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学堂的事定下来之后,秋收要开始了。
各家各户都很忙,忙得架都没空吵。
全村最闲的就是宋明珠跟梁师傅师徒俩了。
其实脚踏犁已经改完了,报告也在中秋之前递给了唐知县。按理说,他们两个可以回去了。
“宋师父那边,正在钻研脚踏打谷机,我们想再等一等。”梁师傅主动道。
别他们前脚刚走,后脚就要把他们喊回来……
“好,好!”唐知县高兴地道,“二位师傅看看脚踏打谷机需要些什么材料,我来为你们准备!”
梁师傅:“……”
他就知道会是这样!
话说回来,因为宋家台跟肖家村打官司,英红跟小五为了避嫌,今年中秋都没有下来宋家台。
可把宋明珠失落坏了。
其实县衙那边还有一个更失落的,就是大奔。
大奔向来不喜欢人套它马车,但那几天主动往马车边上凑,搞得马夫莫名其妙的。
还是英红看了出来。
“哎哟,大奔莫不是想去宋家台呢?”
“大概是想吃月饼了!”小五补刀。
英红遗憾地摸摸大奔的脑袋:“今年怕是去不了了……”
大奔听懂了,无精打采了好几天。
还是梁师傅他们上来,捎来了宋明珠的礼物。
唐知县这边的礼,是以宋明珠的名义送的。梅氏还跟去年一样,准备了一份月饼,再加两坛酱菜。
去年还有藕粉,但今年她有了身子,伍老娘不让她再去搓莲藕。
“三娘,你呀,如今保重自己的身子是最重要的!藕粉嘛,知县大人少吃两口也不会介意的!”
一贯不怎么爱说话的伍老娘,破天荒说了一长串话。
但梅氏怎么想,都觉得有点寒酸。
“娘,我们家那个……莲子糖水不是还剩两罐吗?”宋明珠冒出来,插话道,“我想送一罐给玉珠姐姐。”
那个莲子糖水到现在已经放了两个多月了,梅氏怕坏,隔半个月就开一坛出来看看。
到中秋时就只剩了两罐。
梅氏想了想,觉得也不是不行。
“那得先看看坏了没。”
“肯定没有!”
母女俩开了一罐,先闻气味,发现没有酸涩臭味,还是原先的清香味。
“还挺好的!”梅氏欣喜地道。
“那当然了!”宋明珠自觉地捧碗过来吃糖水,嘴里还念叨着,“娘,汪伯伯不是送了一筐橙子吗,你再这样做点橙子糖水呗!”
“橙子也能吗?”梅氏很惊奇。
她觉得橙子那么多汁水,肯定是难弄的。
“万物皆可入罐头!”宋明珠就道。
村正家有棵柚子树,回头让她娘去收几个来,做蜂蜜柚子茶吃!
宋明珠这边打着美美的主意,唐玉珠在县衙那边接到了她的礼物。
大概是月饼太香了,大奔跟小乖闻着味儿就来了。
“咴——”
“汪——”
“娘子,当初这货去到明珠家,还不搭理人家呢!”英红又好气又好笑地对陈娘子道,“结果闻到人家灶屋里飘出来的香味,立马就低头了!”
大奔丝毫不觉得丢脸,就一个劲儿嗅那个月饼的香气。
英红怕马儿冲撞了陈娘子,到底是替大奔跟小乖求了一角月饼,引这两个去外头了。
陈婆子一看梅氏又送了酱菜,特别高兴。
“哎呦,这个梅娘子,不仅做的酱菜好吃,做事也周到!”
陈娘子怀的这胎,有点折腾,什么鱼肉都吃不下。唯独梅氏做的这个酱菜,吃了还能留在肚子里。
因此。之前送的两小坛子很快就吃完了。
陈婆子也去街上买过别家的,陈娘子吃起来总觉得差了那么一丝丝味儿。
唐知县父女俩:“……”
老实说,他们一点都没吃出来。
但现在家里陈娘子最大,她说差了一点就是一点,没人敢反驳她。
陈婆子想着要不让英红带她下去宋家台一趟,跟梅氏买点酱菜,再跟梅氏学做几道菜。
没想到就赶上了宋家台出事。
就一直耽搁到了现在。
陈娘子也一直厌仄仄到了现在。
现在酱菜来了,陈娘子也挺高兴的。
“叫厨下熬点清粥,千万别下什么鸡汤!”陈娘子吩咐道。
陈婆子不忍心,到底是悄悄拿梅氏送的酱菜,混着鸡丝拌了一小碟子,清爽无油,哄陈娘子吃了几筷子。
也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梅氏做的酱菜真的有作用,到底是没有吐出来。
可把一家人都高兴坏了。
唐玉珠陪她娘在花园里走了一圈,回来看宋明珠写给她的信。
宋明珠这封信走的图文混排路线,字自然是没办法跟唐玉珠比。
而且她用了竹笔,故意把每个字都写得圆墩墩的,使得这封信看起来就像手抄报。
反正唐玉珠一看就懂了。
“咦,娘,明珠说她还送了一罐……莲子糖水呢!”
陈婆子接话道:“是不是……罐子上封了泥的那个?”
“对!”唐玉珠把信拿给她娘看。
只见一个罐子旁边画了个箭头,箭头旁边标了行字:“这是莲子糖水哟!”
“难怪!”陈婆子就道,“那罐子拿起来里面晃荡晃荡的,我就说里面怕不是装了什么水呢!”
陈娘子来了兴致:“打开看看。”
明珠那孩子说好吃的,肯定好吃。
陈婆子也不放心别人,亲自拆了罐子上的泥,用了点力气才揭开盖。闻了一下,是淡淡的莲子香。
然后又拿来碗勺,舀出来,见里面就是煮熟的莲子跟一些水,干干净净的,没其他东西。
“娘子且等一会儿!”陈婆子自是不敢直接给陈娘子吃,先自己尝了两勺。
“怎样?”陈娘子期待地问。
“就是清清甜甜的莲子加糖水的味道,没别的。”陈婆子道。
陈娘子就想来一点试试。
“娘子怀着身子,还是少吃点凉的好。”陈婆子劝道,“我让厨下加热一下再吃吧?”
“没事!”陈娘子倒是不介意,“我如今心里跟拱着一团火一样,就想吃点凉一点的。”
没办法,陈婆子只能给。
但到底就给了两汤匙。
陈娘子吃了一口,感觉清清淡淡的,微凉,很舒坦。
唐玉珠跟着吃了几口,陈婆子就不让她吃了。
大户人家的规矩就是这样,不可贪口。
唐玉珠也没强求,就继续看信。
“玉珠姐姐,这个莲子糖水是我生辰那天我娘做的,放了两月呢……”
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