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正殿内,檀香袅袅。

    殿外寒风凛冽,殿内却温暖如春。

    邓弘文快步走入殿中,衣袍上还带着未化的雪粒,显然刚从宫外匆匆赶回。

    他面容肃穆,眉宇间透着一丝凝重。

    “殿下,三国使者已安置妥当。”邓弘文拱手行礼,声音低沉而清晰。

    楚宁正伏案批阅奏折,闻言抬起头来。

    他身着明玄色蟒袍,面容俊朗,一双凤目深邃如潭,不怒自威。

    放下手中的朱笔,淡淡道:“说说看,这三位使者如何?”

    邓弘文上前一步,沉声道:“殿下,微臣和这三人接触过。”

    他顿了顿,眉头紧锁,“看起来来者不善,言行举止间颇有深意,必定有所图谋。”

    楚宁闻言,唇角勾起一抹冷笑。

    他站起身,负手踱至窗前,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道:“大唐、魏国、大汉,三国皇帝倒是默契得很,竟同时派遣大儒前来。”

    “看来,他们早已暗中商议好了。”

    邓弘文神色一凛:“殿下的意思是……”

    “他们想在二十天后的登基大典上闹事。”

    楚宁转过身,目光如刀:“这段时间,三国暗中调兵遣将,真以为本宫不知道吗?”

    邓弘文心头一震。

    他虽知三国近来动作频频,却没想到太子早已洞悉一切。

    他低声道:“殿下明鉴。只是这三位大儒身份特殊,若在登基大典上公然发难,恐怕不好应对。”

    楚宁抬手打断他的话:“无妨,本宫已让贾羽亲自带着锦衣卫盯着他们,这三人翻不出什么浪来。”

    他眼中寒光一闪:“若他们敢在大典上闹事,本宫会让他们有来无回。”

    邓弘文脸色骤变,急忙道:“殿下,万万不可!杀使者乃大忌,何况这三人皆是名满天下的大儒。”

    “若殿下刚登基便斩杀使者,恐怕会令天下士人寒心,有损殿下仁德之名!”

    楚宁目光微凝,沉默片刻,忽而冷笑:“原来如此。”

    “三国皇帝打的是这个主意——故意让本宫杀这三人,以坏本宫名声。”

    邓弘文点头,忧心忡忡:“正是,他们明知无法阻止殿下登基,便想用这种手段污损殿下声誉。”

    “若天下士人群起而攻之,即便殿下坐稳皇位,也难免被史书诟病。”

    皇帝,最在乎的就是名声!

    楚宁走回案前,指尖轻轻敲击桌面,发出清脆的声响。

    殿内一时寂静,唯有炭火偶尔爆出噼啪之声。

    “他们是大儒!”

    楚宁忽然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玩味:“若在登基大典上发难,无非是在文采上做文章。本宫这天下第一才子的称号,怕是他们的靶子。”

    邓弘文一怔,随即恍然:“殿下是说,他们会以诗文、经义刁难殿下?“

    楚宁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锋芒:“正是如此,可惜,他们永远都不知道本宫真正的实力。”

    邓弘文望着太子自信的神情,心中稍安。

    他知道太子自幼聪慧过人,文韬武略皆有不凡造诣,只是平日深藏不露。

    若三国使者以为太子只是徒有虚名,恐怕要吃大亏。

    “好了!”

    楚宁挥了挥手:“你下去吧,登基大典在即,诸多事宜还需你亲自操办。”

    邓弘文躬身应是,正欲退下,忽又想起一事,迟疑道:“殿下,还有一事……”

    “说。”

    “据探子来报,三国使者入城后,曾秘密会见过几位朝中大臣。”

    “其中……”邓弘文压低声音:“包括十七皇子,以及礼部侍郎周延儒。”

    楚宁眸光一冷:“周延儒?看来有些人已经按捺不住了。”

    邓弘文忧心道:“周延儒身为礼部侍郎,登基大典诸多礼仪皆由他参与,若他暗中作梗,恐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