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太医院院丞的提议,皇帝却没有马上答应。

“明珠去年才封了乡君,今年又封县君,朕担心会有人不服啊!”皇帝叹了一声,忧心忡忡地道。

群臣:“……”

陛下,您就说谁不服吧!都不用您动手,我们就去揍服他!

要知道去年他们就提了个不服,唐尚书那个狠人就砍了他们四成的俸禄。

今年要是再来个不服,你猜陛下会把他们砍到哪儿?

“陛下,那您不如先赏赐工匠们?”工部尚书出列,“明珠乡君的功劳且先攒一攒,回头再议?”

陛下这是想给宋明珠攒个大的,想要群臣三辞三请,文武百官们心里对这个套路一清二楚。

当然了,陛下愿意态度温和地来拉扯,起码说明了今年不会因为这事儿在朝中再来一场大的震荡。

“也行。”皇帝就道。

然后内侍宣读对工匠们的赏赐,群臣们又欣赏了一会儿玻璃窗,赞美了一会儿皇帝跟他们大夏未来的愿景,就愉快地散朝了。

……皇帝发现,自从宋明珠来了之后,上朝都变得愉快多了。

以前他有点什么稍微激进一点的想法,群臣们都是各种跳起来反对。

什么,陛下您要拆屋顶?

那可不行!

现在他有点什么想法,群臣的态度都温和多了。

什么,陛下您要拆屋顶?

哦,陛下,拆屋顶是不行的,要不您看看是不是在墙上开扇窗子?

君臣都乐得装糊涂。

----------

官窑那边,工匠们一边烧制玻璃,一边给宋明珠烧制她要的实验用具。

在烧废两筐玻璃渣之后,官窑那边终于拿出了一套烧杯烧瓶导管试管跟玻璃棒。

娘啊,可真是要了他们老命了!

但看到成品的时候,他们又高兴坏了。

“哎呀,玻璃居然还可以烧成这样?”

“这也太精巧了!”

于是,痛并快乐着成了官窑那边工匠们的常态。

工部这边也是。

继脚踏三轮车分解之后,他们又开始学做脚踏铲雪车。踏铲雪车还没搞明白呢,中间又来了摇椅、行李箱跟手拉车的活儿。

而且,他们尚书大人私底下说了,后面三样东西到时候是要放到铺子里去卖的,挣到的钱大家都有份儿。

于是,匠人们的热情一时间空前高涨,恨不得不吃饭不睡觉来赶工。

工部尚书:“……”

倒也不用这么拼命。

另一边,由于宋明珠每天要视察的地方太多了,她那两条小腿根本抡不过来,但是皇宫里又不让骑脚踏车,她就去找皇帝商量。

“陛下,您看啊,我每天要跑这么多地方,怪累人的,不利于我长高!我想换一双鞋子,您看行吗?”

“你想换什么鞋子?”皇帝问。

他就猜宋明珠肯定不是想把绣花鞋换成男童们穿的平头靴。

“就……”宋明珠比划给皇帝看,“这样一双鞋子,鞋底装四个小轮子,走路的时候可以这样滑着走……”

皇帝来了兴致:“鞋底还可以装轮子?”

“轮子都可以装在箱笼上面,成为行李箱!那为什么不可以装在鞋底,成为轮滑鞋呢?”宋明珠就问。

皇帝:“……”

好像很有道理哦!

“常瑾啊,送明珠乡君去工部。”皇帝熟练地说道。

宋长河跟新收的五徒弟孙工匠收到宋明珠的要求,又来做轮滑鞋。

孙工匠白天在工部上完工,下值之后匆匆回家吃了个饭,然后就拿起书跟儿子一起从头开始学认字。

他发现了,明珠乡君说事儿,乍看很像信口开河,天马行空。

但实际上,他动手的时候就发现,明珠乡君提的每一点要求都很合理。

比如倾斜角度多少、厚度多少、面积多大、作用力多少,都好像在心里计算过一样。

工匠们私下里也按照自己的想法尝试过,做出来的东西看着也挺像那么回事儿的。

但是,只要跟按照明珠乡君的要求做出来的东西一比,就能发现使用上的差别。

这些差别明晃晃地昭示着他们跟巧工宋之间的区别。

宋明珠:“……”

那当然有区别了!

她直接拿的数千年后、经过无数人尝试改良后的结果出来,你们却还要验证摸索,那能一样吗?

另外,孙工匠观察过了,明珠乡君虽然年纪小,但读的书却很多,什么都能涉猎一点。

而且,明珠乡君对心算十分拿手,许多要算的东西她似乎只用过一下眼睛,就能得出结果。

就好像他们计算用料的时候,要想了又想,明珠乡君却随口就能说出来。

他师父宋长河略微慢一点,但也能很快算出来。

“师父,您跟乡君算东西,为什么这么快?”孙工匠问宋长河。

“哦,明珠之前在我们村推行过天竺计数法,算起账来特别快。”宋长河就道,“我们全村人都会。”

孙工匠:“……”

他弯腰,诚恳地道:“请师父教我!”

宋长河便在做工的间隙教了五徒弟天竺数字。

孙工匠回到家里,又写又画,同时还把天竺数字交给自己儿子。

等到宋明珠的轮滑鞋几经尝试,终于可以拿出手的时候,孙工匠已经粗略学会了天竺数字计算法。

“乡君,这轮滑鞋上的小轮子,为什么要做成一排?”孙工匠问,“就不能像脚踏铲雪车那样,做成前两轮后四轮的吗?”

“你既然想知道有什么区别,试一下不就知道了?”宋明珠就道,“你们不去尝试验证,怎么知道我说的就一定有道理呢?”

“乡君说的是!”孙工匠虚心的,“我这就去试一试!”

孙工匠利用下值之后的时间,参照脚踏铲雪车的四个车轱辘样式,用五天时间在自己家里重新做了一双轮滑鞋出来。

双排轮的。

他坐在凳子上穿上轮滑鞋,试着站起来。

“啪!”

再爬起来。

又“啪!”

他试着两手扶着凳子,慢慢爬起来。结果两条腿根本不听使唤,一阵你撞我我磕你之后,孙工匠再次趴了下去。

他这回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手里的凳子直接砸到了他头上。

“啊!”

同一时间,宋明珠在皇宫里把单排轮溜得冒烟。

“哇,太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