府的包衣联手,这一次是送个女人进宫,下一次送进宫的万一是毒药呢?

那大清的江山岂非易主。

“皇上,臣弟还有一事回禀,派去江南的探子回信了,说是果郡王这些年在蜀中一直在暗中买卖银两,怕是有囤积粮草之嫌,只是此事事关重大,还需要细细考量。”

果郡王尽管在蜀中的行事隐秘,但也不是一点痕迹都没留下,如今被人刻意寻找,自然找到了很多蛛丝马迹,只是怡亲王不能将查到的事情和盘托出,只是说一半反而更容易激起皇帝的疑心。

听到怡亲王此言,张廷玉的眼神顿时一横。

“皇上,准格尔之乱才刚结束,微臣一直好奇,新任可汗的粮草从何而来,如今看来是有人搜刮了蜀中地区的民脂民膏暗中资助准格尔。”

“若此事一旦查证,那果郡王的心思便昭然若揭,身为皇室血脉,竟然暗资蒙古,此乃大罪,便是处死都不为过。”张廷玉说的铿锵有力。

蒙古一向都是大清的心腹之患,若是果郡王当真因为其福晋的缘故资助蒙古,那便是与皇帝为敌了。

身为臣子,若是如此便是自找死路,哪里还有什么兄弟之情,当真是可惜了太后的一番养育之恩。

两人在下面一人一句说了个没完,听到张廷玉此言,皇帝沉声打断,“此事事关重大,还是得查实了再行决断,怡亲王这件事便交由怡亲王查证查实,你是朕的手足,又是皇室宗亲,这件事由你出马,想来也能少些流言。”皇上对着怡亲王开口说道。

“皇兄放心,臣弟会亲自去一趟蜀中,若是老十七当真没有做过,谁也不能真的冤枉了他。”

“若是查实证据又该当如何?”

毕竟是皇亲,怡亲王为保万全还是开口为了一句。

闻言,皇帝沉声开口,“一旦做实也不必回禀朕了,悄无声息的料理了就是。”

果郡王纵使犯下天大的死罪,但他毕竟是皇帝的手足,又曾经被太后抚养,因着当初皇上料理了八王、九王,皇上在民间的名声本就不好,若是再明着料理果郡王,便更加不值了,所以偷摸料理是最好的出路。

且皇上把这件事全权交给了怡亲王,这说明皇上心中已经给这件事情定了性,不过是找个合适的借口再发作罢了,要知道刚才提起苗头的人便是怡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