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竟然上奏请调御史去各大盐场巡盐!
新上任的户部右侍郎侯恂也上奏,请调户部主事去南直隶和浙闽催缴商赋!
东林和齐楚浙党这是准备给他送钱吗?
盐赋和商赋那都是出了名的难收。
皆因里面牵扯到许多朝堂官员的利益。
比如,北方的两大盐场,河东盐场和长芦盐场,自打蒲州三大豪族掌权之后河东盐场和长芦盐场的利益就被他们给吞了,想让他们交盐赋,那真的很难。
又比如,南直隶和浙闽那是作坊遍地,商贸繁华得很,不说大明内部收益,光是海外贸易的收益那一年最少上千万两,但每年收上来的商赋那都少得可怜,最多也就几万两而已!
东林和齐楚浙党这又是让人去巡盐,又是让人去催缴商赋,那就是想给他送钱啊。
如若不然,他们有病吗,让人去查自己的生意!
对于这种送钱的要求,他自然是毫不犹豫的准了。
这钱不要白不要啊,他正准备大搞建设呢,那需要很多很多的钱。
他正在玉熙宫批阅奏折之时,通州方向已然蹄声如雷。
京营骑兵终于回来了,那官道上密密麻麻的骑兵足足排出了十余里的长龙。
卢象升是一马当先,自朝阳门疾驰而入,直奔皇城而来。
孙应元、周遇吉和黄得功则带着上万骑兵沿着护城河往南一拐,过大通桥,自东便门入,往外城大校场赶去。
未几,卢象升便来到玉熙宫中。
这玉熙宫本就不大,正殿大堂里那都能看到大门口。
朱觉见卢象升来了,那是立马起身迎了上去。
卢象升见状,连忙一路小跑进入大堂,拱手躬身道:“微臣参见陛下。”
朱觉拍着他的肩膀道:“免礼,免礼,建斗,一路辛苦了。”
卢象升不由感动道:“陛下,微臣昨晚就赶到通州西了,今天一早起来也就赶了三十余里路,不辛苦。”
你不辛苦是吧?
那正好。
朱觉直接拉着他来到拼接的大书桌旁,指着早已摆上面的地图问道:“建斗,你就是从永平遵化一线赶回来的,那边的防御如何,你可曾细细查看过?”
呃,这个怎么说呢?
卢象升想了想,随即小心道:“不敢有瞒陛下,这一线防御很差。
现如今那边除了城池就没什么堡垒和烽火台,微臣护着粮车去辽东的时候还专门去蓟州、遵化、迁安等城池里看了看,那城防器械几乎都没有,守城将士也有气无力,建奴想要杀进城里估计都很容易。”
你这是大实话。
历史上的己巳之变,蓟州镇的城池就跟纸糊的一样,那都不知被建奴攻破多少。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又问道:“建斗,你觉得我们在遵化铁厂原址重建有没有问题?”
啊?
您想在遵化铁厂原址重建!
卢象升连连摇头道:“陛下,微臣斗胆,遵化铁厂就不在遵化城内,而且还在我们运粮河防线之外,建奴不知道我们重建了遵化铁厂也就罢了,若是知道了,那必定前去捣毁,微臣恐怕派驻几万人马都守不住啊。”
大明朝堂内奸可是多得很,若是他们在原址重建遵化铁厂,建奴必定知道,到时候建奴若是攻打遵化铁厂,整个京畿防线都可能因此崩溃。
看样子遵化铁厂必须建到京师来,而京师已然没有足够的地方了,他们还必须扩建京师才行。
朱觉细细想了想,随即指着地图郑重道:“那我们必须扩建京师,将京师先扩建到潮白河和通州一线,这样我们就能将铁厂建在京城的外城城墙之内,且潮白河通北运河,水路交通也很方便。”
这得建多大个外城?
卢象升盯着地图细细看了看,不由得满脸震惊道:“陛下,京师距离通州足有四十余里啊,这样我们岂不是得建上百里的城墙?
微臣记得,金陵城外城的城墙就是上百里,那足足建了十多年啊,我们现在扩建京师还来得及吗?”
这个朕自然考虑过了。
朱觉细细解释道:“金陵城外城的城墙之所以建了十多年,那是因为建太高了,那动不动就是三四丈乃至四五丈高的城墙建起来着实费时费力。
我们不用把城墙建太高,因为我们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建奴搭建浮桥渡河,我们哪怕建个一丈高的城墙耸立在河边那都能让对岸的建奴绝望。
你想想,建一丈高的城墙多简单,墙基那都不用挖那么宽那么深,且我们脚架都不用搭建,用普通的马车加战车轻轻松松就能把城墙修建起来。
朕已经估算过了,一丈高的城墙工程量还不到三四丈的城墙两成,且修建金陵城外城城墙的时候招的壮丁还不到二十万,是故每年才能修建十来里。
金陵城的外城城墙是一百二十余里,我们这次修建的外城城墙只有堪堪百里,我们可以多招点壮丁,再加上工程量还不到两成,一年之内把这座外城的城墙修建起来应该不成问题。”
呃,城墙就建一丈高?
不过,若是光阻止敌人搭建浮桥过河,一丈高的城墙的确足够了。
咦,不对。
卢象升指着地图小心提醒道:“陛下,这座外城东面和南面虽然有通惠河和北运河,但北面距温榆河还有十多二十里啊,微臣斗胆,建奴若是从北面绕过来怎么办?”
朕又没说只修建这么一座外城。
朱觉指着地图细细介绍道:“这北面我们还要沿着温榆河并排修建三座外城,还有,这西面我们也要并排修建三座外城,这通惠河南面我们还要修建一座外城,我们要把京师扩建成一个巨大的九宫格。
到时候,我们在西面挖护城河,将温榆河和永定河连通,再在南面挖护城河将永定河和北运河连通,这样京师就真正固若金汤了,建奴就算是打过来那都要望而却步。”
啊!
您要修建这么多外城?
卢象升闻言,不由满脸震惊道:“陛下,京师光是内城加上南面的外城就有将近百万人口了,如果再修建七座外城,那岂不是最少得四五百万人口,微臣斗胆,我们需要建这么大一座京师吗?”
你怕是不知道,后世上千万人口的城市都有不少,工厂建的多了,需要的人口自然就多。
这可是整个大明的根基所在,也是大明工业帝国的核心所在,几百万人口那就不是朕的目标。
朱觉雄心勃勃道:“建斗,我们可不是光需要建一座铁厂而已,我们还要建战车厂、火枪厂、火炮厂、玻璃厂、船厂,乃至纺纱厂、织布厂、瓷器厂、盔甲厂、兵器厂等等等等。
四五百万人口算什么,我们就是要打造千古第一雄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