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我岳父是朱元璋 > 第652章 常二郎的目标地:沈阳中卫

第652章 常二郎的目标地:沈阳中卫

    就见常二郎两眼一亮,满脸惊喜的朝着朱标看了过去。

    扰得这位太子爷一阵胸闷,好吧,不得不承认这小子很喜欢工作。

    “若是你前往辽东之地,你觉得,哪个地方最为适合?”

    “沈阳中卫。”常二郎毫不犹豫地直接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这下子,让原本已经对于常二郎的选择,自以为很有把握的朱标直接傻眼当场。

    “嗯,果然不出愚兄所料……你等会,你说的是哪来着?”

    “沈阳中卫,就是辽东都司以北一百五十里处的沈阳中卫,依小弟之见,那里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最适合经营辽东的好地方。”

    朱标看着跟前侃侃而谈的常二郎,有些蛋疼地嘬了嘬手指上的辣油,然后滋了一口美酒,下意识地吐了个槽。

    “贤弟啊,你之前一直都在跟愚兄灌输沿海城镇的优越性,怎么这会子,居然一下子就挑了那深入辽东北部腹地的沈阳。”

    “这根本就不像你平日里的作派?之前,愚兄一直都觉得你应该会选择像是金山卫(大边),复州卫(复县),又或者是盖州卫这样的沿海之地,既有平原,又有着优秀的港湾……”

    听到了朱标的吐槽,常二郎略有些不太好意思地嘿嘿一笑解释道。

    “姐夫你有所不知,之前小弟开始入仕,自然是希望怎么简单怎么来。”

    “沿海地区,更加的容易获得贸易渠道,如此一来,方才更好的快速增加当地的工商业发展。”

    “可是现如今,小弟我前往辽东,为的是我大明的千年大计,务必要将那里经营成为我大明的关外江南,所以,自然是要前往最适合发展农垦经济的地区……”

    “再有就是,南部地区,汉民较多,朝廷想要直接管辖的难度也很小,再加上沿海地区,哪怕是他们照猫画虎,学那上海县以及松江府的模式。”

    “即便学不了九成九,哪怕是只需要他们能够学到三成以上,小弟我也可以保证,足以令辽东之地发展,不亚于山东沿海之地。”

    不得不说,常二郎这话,让朱标颇为认同。

    “贤弟你当真是……愚兄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夸你了,没想到,你居然能够考虑得如此深远,愚兄远不及也。”

    常二郎赶紧谦虚几句,然后又赶紧敬了姐夫哥一杯酒,心里边甚是洋洋得意。

    这沈阳,他之所以选择这里,当然是有他自己的想法。

    沈阳位于浑河北岸,因古代以水北为阳而得名,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七千二百年前的新乐文化时期。

    在春秋战国时期,沈阳地区隶属于燕国辽东郡燕昭王十二年,燕国名将秦开在此屯兵成边,设立侯城,为沈阳建城之始。

    秦汉时期,沈阳作为中原王朝经略东北的前沿阵地,其军政地位愈发凸显。

    汉武帝时,为加强对东北地区的控制,在此设立玄菟郡,沈阳地区的军事防御与行政管理得到进一步强化。

    在隋唐时期,沈阳逐渐成为关内外交通要冲和商品交易集散地。元代重建土城后,沈阳成为重要的军事重镇。

    如今这里,已为大明所掌握,故尔这里也被朝廷设立为沈阳中卫。

    而在未来,大明的后期,这里将会被一帮子金钱鼠尾的鞑子占据,甚至还变成了他们的都城。

    这也是常二郎铆足劲,决定要在这沈阳解决辽东问题的原因,大明的未来,就是从这里跌倒的。

    而现如今,穿越重生回来的自己,就要在这里扎下脚根,让这片原本的异族养蛊之地,变成大明的又一片粮食主产区。

    让这里的那些各族人民,都明白,大明愿意以博爱的胸怀,来接纳他们。

    大明会给他们提供丰富的食物,给他们提供足够过冬的燃料,以及各种生活用品。

    而只需要他们采取一些山货,就可以换取,当然他们也可以走出深山老林,来到平原之上耕耘土地,丰食足食不会是梦。

    当那东北地区的广大少数民族们意识到了从野蛮归于文明,从饮血茹毛进步到丰食足食之后,谁特娘的还会去听那些傻逼叽叽歪歪什么造反理论。

    当然,每一个时代都会有那种不甘于寂寞的不安定分子,不过这对于现如今的大明而言,想要解决他们着实简单,他们要是抽了脑子的话。

    直接丢进海船里边,将他们往那南洋荒岛上一扔,呵呵,去吧,有本事你给老子造个反试试。

    反正有的是各种办法以及骚操作可以使用,解决不了问题,解决出问题的人,这一点,常二郎当治民之官以来,干得也颇为熟练。

    特别是那些女直人,这一回,老子会好好的用大棒棒还有甜枣训化你们,同样,更要抄起四书五经,还有拿着带血的屠刀来指引你们,走向不犯罪的正确道理。

    让你们有朝一日,当看到大明的血龙旗升起之时,就会热泪盈眶的高唱大明正韵,以自己为大明子民为荣。

    。。。

    “现如今辽东初定,而且各诸多异族纷争不绝,想要解决那里的民治问题,绝非易事。”

    “一般的治民手段,怕是很难解决那里的问题。”

    “更何况那沈阳中卫,还有建州卫等区,更是几乎每个月,都会发生流血冲突,你若去了,怕是……”

    朱标眉头紧皱半天之后,又扫了常二郎一眼。

    “姐夫,您说的这个,倒也等于是给了小弟提个醒,小弟有一个不情之请,不知道合不合适。”

    “你且先说来看看,只要不违背朝廷律令,愚兄定会尽力助你。”

    “小弟我寻思,咱们大明朝,有没有既可治民,又可抚军的职务?”

    看到朱标的模样有些迷茫,常二郎赶紧解释一句道。“就是类似于那宋朝的安抚使、宣抚使、招抚使一类的那种官员。”

    “毕竟那沈阳中卫,原本乃是军镇要地,若是小弟仅仅只是个文官,去了那里抚民,有许多事情,怕是也不适合调动卫所兵马。”

    “可是,小弟我的手里边,总得有点人手,及时的处置一些意外,又或者是不需要调动军镇兵马,就能够解决的一些地方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