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这竹饭盒跟竹偶人,都是臣治下一对父女想出来的。”
唐知县他爹给儿子的家信路上遇到了大风雨,跑了一个月还没送到唐知县手上,所以唐知县根本不知道皇帝年前砍了一波脑袋。
就算知道了,唐知县也只会拍手叫好。
陛下登基这些年了,早就想动朝中那帮蠹虫,忍到如今才砍人,心地也是十分仁慈了。
毕竟,那帮人可是连军饷都敢动的家伙。
好在因着唐知县他亲爹的关系,他老泰山那里情况还算好的,盘剥还不算厉害。
但唐知县老泰山也没少跟唐知县亲爹抱怨这帮人手太黑。
“本朝开国还不到二十年,这帮蠹虫硕鼠,竟然把朕的国家腐蚀成这样!”
犹记得那天皇帝在唐知县亲爹前摔了最爱的茶盏,却没有再叫宫人补上。
“朕现在还不能动他们!但朕要记得这件事!朕会一直记着他们!”
少年的他由此在心底埋下了一颗种子。
“陛下,臣愿意成为您的耳目!”
只要您永远不改这初心。
所以他才自请做个地方官,就是想替皇帝看看这天下的百姓。
“今年秋,这对父女琢磨出了一种引水的办法,可以把高处或者远处的水引到自己家中,可随便取用,故称自来水……”
唐知县详细地在折子里说了他在宋家台看到的情况。
“……如此这般,村中几乎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省却了挑水的麻烦。
因此,村民们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侍弄田地上。
村中今年秋收,收成比往年略高半成。
臣做主,免了村里的一切杂税……”
这猴子,胆大包天,先斩后奏!
要是唐毓人就在跟前,皇帝非把他拖下去打板子不可。
再往下看——
“如今,镇上也用此法,引镇上井水入户、引镇外河水入镇,解决了吃水与用水两大难题。
并挖排渠,蓄水以待耕种……”
唐知县也是个妙人,这会儿也不送实物了,就画了张《宋家台自来水引水图》。
他也厉害,就看了一回,居然记住了宋家台的地形,把水如何从山上下来,又如何进入村民家,用寥寥数笔画了出来。
除此之外,他还让那个书吏把梦溪镇自来水的建设过程,重新誊抄了一份,附在折子后头。
并取名为《梦溪镇自来水建设日志》。
皇帝翻了几页,那些隔着千山万水的百姓跃然纸上,皇帝一下子就被迷住了。
尤其是里面有个头上扎俩揪揪包的小女娃娃,跟御史台那帮专门找茬的家伙一样,一手叉腰,一手指着竹管喊:
“爹啊,这里漏水了!”
“爹啊,这里又漏水了!”
“爹啊,这里又又漏水了!”
“爹啊,这里又又又——”
“哈哈哈——”皇帝抚掌大笑。
这漏风的小棉袄啊!
这书吏还忠实地在父女俩旁边批了行字。
宋明珠头上批的是——
“宋家台明珠。本名宋大丫。因想做一颗冉冉升起的明珠,故改名为宋明珠。”
宋长河头上批的是——
“宋明珠她爹,姓宋名长河。一个旁门左道的木匠。女儿奴是也。”
皇帝乐不可支。
想当初,他得了长女,那也是捧在手心里的宝啊!
末了,又翻到村人忙完当天的工,结伴走在回家的小路上。那个女儿奴爹将女儿顶在脖子上,抬手一指前方。
“回家喽——”
斜阳正好。
皇帝不是五谷不分的皇帝,他知道贫苦老百姓是什么样子。
他一眼就能看出他们很穷。
但同时,他也能一眼看出他们很有力量。
那种发自内心,蓬勃而出的力量。
老实说,在经历过年的糟心事之后,皇帝看到这个折子,心里感到非常愉悦。
看啊,这才是大夏的好官!这才是大夏的百姓们该有的样子!
不然他们父子辛辛苦苦推翻前朝做什么?他辛辛苦苦治天下又图什么?
他图的是前朝那片失去燕云十六州的焦土吗?
他图的是欣欣向荣!
他想要的,是再造一片辉煌的汉疆和唐土!
如果大夏的每个官员都像唐毓这样体察民情,他还用担心被人蒙蔽?
如果大夏的每个官员都像唐毓这样体恤百姓,他还担心百姓不能恢复生机?
如果大夏的每个村子都能像宋家台一样,能够自力更生,他还用担心大夏恢复不了昔日的荣光?
“均一这还是干了点实事的。”皇帝满意地对身边的内侍道。
内侍:“……”
实话是他能说的吗?
唐知县要是在这儿,都不知道被您拖出去又拖进来几回了!
厚厚的折子也翻到了尾巴那里。
“陛下,臣以为,这饭盒跟自来水都可以增进民生便利,尤其是自来水。
纵使做不到南水北调、东水西调,但相邻的村镇、县城、州府互相调水,还是可以做到的……”
按照唐毓说的,这自来水用的是竹子,材料便宜。虽然容易腐坏,但发现之后及时更换就行。
若有淤堵,找到淤堵处更换新竹即可。
“若水道过长,可与官驿结合起来,沿途设立检查点,或取水点,亦可缓解沿途取水困难的地方……”
皇帝此刻就觉得,这么好的法子,不在大夏境内推广使用,太可惜了!
“来人,去把六部尚书请过来!”
“是!”内侍应了,吩咐底下的宫人赶紧去办。
“哎等等!”皇帝又道,“礼部的就别来了!”
礼部尚书是从司天监上来的,最是好叨叨。
每次皇帝想干点什么事,哪怕是件很小的事,都要过来说一长串天时地利人和的话,委实让皇帝头痛。
但要是不让他来的话,回头知道了,怕是要哭到御书房来的……
“哎,算了,还是他来吧……”
皇帝一句话,底下人跑断腿。
但没有人敢有怨言。
折子总算翻到了最后一页。
“当初,臣的妻子买下做饭盒的法子,只在军中用,花费一百两。
陛下若在其他地方用,也不是不可。
只是如今宋家台的村民们,已经把自来水当成一门收入,向周围的村镇兜售。
陛下若要推广使用,是不是……”
言下之意,得给钱!
气得皇帝大骂。
“这泼猴!朕是会贪他那三瓜两枣的人吗?”
瞧不起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