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皇帝召唤

村正一听唐知县的语气,就知道有大事,忙把人引到学堂里,又喊自己大儿媳妇端几碗茶水过来。

几人坐下来,唐知县才道:“其实呢,就算没有红砖的事儿,我也是要下来你们村的。”

宋长河恭敬的:“知县大人请讲。”

宋明珠活泼的:“啊,是什么事儿?”

“京城来了旨意,请明珠乡君和宋供奉上京。”唐知县就道。

“啊?”

宋长河父女俩并村正高里正都震惊了。

“陛下的意思是,月底我要回京述职,到时候你们父女俩跟我一会儿去。”

其实呢,上京述职要五品以上官员才有资格,唐知县还够不上。但是他情况不一样,陛下亲自点了他回去。

屋里四人从惊愕中回过神来,这才意识到,唐知县的三年任期……已经到了。

“知县大人,那您还能继续给我们当知县吗?”宋明珠坐不住了,跑到唐知县跟前问。

她用了那么久生根发芽,才开始要大展宏图呢,唐知县就要走了?

那她的理想跟抱负要怎么实现啊?

“且看陛下的意思。”唐知县就道。

但陛下的旨意里说了,家人也要一起回去。

这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这……”宋家台三人跟高里正都感到十分丧气。

“月底我来接人,你们趁着还有几天时间,好好儿准备准备。”唐知县就道。

他今天其实主要就是为了这事来的,交代完了之后,就把谢师傅喊回来,急匆匆地走了。

……他也对宋家台的感情也没有掺假,他也很怕看到宋明珠哭,所以还是赶紧走为妙。

但是谢师傅不知道啊。

他一直在跟高员外讨论怎么用红砖修房子的事儿,根本不知道知县大人扔了一个这么大雷。

“知县大人,怎么就要走了?”谢师傅不满地道。

都没在宋家台吃饭呢!

今天赶车的是常喜,唐知县故意没让小五来。

常喜不爱说话,谢师傅根本问不出来。

谢师傅:“……”

哎,算了,就当是知县大人心情不好吧!

送走唐知县,高里正想了想,对宋村正道:“我觉得吧,我们也不要太操心谁来当知县的事儿。”

宋家台的成绩有目共睹,皇帝绝不可能把这块肥肉交到不放心的人手里,再来的人也一定会继续照顾宋家台。

“可是我还是喜欢唐知县啊……”宋明珠眼泪汪汪的。

万一后面来个长得丑的,就算再能干,也影响心情啊!

“先别说知县大人了,那事我们决定不了!”村正缓过来,就道,“现在操心你跟你爹上京的事吧!”

这才是他们现在的头等大事。

村里,大家伙儿听说宋长河跟宋明珠父女俩上京,那是先震惊,后惊喜。

“哎呀,这可是我们村从来没有过的事儿呀!”

“得跟老祖宗们说一声!”

想他们村如今的排面真是大了,就连皇帝都要召见他们村的人呢!

但梅氏得知之后,第一句话问的是:“从我们宋家台到京城,路上要走多久?”

“怕是要两个月左右。”郑婆子接话道。

想当初,他们就是这么从京城来的澧阳县。

“不过我们来的那会儿人多,走得慢,这次的话……”

除了他们一家子还有宋长河父女俩,队伍里还有两个幼儿,怕是会走得更慢。

“那要在京城呆多久才能回来?”梅氏第二句话问。

“这个……”高里正斟酌了下,道,“怕是得看陛下的意思了……”

人是陛下召过去的,留多久是陛下说了算。

“那这一来一回,岂不是至少也要半年?”梅氏问屋里所有人。

问完,她的眼泪就直接下来了。

“明珠还从来没有走过那么远的路啊……”

别人都只看热闹,但是,她不行啊!

梅氏到底是忍不住,抛下众人,掩面回自己屋去了。

剩下的人也不好意思再表现出高兴,也都各自回去了。

“要是有什么需要的,尽管说。”高里正回去的时候,对宋村正道。

“嗯。”村正点点头,也不是很有精神,“先多谢了。”

高里正心里叹了一声,带着自己的人走了。

哎,明明是挺高兴的事,怎么到了宋家台这里,就好像陛下在挖他们的心肺呢?

梅氏跟伍老娘:“……”

可不是?

那可是她们的心肝宝贝啊!

宋长河家里,梅氏在自己屋里哭,伍老娘则在堂屋里哭。春草一会儿劝劝这个,一会儿劝劝那个,两边都没有办法。

郑婆子也想劝人,但想了想,觉得自己好像没有那个立场。

毕竟,她从凉州府到京城,又从京城来到澧阳县,再从澧阳县来到宋家台,自由根本不在自己手里。

再一个,她到底还算是唐知县那边的人,宋明珠此番去京城,她跟小七肯定也是要跟去伺候的。

哎,也不知道这一去,此生还有没有机会再……

郑婆子如今跟宋明珠相处出了感情,也不忍再想,到一边抹泪去了。

小七到底年纪小,在宋家台无忧无虑过了这些日子,现在要走,也是忍不住掉眼泪。

“郎君,我……”小七抽抽噎噎地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我……”

宋明珠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也没忍住,“嗷”地一声大哭起来。

她本来还觉得去京城挺开心的,但是看到她娘这么难过,她也难过啊!

村正听她这么一哭,也哭了。

“明珠啊——”

这孩子一走,起码要半年,他也舍不得啊!

老婶儿她们得知了消息,忙赶过来,一进门就听到到处都在哭。

“这是好事儿,你们哭什么?”老婶儿就道。

“你不懂!”村正抹着眼泪道,“我们村不能没有明珠啊——”

老婶儿其实也舍不得宋明珠去那么远的地方,毕竟宋明珠也只是个孩子。

想到前年的时候,明珠只是在夏天的时候去了趟县里,回来就中暑了。

这长途跋涉的辛苦,她怎么受得了呢?

但老婶儿知道,这是皇帝给的脸面,宋明珠必须去。

“你们呀,也别太担心了,毕竟陛下也不是让他们父女俩自己去,那不是还有知县大人吗?”老婶儿就道,“知县大人肯定会把明珠照顾得好好的!”

老婶儿不知道,县里,唐知县也碰到了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