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小依的有力统筹与全力支持下,军队的行动高效而有序。
她不仅调配物资、规划战略,还亲临前线鼓舞士气。
这一系列举措,让全体将士们深受激励,作战时个个奋勇争先。
不到半个月,那三座曾在前朝就沦陷的城池便被成功拿下。
当北境军旗重新飘扬在城头,城内百姓夹道欢呼,他们噙着激动的泪花,迎接收复失地的英雄之师。
公孙羽墨和李小依骑着高头大马,缓缓穿行在城中,接受着民众的感恩与敬意。
然而,短暂的喜悦并未让李小依放松警惕。
她深知,吐蕃不会善罢甘休,必然会卷土重来。
于是,她马不停蹄地开始部署防御。
一面命人加固城池的防御工事,加厚城墙、增设了望塔与拒马;一面组织城中青壮进行军事训练,充实城防力量。同时,她还安排李二、李三率领精锐部队,在周边山林中巡逻警戒,防止吐蕃的突袭。
公孙羽墨对李小依的未雨绸缪十分钦佩,二人并肩作战,继续为北境的长治久安谋划布局。
而吐蕃那边,得知三座城池丢失的消息后,其首领暴跳如雷,正集结更庞大的兵力,准备与北境军队展开一场较量。
吐蕃大军便气势汹汹地压境而来。
那遮天蔽日的军旗,如潮水般涌动的士兵,让北境的士兵和百姓们心头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霾,担忧之情在每个人心间蔓延开来。
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李小依镇定自若,她深知此时稳定军心民心至关重要。
只见她身着战甲,身姿飒爽地登上城楼,目光坚定地望向如狼似虎的吐蕃军队。
紧接着,她大手一挥,果断下令:“放炸弹!”
随着一声令下,早就严阵以待的士兵们迅速点燃炸弹引线。
刹那间,只听得几声震天动地的巨响,炸弹如流星般朝着吐蕃军队飞去。
火光冲天而起,伴随着滚滚浓烟,爆炸的气浪将吐蕃士兵们掀翻在地,一时间惨叫连连。
原本气势汹汹的吐蕃军队,被这突如其来的炸弹炸得阵脚大乱。
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威力巨大的武器,恐惧瞬间在军中蔓延开来。
趁着敌军慌乱之际,李小依又指挥北境士兵们发起冲锋。
士兵们如猛虎下山,喊杀声震天,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向吐蕃军队。
在炸弹的助力与北境军民的英勇抵抗下,吐蕃军队成功地被阻拦在了城外,无法再前进一步。
城头上的北境士兵和城中百姓目睹此景,爆发出一阵欢呼,对战王府的敬佩与感激之情愈发浓烈,他们深知,正是依然公主的果敢与智慧,才让他们暂时摆脱了敌军的威胁。
吐蕃此次出兵,本欲一举夺回失地,气焰嚣张至极,却没料到遭遇李小依的炸弹猛击,损失惨重。
战场上,死伤枕藉,残兵败将们丢盔弃甲,士气低落至冰点。
最终,他们毫无办法,只能灰溜溜地撤退,往日的张狂已荡然无存。
北境战场上发生的事,消息如疾风般传至京城,迅速在朝堂之上掀起轩然大波。
大臣们听闻战王府这波操作,顿时议论纷纷,各种声音此起彼伏。
有的大臣面露赞赏之色,拱手称赞道:“战王夫妇实乃大才!此次不仅收复前朝失地,还成功击退吐蕃大军,实乃我朝之幸,百姓之福。如此功绩,理当重赏!”
然而,也有一些大臣皱着眉头,面露担忧:“虽说此次取胜,但战王妃私自使用炸弹,此等威力巨大的武器,若不受朝廷管控,日后恐生变数。再者,战王夫妇在北境声望日隆,势力渐大,不得不防啊!”
更有甚者,阴阳怪气地说道:“哼,说不定这是战王夫妇故意为之,借此机会扩充自己的势力,谁知道他们有没有别的心思。”
一时间,朝堂之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而李城建坐在龙椅之上,神色凝重,静静地听着大臣们的争论,心中也天人交战。
以养病为由将事情交给太子李城建的皇帝李平,得知这一消息后,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心中想“这个依然,看来依旧藏着不少本事啊!”
他心知李小依向来聪慧过人,却没想到此次在北境,她竟能凭借一己之力扭转战局,让吐蕃铩羽而归。
想到自己的小儿子与大孙子皆在战王夫妻身边,深受他们的照料与影响,想必日后定能有所作为。
李平不禁觉得,是时候做出一个重大决定了。
在这皇宫之中,他已为江山社稷操劳半生,如今见北境安稳,朝中亦不乏可用之才,心中萌生出退位的念头。
他向往着能像寻常百姓那般,走出这高高的宫墙,去看看这万里河山的风土人情,体验别样的生活。
这天下,也该交到年轻人手中,让他们去施展拳脚,开创新的盛世了。
如此想着,李平眼中闪过一丝决然,退位的想法在心中愈发坚定。
当李平将自己打算退位,想要出去走走的想法缓缓说与李城建时,李城建犹如遭了一记晴天霹雳,瞬间呆愣当场。
他瞪大了双眼,满脸的难以置信,仿佛听到了世间最荒诞不经的事。
嘴巴微微张开,却一时间说不出任何话语,脑海中一片空白,完全被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震住了。
许久,他才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结结巴巴地问道:“父皇……您……您这是何意?”
李平看着呆愣的李城建,神情严肃且认真地说道:“太子,日后切莫去招惹战王夫妇,否则,即便父皇有心,也决然救不了你。”
李城建这才从退位的巨大冲击中稍微缓过神,心中虽仍满是惊惶与不解,但父皇那郑重其事的语气,让他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赶忙躬身,姿态极为谦卑,脸上满是谨慎之色,轻声问道:“父皇,儿臣实在是困惑不已。
您为何要赐予依然公主和战王府如此庞大的权势与至高的殊荣呢?以儿臣浅见,这般举动对皇权而言,似乎并非好事,反而可能潜藏着诸多不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