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郎君十分遗憾错过了宋家台的大事,不能亲自来道贺。

但他们这次是几个商队联合起来,雇了镖师陪同保护,断不可能因为他一人改变行程。

因此,汪郎君跟李郎君都交代侄子,务必要慎重对待宋家台的事。

“只可礼遇,不可疏忽!”

两位掌柜都谨记着。

“我们按照叔伯的交代,跟镇上的木匠定了十张书案,估计年前能打完。

到时候我们再送去宋家台!”

“哎呀,二位掌柜太客气了!”宋长河连忙道谢。

就是高员外那边,也备了几套文房四宝,预备着宋家台的学堂正式开学的时候,再送过去。

就连戏班子的班主,也买了一包糖块,当做贺礼。

县里,唐知县得到消息,亲笔题写了“明珠学堂”四个字。还让人做了块牌匾,敲锣打鼓地送过来。

“哎呀,不愧是知县大人!”村正又惊又喜地道,“人家做个牌匾,开口就要七八天!知县大人做牌匾,居然两天就够了!”

村正不知道,唐知县原本以为他们村这学堂,或许会叫“宋家台学堂”,所以早早地就把牌匾备着了。

结果临时收到消息,说叫“明珠学堂”,又赶紧催促匠人改工。

匠人:“……”

他有话说!

“那天,是知县大人亲自过来,问能不能改。”匠人回忆着那天的事情,道,“我本来是不愿意的。但知县大人说,他加钱,于是……”

于是他就带着儿子加工加点,当天就赶出了牌匾。

成事者,八方来助。

宋家台明珠学堂就以这种方式,凑齐了必要的硬件设施。

宋长河请好了戏班子,定了日子。村正也没藏着掖着,让自家老幺挨个去通知周围几个村子他们村要唱戏的事。

里美村也不例外。

……来不来是你们的事,反正我请过了。

冬日里没什么消遣,接到邀请的村子都非常高兴。

人们拿出过年时才能穿的衣裳,拾掇拾掇,上上下下收拾得整整齐齐的,拖家带口地来宋家台看戏。

村正也拿出了东道主的排面,号召全村行动起来,以最大的热情迎接其他村子的相邻。

家里的椅凳都拿出来,碗也拿出来。操场两边架起大灶,“咕嘟咕嘟”烧着热水。然后糖块下去,烧成糖水。

认识不认识的,道一声好,都可以来喝一碗糖水。

周围几个村子哪里受过这样的礼遇?

一个个高兴得脸红扑扑的。

他们几个村正连忙叮嘱自己村的人,不准抢,不准闹,一家子端一碗就好了,不准贪多丢了自己村的脸!

几个村都自发地出人维持场面,生怕自己村哪个不懂事的闹出笑话,在其他村子面前丢了脸面。

闹得宋家台以后有好事不带他们。

那这人就不要回去村子了!

在集体利益跟前,哪怕是其他村平时最混账的几个,这会儿都乖巧得不行。喊往左就往左,喊往右就往右,绝不拧巴。

座次上,宋长河一家子自然是坐在最前面的。

其他村的几个村正也被请过来,一起坐在前头。

“铛铛铛——”

“咚咚咚——”

锣鼓声响起,宋家台明珠学堂落成典礼暨伍老娘六十大寿的好戏,正式开场!

原本,这出戏只计划唱两天。

但宋家台人跟四邻村子的人都觉得不过瘾。

梅氏便做主,加了一天戏。

第三天时,天上飘起雪来,纷纷扬扬的。

人们袖着手,不停地跺脚,愣是忍着冻看完了全部的戏。

四邻村子的人跟宋家台人告辞。

“哎呀,你们村的戏真好看!”

“明年还唱吗?”

“我们还能再来吗?”

孩子们咂吧着嘴,恋恋不忘喝过的糖水。

“娘,我们明年还能喝到糖水吗?”

他娘不大敢说:“能吧……”

其实宋村正老妻前几天才从她手上收了许多鸭毛,她收了一笔钱,不多,但买一小包糖块其实还是可以做到的。

看着孩子渴望的眼神,他娘最终狠了狠心,牵着孩子走向宋村正家的小铺子。

“婶子,我要二两糖……”

也不独她这样。

其他村的大姑娘小媳妇老婶子们,也狠下心来,为自己或者为家里,添上那么一点点甜味。

或者买一两海带,回去治治大脖子病。

又或者扯两尺红布,回去缝个红盖头,一点一点把嫁妆攒起来。

再不济,也买上一根针几根线,预备着来年攒够了布,好做新衣裳。

一大群人揣着单薄的年货,从宋家台出来,冒着雪散向四面八方,匆匆往自己家里赶。

“村正,我们村明年,也能像宋家台这样唱大戏吗?”谢家村的人问谢村正。

“明年恐怕不行。”谢村正琢磨道,“得开了年,我们得先把村里整一整,该修的屋子好好修一修,该补的地方补起来!

然后呢,屋子周围也别空着,能种点什么就种点什么……”

村里人接话:“就像宋家台那样吗?”

他们这回可看清楚了,宋家台几乎家家户户都没有空地!就是墙边缝隙里巴掌大一块,也要点一窝豆子!

“对,就像宋家台那样!”谢村正点头,“回去以后都放勤快点,家里操持好,田里种起来!

自己有手有脚的,羡慕别人吃干饭干什么?”

村里人就呵呵地笑。

“人宋家台的饭也不是天上下的!人家那也是起早贪黑种出来的!”谢村正就道。

想当初宋村正在田边骂人的话传到他们村去时,谢村正都觉得吃不消。

毕竟他们只是一村之正,又不是全村人的爹。

但如今看来,宋村正还真是当了全村的爹,用鞭子狠狠地抽打着犯懒的人,硬是拗正了全村的面貌。

单这份魄力,他们就放马也难追啊!

“你们呐,都把心思放正,别想那些有的没的,搞歪风邪气!都老老实实把地种好!”

谢村正一边敲打村里人,又一边勉励他们。

“一年请不了大戏,那就两年!

两年请不了,那就三年!

只要我们勤勤恳恳、踏踏实实,老天爷总不会辜负我们的!”

总有一天,他们也会唱起自己的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