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宋二郎的终身大事,宋明珠很慎重。
她不希望二郎娶个高门女,眼皮子太高,到时候二郎处处受到掣肘,不得自由。
——毕竟她奋斗了这么多年,可不是为了让二郎仰人鼻息的。
同样的,她也不希望二郎娶个小户女,眼皮子太浅,搅得家宅不宁。
——毕竟她挣了这么多家业,可不是为了肥外人田的。
“这事儿我得问一问,你先好好替祖母守孝,孝期哪里都不准去。”宋明珠安排她弟,“你就住在后山,在那边看书,准备出孝后科考,吃喝我都让人给你送过去。”
伍老娘刚过世,按制宋二郎要守孝二十七个月。
宋二郎将来还是要科举的,这一点不能留人诟病,得从头守起。
但孝期也不能浪费,必须变成充电期,前面浪费的时间通通得补上来。
宋二郎怕他姐,不敢违背,披麻戴孝地去伍老娘坟上哭去了。
等儿子走了,梅氏问女儿:“江陵县那边发生了什么事?”
那么着急地把女儿跟丈夫请过去。
“他们有人私自给脚踏犁加了几片铁铲,改得不好,又人为操作不当,把一个人的腿卷起进去了,差点闹出人命。现在闹着说是脚踏犁的问题,要县里赔钱。”
宋明珠简单说了事情,接过郑婆子递过来的布巾,擦了把脸。
“那怎么处理的?”梅氏又问,“怎么你回来了你爹没回来?”
“严厉处理呗!”宋明珠一边喝水一边道。
认是不可能认的,不然以后谁都能自己擅自改动农具工械,改坏了就说是他们的锅,让朝廷赔偿。
到时候没完没了的。
反正这个口子绝对不能打开。
“我跟爹过去之后,先跟县令处理了闹事的那几个人。”宋明珠歇了口气,才继续往下说,“然后我跟爹琢磨了一下,觉得脚踏犁上再加几片铁铲也不是不可以。
于是我爹就留在那边改良脚踏犁,我担心家里,就先回来了。”
宋明珠一身风尘仆仆的,出去几天人又清瘦了一截,梅氏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二郎的事不急,你先去歇会儿。”
宋明珠歇了两天,京城来了信,是唐侍郎的。
唐侍郎在信里说了宋致远跟他打听长社钟五郎的事儿,说钟五郎是清流,虽然不入朝,但是在朝中也有几位友人。宋二郎将来要入仕的话,有个清流岳父无疑是个助力。
哦对了,宋致远的岳父也是长社人,是钟五郎的好友,宋二郎的行踪估计就是宋致远的岳父透露出去的。
宋明珠:“……”
哦,懂了!
二郎这个傻瓜还真是给人算计了。
不过唐侍郎既然这么说,就证明那个钟五郎人品确实可以,对二郎来说不是坏事。
毕竟长社县的前身叫做颍川,颍川钟家,四大世家之一。虽说如今没落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名头也挺能唬人的。
宋明珠回了封信,谢过唐大伯,然后去后山找宋二郎。
“这样,你先去信跟那边说明家里的情况,且看人家姑娘能不能等你。”宋明珠便道,“若是能,等大功孝期过去之后,我亲自过去一趟,替你相看。”
她这意思,差不多就是准了。
于是,宋二郎去了信,对方回了信,表示愿意等宋二郎。
这信一来一回,又花了将近三个月。
宋二郎收到信,披麻戴孝地坐在伍老娘的坟旁边,笑咧咧的。
“哎婆婆,我给您相了个孙媳妇,长得可好看了!”
宋二郎说说笑笑,笑完眼泪就下来了。
毕竟,这世上爱他的人也少了一个。
宋明珠那边,她经过多方打听、验证,终于总结出了伍老娘的一生。
也是这时候,她才彻底摸清楚她家的事儿。
原来她婆婆竟然不是她祖父的原配,而是续弦!难怪他爹出生得那么晚!
还有,她祖父的原配是病死的,之前生了一个女儿,在伍老娘嫁过来之前嫁人了。
这个女儿因为不满老爹续弦,跟舅家那边关系亲密。亲爹在时,还有点面子情。亲爹去的时候,这个女儿回来见了最后一面,就跟宋长河这边断了往来。
而伍老娘的经历,跟宋老爹比起来也不遑多让!
而伍老娘在嫁给宋老爹之前,也嫁过一次人,也生了两个女儿。后来丈夫没了,伍老娘一个人带着两个女儿活不下去,才经人介绍,再嫁给了宋老爹,生了宋长河。
而伍老娘之前两个女儿,在族人的安排下也嫁出去了,都嫁得有点远,跟伍老娘也没有往来。
宋明珠也没有继续去打听她这三个姑妈,她都闻名这么多年了,想联络感情的早联络上了。
既然人家想得明白,那再好不过了。
反正原来贫穷的时候也未必相亲相爱,又何必现在富贵了去相杀呢?
不然就像她那几位大舅一样,自梅老爹跟谢老娘去后,梅氏再没有问过一次。
迟来的讨好可不叫亲情。
啧,原来伍老娘看似平静的一生,其实只有平静的后半生!
宋明珠在小志里总结了伍老娘的一生,把扣子的功劳安在伍老娘身上,并着重强调了伍老娘名字的由来。
——想必在没有嫁人之前,伍老娘也曾是个天真烂漫的小姑娘吧?
至于其他内容,宋明珠也没有添油加醋,如实记录了下来。
她只在小志的最后添了一笔。
“……人间八十三载春秋,愿尔归来时,迎春花正浓。”
----------
宋明珠这边先出了大功孝期,就琢磨着先去一趟长社县,替宋二郎先把亲事定下来,不然干耗着人家姑娘也不厚道。
宋二郎高兴得不行,想送他姐出门。
“阿姐,你可真是我亲姐!”宋二郎抱着他姐的胳膊蹭蹭蹭,“姐你真好!”
虽然他比他姐足足高出一个头,但这并妨碍他在他姐跟前撒娇。
“别来这套!”宋明珠派了个侍卫盯着她弟,“你在山上好好学习,等回来我要检查你的功课。要是你不能一路考上去,你就等着被人拖出来挂在我们村牌坊下面鞭尸吧!”
宋二郎:“……”
这可真是他亲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