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曌打断他,眼中闪过一丝锐利:“朕已命人盯紧了,他们翻不出什么浪来。”
两人又低声交谈片刻,楚宁这才整装完毕,推门而出。
门外,赵羽早已恭候多时。
“殿下,贾大人求见。”赵羽拱手行礼。
楚宁微微颔首:“让他随本宫一同前往金銮殿。”
晨光中的宫道铺满了新雪,楚宁的龙纹靴踩在上面,发出清脆的声响。
贾羽快步跟上,低声道:
“殿下,一切如您所料,司马辉三人寅时企图翻墙出驿馆,被下官当场截获。”
楚宁嘴角微扬:“三个老匹夫,若不是本宫登基在即,岂容他们放肆!”
他眼中寒光一闪:“若他们敢在大典上造次,正好给了朕杀他们的理由。”
贾羽会意,补充道:“下官已加派人手,驿馆内外都有我们的人,连只苍蝇都飞不出去。”
“很好。”
楚宁满意地点头:“登基大典不容有失。”
转过一道宫墙,金銮殿已遥遥在望。
楚宁整了整衣冠,大步向前。
“恭迎太子殿下!”
随着太监尖细的唱喏,满朝文武齐齐跪拜。
楚宁稳步走上丹墀,在龙椅旁的太子位上落座。
“众卿平身。”
礼部尚书邓弘文率先出列:“启禀殿下,登基大典一应事宜已准备妥当。”
楚宁微微颔首:“详细道来。”
邓弘文展开手中玉笏,朗声道:“大典定于辰时开始,首先,陛下将乘龙辇自乾清宫出发,经午门入太和殿,届时,殿下需在殿外跪迎。“
他顿了顿,继续道:“陛下入殿后,将亲授传国玉玺与龙袍,殿下需三跪九叩,方算正式受禅。”
楚宁目光灼灼:“各国使节如何安排?”
“按礼制,大周女帝陛下位在最前,其次为唐、汉、魏三国使节。”
邓弘文恭敬答道:“蝎族使者公孙翼因是蛮夷,安排在末位。”
楚宁满意地点头:“大周女帝亲临,确实该格外礼遇。”
他环视群臣:“登基大典事关国体,礼部务必严格把关,不得有丝毫差错。”
“臣遵旨!”邓弘文深深一揖。
楚宁又询问了禁军布防、仪仗准备等细节,确保万无一失。
朝议持续了整整一个时辰,直到日上三竿才宣告结束。
“退朝!”
随着太监的唱喝,楚宁起身离座。
他站在丹墀上,望着殿外明媚的阳光,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九天之后,他将正式君临天下。
而那三个老匹夫……
若敢在大典上造次,他不介意用他们的血来祭旗。
为了以防万一,他决定先下手为强!
楚宁的登基大典在即,楚国国都内的人潮开始汹涌起来。
街道上熙熙攘攘,商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来自各地的使臣、商贾、游侠和看热闹的百姓纷纷涌入城中,使得这座原本就繁华的都城更加热闹非凡。
然而,随着人流的增加,城内的治安压力也随之而来。
为了防止有人趁机生事,城防营的士兵们日夜不停地巡逻,城门处的盘查也愈发严格。
街角巷尾,随处可见身着铁甲的士兵手持长矛,目光警惕地扫视着过往行人。
城内的酒楼、茶肆和烟花柳巷之地,更是人声鼎沸。
在这些地方,消息传播得最快,也最容易被添油加醋。
而就在这登基大典前的前几天,一则令人震惊的传闻开始在城中流传开来。
大周的武秀宁公主和楚国的楚天世子出了六道题,竟难倒了来自大唐、大汉和魏国的三位大儒,裴琰智、司马辉和崔高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