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正是个急性子,办事风格跟宋明珠一样,向来喜欢趁热打铁,不喜欢过夜。
……过夜容易夜长梦多。
就是可怜徐夫子,从踏进宋家台到现在,一口水都还没喝上,嘴皮子都干了。
还是村正看到徐夫子舔嘴唇,突然反应过来。
“哎哟!光顾着说话,忘了上茶水了!”
然后赶紧又让儿子回家去打茶水。
“叔,我回去拿!”宋长河就道。
一来他家离学堂近一点。
二来因为梅氏已经怀胎九月,下个月怕是就要生了,因此家里常备热水,以备不时之需。
“那爹你快去,我就在这儿等你!”宋明珠就道,“我也渴呢!”
宋长河:“……”
让你不停地说!
啥事都要插两嘴!
事情解决了,父女俩的感情又开始摇摇欲坠。
……村正他们已经见怪不怪了。
只有徐夫子还在不解,明明刚刚父女俩还挺温情的,怎么“刷”地一下,温情就不见了……
另一边,村里人听到锣响,便猜是不是要说学堂的事。
又见宋长河提了茶水,便越发肯定了。
“哎,长河啊,新夫子脾气好吗?”
“多大年岁呀?”
“学问好吗?”
他们在家里听说夫子来了,刚要出来看,宋明珠跟村正就直接把人带去了学堂。
他们也就没看到夫子。
“哎,一会儿你们见到就知道了!”宋长河就道。
他赶紧快走几步,把茶水提到学堂里,请徐夫子喝茶。
徐夫子原先吃惯了煎茶,初次喝到泡的清茶,刚入口时觉得寡淡无味。但喝着喝着,就觉得特别解渴。喝完嘴里还回甘,清清爽爽的。
“这个喝法倒是妙!”徐夫子真诚地评价道。
“我们村都这么喝!”村正乐呵呵地道。
村里的当家人也很快就来了。
徐夫子借了个地方整整衣裳(其实就是上茅房),然后跟村正一起出去见村里人。
“现在把大家喊过来,是要说学堂的事。”村正在戏台上道。
村里人都在底下仰着脑袋,认真地听着呢。
“首先,这是知县大人为我们村请的夫子,姓徐!大家以后都叫徐夫子!”
底下村里人熟练地鼓掌。
“欢迎徐夫子!”
“欢迎徐夫子来到我们宋家台!”
徐夫子从未受到过这么热情的礼遇,连忙出来还礼。
“多谢各位乡亲!多谢!”
村正见气氛到位,抬手微微一压,掌声就慢慢停了。
“然后呢,我们说一说怎么入学的事。”村正重点看了看家里有适龄学童的那几户,道,“像你们几个,儿子送过来,只收一半束脩。”
村里人呆了一下。
“只收一半?”
“对,只收一半。”村正清晰地回答。
得亏他对村里人一直都只说知县大人会帮他们请夫子,没说知县大人会出钱。
不然这会儿场面断然没有这么静好。
“哎呀!”
“哎呀!”
村人们喜上眉梢,哎呀声不断。
“哎呀,那可真是太好了!”二狗子爹一拳砸在自己掌心里,兴奋得原地转圈圈。
那二狗子也可以去上学了!
“那我家大毛二毛,是不是也可以去上学了?”二毛爹兴奋地问。
原先的束脩是真出不起。
但现在,去年一年的收成都归自己,今年的也是。
再加上他跟着宋长河挣到的工钱,再怎样,一份束脩还是挤得出来的!
“那我家大壮跟二壮,不是也可以?”二壮爹也高兴坏了。
他们几个自从拜宋长河为师以来,跟着长了许多见识,也越发理解了读书识字的重要性。
不管村里其他人怎么想,反正他们这几家,有学那是一定要上的!
“是的,你们几个孩子都可以来上学。”村正耐心地回答他们。
人逢喜事,难免啰嗦一点,理解理解!
其他还有几户,儿子比较大了,就很担忧。
“村正,我家大郎都十三岁了,还可以上学吗?”这人伸长脖子问村正。
他当初太谨慎了,没有跟上二狗子爹那几个,想再观望观望。
结果他果然发现了,但凡听宋长河话的,日子都越过越好。
所以他现在的想法很简单:看不看得懂没关系,想不想得透也没关系,只要紧紧跟上,那就行了!
“当然可以。”村正回答他,“只要你愿意,你送你自己来上学都成。”
村正今天说话的语气,跟平常骂人很不一样,特别慈祥。
“哈哈——”村里人没忍住,哄笑开来。
气氛更加轻松欢乐。
刚好,这人还有个女儿,也十来岁了。
“对了,你家丫头,也可以来上学。”村正望着他,笑呵呵地道,“束脩嘛,全免。”
“欸?”
这些当家汉子呆了一下,怀疑自己听错了。
“村正,你刚说的……什么?”旁边的人问。
“我说,丫头来上学,不要束脩。”村正嘴上重复了一遍,眼睛仔细留意着村里人脸上的动静。
果然,家里有儿子的,都不以为然。
但有几户,家里只有女儿的,眼睛却是一亮。
宋榴也在人群里。
她如今是名正言顺的户主,也是当家人。
“村正……”宋榴挤到人群的最前头,举起手问,“那我……也能去上学吗?”
“能。”村正就一个字。
“不要束脩?”
“不要。”
宋榴难以置信的眼神对上村正坚定的眼神,确认村正不是在骗她,心里就有什么东西热了起来。
天啦,她可以上学了?
她充满希冀地望向站在戏台旁边的宋明珠,想跟宋明珠求证。
宋明珠笑眯眯地冲她眨了眨眼睛。
“啊!”宋榴惊喜坏了。
天啦,她是真的可以上学了!
村里人都知道宋榴跟宋明珠的关系,但徐夫子还是第一次见到宋榴。
他仔细打量着这个瘦小的小姑娘,从她跟宋明珠细微的互动里敏锐地察觉出来,这个小姑娘跟宋明珠之间似乎有着不同寻常的情谊。
“村正,我要上学!”宋榴高高举起她的手。
“好嘞!”村正喜气洋洋地应了,然后扬起嗓音,跟民间操持红喜事的大操一样,扬声道,“明珠学堂已有一位女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