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心情愉悦的,还有户部尚书郭允厚。

    他可是心心念念地想着那座银山呢。

    如果能够将那座银山占领的话,那户部的大明银行,就可以着手发行纸钞了。

    温体仁看完手里的奏本,对在场的众人招呼道:“走吧,一起去见驾,让陛下也高兴高兴。”

    “同去,同去。”

    众人赶紧应道。

    如果是挨骂的事儿,他们自然不愿意凑这个热闹,但现在是好事儿,谁不想去陛下那里露个脸?

    乾清宫,朱由检也是刚放下手里,锦衣卫传回来的密报,听到内阁诸臣觐见,一瞬间就明白了怎么回事儿。

    “宣。”

    “是,皇爷。”

    众人进入偏殿,齐齐施礼道:“臣等参见陛下,陛下万福金安。”

    “免了,赐座。”

    “臣等谢陛下。”

    众人再次躬身致谢。

    朱由检环顾一眼众人,笑道:“诸卿可是为了扶桑的战事而来?”

    “陛下圣明。”

    温体仁先是一愣,旋即也笑着恭维了一句。

    皇帝有自己的消息渠道,这个连想都不用想。

    接过王承恩转呈的奏本,朱由检一目十行的看完后,抬头对众人问道:“诸卿对接下来的战事怎么看?”

    朱由检话音一落,郭允厚就站起身道:“陛下,臣有一言。”

    “按奏本中所说,诸王和王师一定勘定筑紫岛,既如此,大军当挥师东进,继续对扶桑内部用兵。”

    朱由检手指隔空虚指道:“你呀,就是想着石见国的那座银山了。”

    “朕知道,大明银行有意发行纸钞,逐步取代银元,急需大量白银作为储备。”

    “但现在显然不是立即东进的时机。”

    “筑紫岛相比整个扶桑,实力并不算强劲,只有击败扶桑的主力援军,朝廷才能继续东进。”

    听朱由检这么说,原本想要起身劝阻的李邦华,算是放下心来了。

    他就怕满朝文武,被前线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不管不顾的就大肆用兵。

    一旦被倭人找到机会,击败了己方,那后果可就严重了。

    “朕的意思,告诉阳羡侯及前线的诸王和将士们,莫要着急,一定要稳扎稳打,就按照战前谋划的那样打。”

    “臣等也是这个意思,回去就拟旨,交司礼监用印,将旨意发还扶桑。”

    温体仁躬身道。

    “就这么办吧。”

    朱由检现在也算是放下心来了,只要明军可以在筑紫岛站稳脚跟,就有了进攻的前哨,大军就可以凭借战力上的优势,将整个扶桑给吞下去。

    至于那些倭人……

    嗯?

    想起倭人,朱由检的脑海中猛地出现了一股火花。

    “诸卿,明晚朕要在乾寝宫,为朱燮元朱卿接风洗尘,在京五品以上官员,尽可参加。”

    朱由检也没强求这些人一定要参加,只是说了尽可,而不是必须。

    听他这么说,众人也知道,这是正事儿说完了,齐齐起身,告辞而出。

    等他们走后,朱由检就开始认真的思索起来。

    ……

    朱燮元在京里的府邸。

    曾孙朱人龙好奇的看着府内的景色,对牵着自己手的朱燮元问道:“曾祖,我们以后就住在这里吗?”

    “曾祖还要回贵州,你和父母住在这里。”

    身后朱燮元的长孙朱亿祥闻言,满脸都是讶色。

    “祖父,我们不随您回贵州了?”

    朱燮元点了点头道:“随老夫去书房。”

    书房内。

    朱亿祥扶着朱燮元坐下后,有些迫不及待道:“祖父,父亲早逝,二叔、三叔他们又不在您身边,孙儿还要侍候在您左右,可不能留在京城。”

    “此事不用再议了,你和龙儿就留在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