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就连几岁的孩子都没有放过。
这样的举动,更是引得周围警戒的明军,对这些人的不满。
虽然己方刚刚进行完一场屠杀,但至少没对孩子动手不是?
刘宠更是低声咒骂道:“倭人果然是豺狼心性。”
“乡党,扎营的时候,让这些倭人离老子远一点,近了我怕睡不着觉。”
“是,是。”
张献忠也有些尴尬,赶紧躬身答应道。
徐继本却是大手一挥道:“熊本现在已经空了,你就留在这里驻守,你的人也留在这里,继续搜寻周围倭人。”
“标下领命!”
张献忠躬身领命。
……
大明,南京,紫禁城。
时间应来到了中秋,朱由检站在乾清宫高耸的玉阶上,看着宫内忙碌的内侍和宫人,开口对方正化问道:“扶桑还是没有消息传来吗?”
方正化正欲开口,一抬头就见韩赞周一手提着衣袍下摆,一手拿着题本,正小跑着向这边而来。
“皇爷,或许韩公公已经带来了好消息。”
听到方正化的话,朱由检也转头看向了韩赞周。
“皇爷,扶桑军报。”
气喘吁吁的韩赞周,说着话,将手里的题本双手呈递给朱由检。
朱由检接过后,只是扫了一眼,当即脸色大喜。
“好!”
“张庆臻已经攻下熊本和柳河。”
朱由检高兴地一拍面前的汉白玉栏杆,继而转身对韩赞周吩咐道:“立即吩咐下去,朕要前往孝陵祭祀太祖高皇帝。”
“臣遵旨。”
韩赞周赶紧躬身领命。
他也没有多想,还以为自家皇爷是要将这个好消息, 秉奏太祖皇帝,让他老人家也高兴高兴。
熟不知,朱由检只不过是想借着这个机会,祭祀另一个时空,被鬼子熊本师团屠戮的南京百姓们。
想必自己那位老祖就算知道了,也不会责怪自己。
好在,宫里早就有所准备,朱由检的旨意一下,光禄寺就迅速的准备好了祭祀需要的一应物品。
南京的八月,天气愈发的炎热,但朱由检还是穿上了厚重的冕服,乘坐玉辂,带上全套的帝王仪仗,在南京群臣的跟随下,从紫禁城赶往孝陵。
这可就苦了那些大臣们。
这样的日子,在家呆着过节不好吗?
非得兴师动众的去祭祀什么太祖皇帝。
当然,这样的话,他们也就只能在心里腹诽,谁也不敢光明正大的说出来。
人群中的张讷有些不解的对自家兄长道:“大兄,陛下这是什么意思?不过就是大军取得了一点胜利罢了,何须如此?”
想比满头大汗的张讷,张朴的养气功夫明显要强出不少。
“哪来那么多为什么?听喝就是了。”
说完,张朴也不再理会张讷,继续迈步向前走去。
没错,除了朱由检这位皇帝外,其他大臣、勋贵们,都是步行前往孝陵。
祭祀的具体仪式就不说了,反正是繁琐的很,等朱由检回到紫禁城的时候,浑身上下已经被汗水浸湿。
只不过,在祭祀之后,朱由检只觉自己心神通透。
方正化一边为朱由检脱下身上的冕服,一边低声道:“皇爷,除了惠安伯那边的消息外,诸王那边也有消息传过来了。”
朱由检的神情一怔,旋即问道:“他们是说什么?”
“诸王认为筑紫岛太过贫瘠,难以供养诸多宗室,他们想要继续东进。”
朱由检接过宫人手里的凉帕子,胡乱在脸上擦了一把,缓缓开口道:“这件事倒是需要好生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