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侧是类似当铺一样的柜台,  右侧则是一排隔出来的小房间。

    朱由检见毕自严已经进去,转头对方正化问道:“朕交代给你的事如何了?”

    方正化忙是回道:“回陛下,臣已经吩咐下去了,四卫营和上直卫的军饷,皆通过大明银行发放。”

    “想必內帑那边,马上就会将银子运过来。”

    几乎是方正化刚说完,又是一队车队,出现在了街头。

    “皇爷,內帑的人来了。”

    几人皆是看向窗外,为首的一架马车上,走下一名身着大红色麒麟服的太监。

    这人正是內帑提督太监王文正。

    抬头看了眼,那块写着大明银行四个字的牌匾,等其看清最后的落款,王文正的瞳孔一缩。

    “干爹。”

    身侧的小太监低声唤了一句。

    王文正瞬间惊醒过来,声音有些尖利的喊道:“快!将银子抬进去。”

    为了犒赏上直卫,朱由检一次就拿出了一百万两银子。

    那些还没有散去的人群,看见又是一队车队前来,也都是震惊不已。

    朱由检转头看向郭允厚,笑道:“郭部堂,这些银子都是重新熔铸好的官银,这火耗是不是就可以算了?”

    郭允厚听他这么说,也知道对方只是说笑,当即回道:“內帑的官银,那品质自然不用说,火耗自然就不必加收了。”

    “那如果百姓士绅,用这种银币缴纳赋税,那地方官府还能加征火耗吗?”

    温体仁和郭允厚两人顿时一惊。

    着呀!

    如果百姓都是用银币缴纳税赋,那地方衙门还怎么征收火耗?

    银子又不用你们官府重铸,只要直接将银币押送朝廷就是。

    “陛下,如此一来,那火耗归公不就成了空言了吗?”

    温体仁皱眉道。

    不过,旋即他又反应过来,若有所思道:“新式的银币,最小的也是半两银子,那些小门小户倒是用不到。”

    “火耗终究是一项恶政,凭白加重了百姓的负担,而火耗归公也不过只是一个过渡,最朝廷是要取消这项政策的。”

    朱由检看向两人,一脸严肃的说了一句。

    “陛下,民间百姓们恐是用不着银币。”

    郭允厚说了一句。

    朱由检摇头道:“有些事日后你就知道了。”

    就在几人说话的功夫,终于有人走进了大明银行。

    一位壮硕的汉子扛着一个布袋子,  不用看,单听声音就知道,里面是大量的铜钱。

    在一众人群的注视中,这人扛着布袋,走进了银行。

    有那胆大的,也成群的走了进去。

    稍顷,之前那位大汉就又从银行里面走了出来。

    和之前不同,这人肩膀上的布袋不见了,每人的手里则是多了十数枚的银币。

    “真的可以用铜钱换成这个……这个什么银币?”

    “这位大哥,能让小弟看看这银币吗?”

    有那好奇的,说着就想凑到壮汉的身边,近距离的看看这新式的银币。

    “起开!”

    哪知壮汉却是戒备的收起银币,对着人群大喊了一声。

    朱由检在茶楼上也已经看出了端倪,转头看向方正化。

    后者躬身道:“皇爷,此人是锦衣卫的一名小旗官,平日里随侍圣驾。”

    “呵,难怪朕看着眼熟。”

    楼下,大街上。

    壮汉小心的取出一枚银币,对众人展示道:“看清了,这就是新式的银币,据那银行的伙计说,这银币的正面,印刻的是我大明太祖高皇帝的坐像,背面则是龙纹。”

    壮汉说着,还拿着银币,让众人细细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