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女生频道 > 胎穿古代爹疼娘爱!满山良田绿竹 > 第138章 真正蒙尘的明珠

第138章 真正蒙尘的明珠

梅氏跟伍老娘兴致起来,拿来三个大人的衣裳,打算给家里每个人都做一件羽绒服。

“娘,要是这绒毛有多的话,能给我师父跟王伯做两件马甲吗?”宋明珠看了看绒毛的存量,问她娘。

“什么马甲?”梅氏问。

“就是没有袖子的衣裳!”宋明珠比划了一下。

“哦,是褡护啊!”梅氏恍然大悟,“那什么‘马甲’,你哪儿听来的?”

“那骑马的将军,不都要穿个这样子的盔甲吗?可不就是马甲?”

也是!

梅氏把剩下的绒毛拢了拢,一人捐出两条袖子,刚好凑出两件褡护。

这时节的百姓,穷也是真穷,计较的时候也是真计较,使坏的时候也真使坏,纯善的时候也是真纯善。

仓廪实方知礼节,衣食足方知荣辱。

宋明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里人,家里人又影响着村里人,但凡有一方扯后腿,日子都不能过成这样。

第二天,天放晴,地上干爽,宋明珠终于可以自己下地跑了。

父女俩又去后山。

村里的土路先被雪化软,又被踩烂,然后被冷风吹干,现在硬邦邦的。

前几天父女俩涉雪留下的脚印,边缘被冻硬,就那么直戳戳地望着天空。

“爹,能叫村里把路修一修吗?”宋明珠一边跳着走,避开那些坑坑洼洼,一边跟她爹说话。

“这路秋收的时候才修过呢!”宋长河道。

当时为了迎接唐知县,村正特意带着人连夜敲了一遍,把大坑都填平了。

“可是这路,但凡是个车,都没办法走啊!”宋明珠道。

“也没有人来啊!”

“那可不好说!”宋明珠可不这么认为,“如今是我们村冬天里没什么好东西,要是有冬天里能用的,爹你说会不会有人来?”

想到汪郎君为一口吃的跑来这么远,宋长河就觉得,要是他们村真有冬天里大家能用的好东西,还真未必没有人来。

“有句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可是我们村的路这么烂,就是金山银山,人家也进不来啊!”

也有道理。

“你哪儿听的‘要想富,先修路’?”

“我师父呗!”宋明珠道。

这话是后世才有的,借他师父之口最好了。

“具体也不是他说的,就是他听来。”宋明珠跟她爹强调,“爹你可千万别去问我师父!看到他那个样子,我心里难受!”

“好呐,爹知道了!”宋长河应道。

村里人都说他女儿重情重义,像他。

但宋长河却觉得,还是他像他女儿多一些。

“爹,你看县里多热闹?”宋明珠继续说回修路的事,“要是我们村把路搞好,牛车、骡车、驴车、马车都能进来,没准也能有那么热闹的一天呢!”

宋长河想象了一下那幅场面,乐呵呵地应道:“行吧,回头我去找村正说说。”

父女俩就这样说着闲话,又敲定了一件事。

等到后山,王伯正在屋外晒稻草。

这是村里人送来的,你一捆,他一捆,累积起来足够两人过冬了。

“王伯!”宋明珠远远地喊了一声。

王伯迎上去,从怀里掏出一张纸,递给宋明珠,小声道:“郎君想了半宿,天亮才睡着,别吵他。”

宋明珠怔了一下,双手接过那张纸,压着声音道:“我晓得了!”

父女俩也不再去打扰,便跟王伯告辞。

“王伯,我们先走了!”宋明珠小声跟王伯道别,“我娘做了两件褡护,过几天我们再送过来!”

宋明珠留了个心眼儿,没说马甲,省得回头又被盘问。

王伯目送父女俩离开,又回去继续翻晒稻草。

他没说的是,郎君想了半宿,突然想到了,硬要半夜起来点灯画图。

说是怕天一亮就忘记了。

那灯油攒了好久,平常都舍不得点。

那纸也是,平常攒巴攒巴,昨晚画废了几张。

还有墨也是,冻住了,王伯又起来化墨。

这些麻烦,在真情面前,都不足一提。

回到家,宋明珠把捂在胸口的纸掏出来,打开铺在饭桌上。

——大人的衣裳饭桌铺不开,梅氏跟伍老娘已经转移到竹床上去了。

父女俩头挨头,一起看图纸。

不愧是研究飞机的人,二师父画出来的火炕图,是一张标准的制图。

不仅清晰地画出了火炕的结构,还标示出了各个构件的名称及尺寸大小、厚度。

完全是按照通用规范来的。

宋明珠勉强能看懂一半,宋长河就不行了。

“这图,怕是不能流出去吧?”宋长河沉着声音道。

尽管他看不懂,但他也知道,这图上有些东西,不应该属于他们这个时代。

“不能的。”宋明珠摇头,“爹你看懂了,就烧了吧。”

“烧了太可惜了……”宋长河很唏嘘。

从前大家说王郎君是窥到了天书才疯的,宋长河是半信半不信。

如今,宋长河亲眼所见,终于彻底相信了。

“这东西,我们家留不住的。”宋明珠冷静地对她爹道。

平常说话可以瞎编,拆东墙补西墙,到处找补。但这图白纸黑字的,留下来就是证据。

她师父是疯子的证据。

天书的证据。

毕竟,这世道不是所有人都具备眼界和格局,且心胸宽大的。

宋明珠不赌。

“你说得对,那就烧掉吧!”宋长河也决绝地道。

于是,接下来的天光里,父女俩废寝忘食地琢磨着火炕。

两人跟着图纸,先用泥巴搭出一个小小的火炕,再一点一点填充构件。

遇到宋长河看不懂的地方,宋明珠就充当翻译。

遇到宋明珠也看不懂的地方,父女俩就一起琢磨。

梅氏过来看了父女俩几眼,欲言又止。但到底没有打扰。

如此过了三四天,等梅氏跟伍老娘把褡护做出来,父女俩也终于完整地做出了火炕的模型。

“她娘,这图纸,你拿去烧了吧!”宋长河闭着眼睛把图纸递给妻子。

对这图纸了解越深,父女俩就越舍不得。

典范!二师父真的是典范啊!

宋长河十分懊悔这么晚才看到王郎君的才华。

从前那些年,他怎么就没有先拜王郎君为师呢?

王郎君才是那颗真正蒙尘的明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