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给我五两银子!”宋明珠找到她娘,嚷嚷道。
“你要这么多钱做什么?”梅氏在厢房里带宋二郎,根本不知道堂屋里发生的事儿,就问。
“我托汪伯伯找到样好东西,他帮我先付了钱,我得先还他!”宋明珠就道。
“哦,找到了什么东西?”梅氏问。
“娘,回头跟你说,你先给我钱!”
梅氏想问明白,但看女儿那副急吼吼的样子,到底是先把钱给了。
宋明珠一手拿钱,一手把装番茄籽的布包拿给她娘,交代道:“娘,这里面是那个东西的种子,你先帮我收好了,不要跟别人说!
哦对了娘,等你有空了,帮我种一下!”
村正那边已经有西瓜跟棉花了,番茄宋明珠就不打算再送给别人了。
等宋明珠拿着钱回到堂屋那边,汪郎君已经跟宋长河讲到了另外一件事。
“对了,我们回来的时候,遇到两个奇怪的人,他们听说我们是内地的商队,十分高兴……”
那两人好像在被人追赶似的,一边跟他们搭话一边防备地望着身后。
汪郎君听出他们的口音,跟唐知县有点相似,也觉得很惊奇,便搭话:“二位可是从京城来的?”
“郎君眼睛厉害,我们确实是京城人氏。”说话的这人,从前在汪郎君的摊子上买过荷花跟套娃,见过汪郎君几回,这才过来搭讪,“我瞧着郎君有点眼熟,敢问郎君可曾在澧阳县里卖过东西?”
听过这话,汪郎君跟李郎君互相看了一眼,脸上都有点吃惊。
他们居然能在这里遇到认识他们的人?
汪郎君行了个礼,道:“恕我眼拙,没有认出二位……”
意思是您二位是谁呀?
那两个人见汪郎君默认,大喜,就道:“郎君有所不知,我们二人不是坏人,是奉命出来办事,如今正要回去澧阳县呢!”
汪郎君一听,非常惊喜。但出于谨慎,他还是多问了一句:“二位既然要回澧阳县,想必知道巧工宋了?”
巧工宋有名,那是巧工宋。
巧工宋叫什么,出了澧阳县其实没多少人知道。
“您是说宋长河宋师傅?”对方就道。
他二人的身份如今还不方便透露,但是没关系,这并不妨碍他们通过巧工宋来交流暗号。
“宋师傅他们村,去年——哦不是,前年才得了陛下的赏赐的牌坊,叫做‘宋家台呢’!”那人望着汪郎君,询问似的道,“宋师傅还有个女儿,叫做——”
“明珠!”汪郎君接话。
“啊对对!”
如此,暗号便对上了。
“哎呀,二位兄台既然是自己人,那不如一起走吧?”汪郎君热情地邀请两人。
那两人欣然同意。
“那就劳烦汪郎君了!”
就这样,那两人混在汪郎君的商队里面,极力避免引人注意。
汪郎君跟李郎君见这情景,也没有多问,只交代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财物,不要过多跟那两人接触。
直到出了沿海地界,这两人便主动来找汪郎君。
“实不相瞒,我二人身上有桩极重要的任务,故借郎君的商队躲藏。”那两人道出缘由,“现在既已进入荆湖北路的地界,我二人出来良久,急于回去复命,在此先跟二位郎君告辞!
等回了澧阳县,定去二位郎君的铺子里寻二位,到时候再把酒言欢!
多谢二位郎君一路照顾,我们先走一步!”
但汪郎君他们回来得晚,昨天过去铺子里,伙计说的确有人来找。
可是伙计们也不知道两人什么时候回来。
那两人便走了。
汪郎君便问:“长河老弟,你知道那两位是什么人吗?”
宋长河只听汪郎君这么一说,就猜到了那两人的身份。
“去年上半年,知县大人得知了一样好作物,派了两个人往南部的珠崖岛那边去寻找。”宋长河就道,“县里的农事官在我们村育稻子,说了这事儿。
我猜呀,你们遇到的,应该就是唐知县派出去的那两位使者!”
“原来是这样!”汪郎君恍然大悟。
“他们二人寻找那样作物的过程里吃尽了苦头,二位兄长捎带他们出沿海地界,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宋长河又道。
“哪里!要不是他们认识你,我们也是断不敢随便捎人的。”汪郎君不敢居这个功,又问,“敢问长河老弟,他们找到的那样作物,到底是什么?”
“不瞒二位兄长,我们村受知县大人所托,正要试种那样作物。”宋长河说一半,留了一半,“但知县大人有交代,现在的情况还不能对外面说。
这事儿,只有我跟村正晓得,我们村其他人也都不知道。”
汪郎君就明白了。
“那要是种出来了,长河老弟可否第二时间告诉我们?”汪郎君又道。
既然这东西是唐知县委托的,那第一他们肯定是抢不到的。
“二位兄长放心,等到能对外宣布的时候,我一定提前告诉你们!”宋长河爽快地答应下来。
然后,几人便说起了别的事。
梅氏把宋二郎哄睡了,出来安排春草帮忙烧饭,宋明珠便主动带汪郎君跟李郎君去参观学堂。
村正见到两人,也特别高兴。
“哎呀,汪郎君李郎君,你们来啦!”
然后一只手挽一个。
“走走走,我带你们去参观我们的教室!”
汪掌柜跟李掌柜在给各自叔伯的信里,说了宋明珠给村里修建学堂的事儿,却没有说明珠学堂开的是男女混学。
以至于汪郎君跟李郎君看清楚教室里坐的孩子们时,都很惊讶。
“宋村正,你们这是……”
村正一听就明白了,感情这两位还不知道他们学堂的详细情况呢。
“哦,我们学堂啊,开的是男女混学。”村正就道,“这事儿呢,知县大人知道,他还夸奖过我们呢!就连我们学堂的两位夫子,都是知县大人给我们找的!”
村正便简单把学堂的政策跟汪郎君李郎君说了,听得两人直咂舌。
“哎呀,宋村正,你们村这学堂,怕是整个大夏头一份儿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