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世界首富 > 第3799章 一个月
宋安的话让曾祥云表情变了又变。

他既感激宋安肯定自己关于少年班的成绩,又对对方的这种信任羞愧难当。

他忍不住想起当年开班少年班的故事。

那是十几年前的事了,他揣着厚厚一叠少年班培养方案,像揣着团随时会熄灭的火苗,敲遍了教育局和重点中学的门。

最初是会议室里压抑的笑。有校长翻着方案嗤声:“曾老师,这是培养天才还是拔苗助长?十三四岁的孩子,放去跟十七八岁的抢资源,你担得起这个责?”

他当时梗着脖子辩解,说国外早有先例,说这些孩子的天赋不该被按在普通课堂里耗着,换来的却是更直白的嘲讽:“别是想靠这种噱头往上爬吧?”

真正推行起来,难才刚刚开始。家长们堵在办公室门口骂他“毁孩子”,普通班的老师联名写举报信,说他搞特殊化破坏教学秩序。

最让他难熬的是学期末,少年班的平均分没达到预期,校领导把他叫到办公室,桌上摊着一沓投诉信:“曾祥云,你看看这些!家长说孩子在里面被孤立,普通班的老师说你占用太多资源。再这样下去,你这个主任也别当了。”

他记得那天自己是怎么攥着那份成绩分析报告出来的,指尖掐得发白。

报告里明明写着,那几个孩子的物理竞赛成绩已经远超同年级,但没人看这些。他在空无一人的走廊里站了很久,风从窗户缝里钻进来,吹得他后颈发凉,心里却像烧着团火——凭什么那些孩子的天赋,要被“稳妥”两个字困住?

“宋总啊,”曾祥云的声音有些发涩,抬眼时眼底还带着点红,“那时候我总觉得,只要再坚持一下,总能让他们看到……可太难了,真太难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真是害了这些孩子,”

“或许这些孩子没有被我针对性的培养,他们不会遭遇到如此的困境,更不会不停的钻牛角尖。”

说到这里,曾祥云甚至忍不住低下了头。

“曾老师,”宋安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沉稳,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压下了曾祥云失控的抽泣,“抬起头来。”

曾祥云浑身一颤,茫然地、艰难地抬起头,布满泪痕的脸对上宋安深邃的目光。

“你说得对,也不对。”宋安缓缓说道,声音里没有责备,只有一种洞悉一切的平静,“你教会了他们飞翔,这没错。他们的天赋,是真实的,是耀眼的,也是深蓝,或者说,是这个时代,所渴求的。

错不在你教会他们飞,而在于…”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曾祥云手中的旧茶杯,“在于我们所有人,包括你,包括我,包括这个世界的规则,都没有准备好一片能容纳他们这种飞翔方式的天空。”

他微微叹了口气,那叹息里带着上位者的疲惫和对现实的清醒认知:“他们的宇宙,太纯粹,也太排他。

纯粹的代价,就是无法兼容。这不是简单的‘不懂规矩’,这是认知层面的…结构性傲慢。就像鲲鹏不会在意地上的蝼蚁如何看待它的垂天之云。”

曾祥云呆呆地看着宋安,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震惊和茫然。宋安的理解,比他预想的更深刻,也更残酷。

“至于处置?”宋安轻轻摇了摇头,嘴角扯出一个极淡的、带着苦涩的弧度,“处置你,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深蓝面临的困境,不是靠惩罚谁就能化解的。”他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重新凝聚起决策者的果决,“曾老师,你的道歉,我接受。但事情,必须有个了断。”

他转身,走向巨大的落地窗,背对着曾祥云和霍桑,俯瞰着脚下那座繁华而秩序森严的城市。玻璃幕墙清晰地映出他挺拔却透着孤峭的背影。

“我喜欢天才。”宋安的声音清晰地传来,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坦诚,“我欣赏他们思维里那种野蛮生长的力量,那种敢于焚毁一切陈规的勇气。这种力量,是突破深蓝,乃至突破人类认知边界的唯一火种。”

他停顿了一下,声音陡然转冷,如同淬火的钢铁:“但是,喜欢归喜欢,欣赏归欣赏。深蓝,不是慈善机构,更不是供他们肆意燃烧的实验场。这里,有规则,有目标,有无数人的心血和未来。”

他猛地转过身,目光如炬,直射曾祥云:“回去告诉他们所有人——”

每一个字都像冰冷的铁钉,被重重地敲进空气里:

“一个月。”

“我宋安,只给他们最后一个月时间。”

“这一个月,深蓝会给他们最大的空间,最少的干预。‘蜂巢’核心区的权限,重新开放。他们所有的‘离经叛道’,所有的‘奇思妙想’,只要不造成物理破坏,不危及他人安全,我允许他们尽情尝试!”

