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长河跟沈郎君两人执手相看泪眼,未语泪双流。
宋明珠想,这大概就是双向奔赴的最高境界了吧!
“爹、沈伯伯,你们坐下说话吧!”宋明珠过去,一手拉一个,把两人牵到桌边。
然后从自己的书包里面掏出两条小方巾,一人一条递过去。
“爹、沈伯伯,擦擦脸!”
当初宋明珠让她娘做了一叠小方巾,梅氏还问她干什么用。
“擦嘴呗!”宋明珠就道。
梅氏:“你哪来那么多嘴要擦?”
现在可不就用上了?
宋长河跟沈郎君平复了情绪,唐知县让人重新添了茶,几人重新说话。
“我姓唐,是澧阳县的知县。”唐尚书重新介绍自己,又指着宋明珠对沈郎君道,“宋师傅也是工部的供奉,这位是宋师傅的女儿,明珠乡君。”
沈郎君连忙起身,重新跟三人见礼。
没办法,他只是一介商人,在这一桌里头地位最低。
沈郎君的同伴得知他们居然在这里遇到了巧工宋跟本地知县,也是十分高兴,纷纷过来见礼。
“几位郎君,你们千里迢迢地过来我们澧阳县找宋师傅,不必这么客气!”唐知县扶起沈郎君,重新请他坐下。
沈郎君的同伴索性也把桌椅挪过来,一起搭台说话。
“沈郎君,不知道你们台州府,去年冬天有没有受灾?受灾情况如何?”唐知县关切地问。
他也想知道其他地方去年冬天的情况,以及火炕的推行、运用情况。
“有的!”沈郎君就把他知道的情况说给几人听,“本来呢,我们那边的气候,就算是冬季,也不是特别冷。会下雪,但是不会下特别大的暴雪。
结果去年刚进入冬月,就下起了雪子!”
当时老人就说,这个冬天会很难熬。
果然,没过多久就下起了大雪。
“台州府的第一场雪下了三天,老实说,我已经有数十年没有见过的这么大、时间下得这么长的雪了,当时我就感觉很不妙……”
其实,刚入冬的时候,台州府官府就跟百姓们重点强调了今年冬天可能会比往年冷的事儿。
但很多人都没往心里去。
毕竟往年再冷也就那个样子,没听说哪里冻死人了的。
谁知道第一场雪还没有化完,第二场雪就下来了,这次是连下五天。
百姓们这才感觉不妙,开始慌张起来,想要囤积物资。
但这时候普通百姓哪里还抢得到粮食、御寒衣物跟炭火?
且喜沈郎君在台州府,也是挂得上号的大商人,平常也颇有义举。早在入冬的时候,他就听从官府的号令,第一时间组织人手帮助官府到处征收粮食跟御寒衣物。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沈郎君才发现朝廷对这次严冬早有防备。
他帮助朝廷发放廉价米粮和炭火,维护着一地的市场秩序。
然后,朝廷又下来急报,强力推行火炕。
沈郎君也是第一批响应的。
不仅自己带头弄,还出钱、出人、出力,积极帮助贫民百姓修火炕,得到了官府的大力表扬。
在沈郎君与友人的号召和奔走下,台州官府、商两界联合起来,大力抗寒。与此同时,百姓们也积极开展自救。
“总的来说,去年冬天的大雪是闻所未闻,从来没有见过,州府各地均有不同程度 的受灾!”沈郎君总结道,“不过呢,在我们整个州府的防范和自救之下,受灾情况比预料的要轻很多,损失也在可预见的范围里。”
沈郎中十分庆幸官府准备得及时,火炕也下来得及时。
“那时候我就想,我无论如何也要来见一见那位巧工宋!”沈郎君十分庆幸地道,“也是老天爷怜惜我一片赤诚,竟然让我在这里遇到了宋师傅!”
他本来以为能想出那些东西的人,必定是一个中年半纪,有着丰富人生经历跟阅历的成熟工匠。
没想到巧工宋竟然是那样年轻的一个人,年轻到超出了他的想象。
而且,他也是进了澧阳县地界之后,跟驿站的驿卒打听,才知道巧工宋一家在澧阳县都非常有名气。
“宋师傅一家子都是厉害人!”驿卒道,“他娘子梅姑,做得一手好吃食,我们县的梅姑酱、梅姑鱼丸、梅姑李等等,都是梅姑发明出来的!
宋师傅的女儿明珠乡君,那可是陛下敕封的第一位民间乡君!
她在我们县里开办了第一所男女混合小学堂,女童免费入学,学堂里还管一餐午饭,不要钱!
就是我们驿站的火炕,都是宋师傅的大徒弟带人来砌的呢!”
想到驿卒先前说过的话,沈郎君又有点儿来气了。
他把驿卒喊来,责问道:“你不是对宋师傅一家子的事儿都如数家珍吗,怎么却不认得宋师傅?”
害他差点就错过了巧工宋!
“宋师傅的事儿我们县里几个人不知道啊?”狱卒也很无辜,“但是宋师傅我们也没见过啊!”
就是知县大人,他们也只在三年前见过一次,进门都没认出来呢!
沈郎君也不是故意要为难驿卒,就是有点儿不忿。
他看着唐知县几人的装束,也不知道是要出远门,还是刚出完远门回来,就问:“敢问唐知县,你们是要出去,还是刚回来?”
“沈郎君,不得不说,老天爷还是很眷顾你这份情谊的!”唐知县笑了一下,道,“但凡晚一天,你就遇不到我们了!”
明天早上他们就能出澧阳县,到时候就会走北上的路,跟沈郎君来的方向完全不一样。
“哦,敢问唐知县这是怎么回事?”沈郎君忙问。
“陛下召宋师傅和明珠乡君进京,我们正要上京城去。”
“啊?”沈郎君既震惊,又失望,“那我岂不是……”
来回几千里路,跑空了?
要不,他也跟着宋师傅一起去京城算了?
宋明珠看沈郎君十分纠结的样子,就笑。
“沈伯伯,实话告诉您,我跟我爹是空手出来的,我爹去年冬天还做出来了脚踏铲雪车跟脚踏三轮车,都放在村里。
另外,我们镇还研制出了一种红色的砖,外面还没有。
你呐,只管去我们村看看,保管不会让您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