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脚踏打谷机?”
村正得到消息,带着自家老幺赶过来看。
“踏板……这么长?”
“怎么动?”
宋长河无实物演示了一遍:“呐,这样!脚放在这里,手拿稻子放在这里!然后脚上踩,骨碌骨碌……”
光说不练这样看不出效果,村正便让宋长河拿两把稻草来。
毕竟这时节稻穗早就没有了
“你走开,我来试试!”村正撸起袖子,亲自上阵。
因为用的干稻草,手上委实试不出感觉。
但考虑到宋长河之前的成绩,村正觉得,大约有六成应该是可以的。
至于剩下的四成,应该就是后面再改良了。
“那行!”村正便道,“那回头跟知县大人说一声!”
然后,第二天,也就是大寒当天,镇上送来了第一批车轱辘。
宋长河便赶着,先装了一部分脚踏车出来。
至于剩下的车轱辘,正月下旬的时候镇上也送过来了。
宋长河这几天正在组装调试呢。
好了,事情又回到学堂这边来。
听到宋老幺想借脚踏车,宋长河也没有摆谱,回家直接推了一辆出来。
正是之前拿去县里,展示给唐知县看的那一辆。
如今宋长河就留在家里,自己用。
“谢谢长河哥!”宋老幺顺利借到脚踏车,喜不自禁,带上侄儿就准备走。
……如今宋长河都给脚踏车加了后座,后面坐个小孩不成问题。
“哎,带两个木片!”宋长河喊。
“哎!”宋老幺便回来拿备用木片。
“要是掉链子了,别慌!”宋长河交代,“怎么掉的就怎么装上去!”
这是脚踏车第一次跑远路,宋长河很重视。
要不是他脱不开身,他都想自己跟着去了。
“长河哥你放心,我知道的!”宋老幺拍着胸脯道。
之前明珠那辆小车出来的时候,老掉链子,村里人都不知道看宋长河修过多少回了!
宋长河又想了想,发现没什么可以再说的,便让宋老幺走了。
毕竟,这脚踏车到底行不行,也得拉出去溜溜才知道。
宋老幺带着侄儿二虎,骑着脚踏车路过学堂门口,正好遇到他爹跟徐夫子一起出来。
村正要去安顿徐夫子呢!
又因为徐夫子是小五送过来的,小五必须确认徐夫子安顿好了才能回去。因此他也跟在村正后面。
“爹,我走啦——”宋老幺大声跟他爹打招呼。
没办法,骑脚踏车就是这么拉风!
“哇!”小五伸长脖子追随着宋老幺的身影,羡慕坏了。
听说宋师父那边脚踏车已经做出来了,再过阵子就能拉出来卖。
到时候他势必要买一辆,骑着回县里去!
村正望着得意洋洋的儿子,忍不住扯着脖子喊:“你小心点,别摔了!”
主要是怕摔了宋长河的脚踏车。
“宋村正!”徐夫子望着宋老幺一溜烟远去的背影,惊呆了,“这是……什么东西?”
“哦,这是脚踏车!”村正就道,“明珠跟她爹鼓捣出来的新玩意儿,年前送去县里给知县大人看过……”
徐夫子惊讶地问了大致情况,发现脚踏车去年秋收的时候就已经出来了。
可是,书吏居然一个字都没有跟他提!
这朋友,简直不能要了!
徐夫子愤愤地跟着村正去到住所,遇到了梁师傅师徒俩。
“二位师傅好!”徐夫子知道这两人是朝廷下来的工匠,便与师徒俩见礼。
“夫子好!”梁师傅还礼,“我姓梁。这位是我徒弟,姓郑。不知夫子高姓?”
“原来是梁师傅跟郑师傅!”徐夫子再次见礼,“某姓徐。”
“原来是徐夫子……”
双方打过招呼,村正便带徐夫子去看他住的那间屋子。
“这间屋子,原先是县里的书吏住过的,一直住到年前才回去。”村正不知道两人的关系,介绍道。
徐夫子:“……”
那还真是巧了!
“条件简陋,还请徐夫子多多担待!”
“不敢不敢!”徐夫子进门,打量着屋里的环境。
虽说是土屋,但屋里洒扫得十分干净。
床上也铺了干稻草,闻着还有太阳的香味。
除此之外,屋里还放了一张桌案两张凳子,也是很用心了。
“徐夫子看看还缺什么,我叫人去添。”村正又道。
“我看屋里东西挺全的,暂时不用了。”徐夫子道。
他这也是旬休,每十天就回去一趟,没必要置太多东西。
然后就说到吃饭的问题。
梁师傅师徒俩呢,自年前那两天开始,就一直是自己烧饭了。宋长河重新请过,但师徒俩想着梅氏就要生产了,没答应。
徐夫子这边呢,村正的想法是先安排在他家吃。要是徐夫子觉得跑来跑去不方便,就让他孙子送过来。
徐夫子想了想,选了第二种。
“那就劳烦宋村正了!”
“哪里!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村正知趣地告辞,“徐夫子这一路辛苦了!您先休息,饭做好了我就让人送过来!”
“徐夫子,那我也走了!”小五也跟徐夫子告别。
徐夫子送村正跟小五出去:“宋村正慢走!小五郎君慢走!”
礼节就是这样,虽然拖拖沓沓,但不可废。
送走村正跟小五,徐夫子回来自己屋,打开铺盖行李,先把床铺好。
然后拿出笔墨纸砚铺在桌案上,开始给妻子和家中的一双儿女写信。
“吾妻……”
宋长河家那边,梅氏正挺着个大肚子,在蒸包子。
她如今这身子,已经没办法弯腰揉面了,所以面是昨天夜里就发上,今早喊宋长河揉的。
为的就是让小五带着路上吃。
小五从徐夫子那边出来,在村正的陪同下来跟宋长河告辞,不期收到一大包香喷喷、热气腾腾的包子,惊喜坏了。
“哎呀,太麻烦梅娘子了!”
他前些次来,每次都在宋长河家吃过饭才走。
而且他确实也很喜欢梅娘子做的饭菜。
但如今梅娘子快要生了,他纵是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再劳烦梅娘子烧饭给他吃。
况且夫人跟英红也有交代,不让他劳烦梅娘子。
所以他是自己带了干粮的。
但干粮哪有热包子好吃?
小五抱着包子笑得像个孩子。
“谢谢梅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