他的话语带着一种近乎疯狂的决绝,让霍桑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但是!”宋安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开山断流般的凌厉,“一个月后!”

他伸出一根手指,指向曾祥云,也仿佛指向虚空中的那些少年:

“要么,拿出足以让整个深蓝、让所有质疑者闭嘴的、颠覆性的成果!证明他们的‘混沌’能诞生秩序,他们的‘破局’能开辟通途!证明他们的‘自我宇宙’,能够与现实的土壤接壤,结出真实的果实!”

“要么——”

那根手指缓缓收回,攥成了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离开!”

“从哪里来的,回哪里去!”

“深蓝这堵墙,供不起他们这样的‘画画’和‘破局’了!”

话音落下,办公室里死寂一片。窗外的霓虹在宋安冰冷的瞳孔里无声闪烁。

曾祥云僵在原地,如同被雷击中,手中的旧搪瓷杯“哐当”一声掉落在厚厚的地毯上,滚烫的茶水泼溅开来,洇湿了地毯,也洇湿了他洗得发白的裤脚。“桃李满天下”的字样浸泡在褐色的茶渍里,显得格外刺眼而凄凉。

一个月。

要么浴火重生,要么…彻底坠入深渊。

这是宋安给予天才最后的、也是最残酷的仁慈。

曾祥云猛地从地毯上捞起搪瓷杯,杯沿磕在掌心生疼,却压不住喉咙里的哽咽:“宋总,再宽限些时日吧!他们……他们只是暂时没找到方向,那些孩子的脑子是不一样的,再给半年,不,三个月……”

他的声音抖得不成样子,往日里梗着脖子争辩的硬气荡然无存。那些孩子倔强的脸在眼前晃——总抱着画板在实验室角落涂鸦的林小满,解不出方程就把自己关在机房三天三夜的陈舟,还有那个总蹲在天台上看星星、说要找到新轨道参数的赵亦安……他们是难驯,是孤僻,可眼睛里的光骗不了人。

“曾老师。”宋安打断他,声音里添了几分不易察觉的疲惫,“深蓝的资源不是无限的。董事会已经在质疑这个项目的价值,舆论也在发酵。一个月,是我能争取到的极限。”他抬手按了按眉心,“你以为我愿意看他们折翼?但现实容不得理想化。”

曾祥云张了张嘴,想说那些孩子上个月刚在国际编程大赛上匿名拿了金奖,想说林小满的画被航天中心看中做了卫星图案设计,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这些“边角料”的成就,在“没有颠覆性成果”的定论面前,轻得像羽毛。

他望着宋安紧绷的下颌线,突然明白对方那句“残酷的仁慈”是什么意思。这不是赶尽杀绝,是逼着那些沉溺在自我宇宙里的孩子,必须抬头看看现实的土壤。

良久,曾祥云佝偻的背慢慢挺直了些,掌心的茶渍印在裤腿上,像块深色的疤。他深吸一口气,声音沙哑却带着股豁出去的劲:“好,我答应您。”

他抬起头,眼底的泪痕还没干,却亮得惊人:“但我有个请求。请允许我全程陪着他们,我知道他们的软肋,也知道他们的开关在哪。”

宋安深深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可以。”

曾祥云弯腰捡起地上的搪瓷杯,杯身的“桃李满天下”被茶水浸得发胀,字迹却依然清晰。他攥紧杯子转身,脚步有些踉跄,却再没回头。

走廊的风灌进领口时,他突然想起十几年前那个攥着成绩报告的夜晚。只是这一次,心里的火不再是盲目的执拗,而是掺了点沉甸甸的东西——那是信任,是责任,更是一场只能赢不能输的赌。

一个月就一个月。他想,总得让那些孩子知道,飞翔不止需要翅膀,还得学会在风雨里稳住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