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踏在积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车檐下的铜铃随着颠簸叮当作响。

    马车在驿馆门前停下,车帘一掀,先跳下来的是一个约莫六岁的小女孩。

    她穿着一件绯红色的锦袄,领口镶着一圈雪白的狐毛,衬得小脸愈发粉雕玉琢。

    一双杏眼灵动有神,顾盼间透着几分狡黠,这便是大周王朝的武秀宁公主。

    她转身伸手,从车上扶下一个更小的男孩。

    男孩约莫三岁,裹着一件墨蓝色的貂裘,圆润的脸蛋被冷风吹得微微发红,却绷着一副小大人的严肃表情。

    他正是楚国的世子——楚天。

    “楚天弟弟,你说那三个老古董找到答案了吗?”武秀宁歪着头,眼中闪着促狭的光。

    楚天摇摇头,稚嫩的声音却透着笃定:“这怎么可能?那几个问题可是父王亲自出的。我翻遍了皇家藏书阁都没找到答案,他们才过了一天,哪能解得出来?”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虽然贾大人说他们去请教了钦天监主事,但月亮的阴晴圆缺自古难解,就算是钦天监主事也未必知晓。”

    武秀宁“噗嗤”一笑,拉起他的手:“走,咱们去会会他们!”

    两人手牵手走向驿馆,身后的贾羽嘴角噙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他整了整飞官服的衣领,心想:今日,怕是要亲眼见证三位大儒颜面扫地的场面了。

    驿馆的守卫见是这两位小祖宗,哪敢阻拦?

    连忙躬身行礼,让开道路。

    院中的积雪已被清扫出一条小径,两旁堆着高高的雪堆,在阳光下泛着刺眼的白光。

    听到动静,三位大儒匆匆迎了出来。

    为首的裴琰智年约五旬,面容清癯,一袭青灰色长袍显得格外儒雅。

    司马辉手持羽扇,虽是天寒地冻,却仍保持着名士风范。

    崔高轩则身材魁梧,浓眉下一双眼睛炯炯有神。

    “见过秀宁公主,见过楚天世子。”

    三人齐声行礼,姿态恭敬,眼中却闪过一丝无奈。

    显然,对这两人的来到,他们心中已经有数。

    武秀宁摆摆手,一副小大人模样:“三位大儒不必多礼,今日前来,是想问问昨日那几个问题的答案。”

    她眨眨眼:“经过一天时间,三位可有眉目了?”

    三人交换了一个眼神。

    司马辉停下摇动的羽扇,长叹一声:“惭愧啊惭愧,老夫穷尽毕生所学,仍无法解释为何月有阴晴圆缺。”

    裴琰智苦笑着摇头:“那鸡兔同笼之题,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老夫……回答不上来。”

    崔高轩更是满脸苦涩:“冬天打雷,夏天不下雪,这等反常天象,老夫实在不知其缘由。”

    “楚天弟弟,你看!”

    武秀宁小嘴一撅,得意地晃了晃楚天的手:“我就说他们答不上来吧?”

    楚天一本正经地点点头:“可能是我们的问题太难了,要不……再给三位大儒几天时间?”

    裴琰智闻言脸色大变。

    这三道题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就算再给他们三年也未必解得出来,何况短短几天?

    他刚要开口推辞,武秀宁却已经拍板:“也罢,若不给你们时间,别人该说我们欺负人了。”

    她狡黠一笑:“今天我们就在这儿玩,三位大儒安心去找答案吧!”

    不等三人回应,她已拉着楚天跑向院中的雪堆:“楚天弟弟,我们来堆雪人!”

    三位大儒站在原地,面面相觑。

    寒风吹过,裴琰智的胡须上结了一层薄霜,显得格外苍老。

    贾羽站在廊下,看着这一幕,眼中笑意更深。

    他抬头望天,只见晴空如洗,几只麻雀在枯枝上跳跃,抖落一簇雪花。

    远处,武秀宁银铃般的笑声在雪地上回荡。

    她正指挥着楚天滚雪球,两个小小的身影在白雪映衬下,宛如一幅生动的年画。

    而三位大儒却如同霜打的茄子,垂头丧气地走向书房,背影显得格外落寞。

    雪后初晴的皇城,此刻显得格外宁静。

    但谁都知道,这场智慧的交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