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皇爷,您忘了?今年刚过完年那会儿,工部和户部联合上过一道奏本,就是京津水泥路的事儿。”

    经方正化这么一提醒,朱由检也想起来了,点了点头道:“是有这么回事儿,只是朕没想到会这么快。”

    薄珏策马上前,对朱由检笑道:“陛下,您是不知道,修这条路的时候,京城各大工坊、天津  的那些海商们,可都是出了银元的。”

    “为了尽快的将这条路修好,他们可是雇佣了不少周边的百姓。”

    “京城距离天津也就只有两百多里,上万工匠,就算是一天只修一里路,这么长时间也该修好了。”

    闻言,朱由检的眉头一挑。

    他也没想到,那些工坊主和海商们,会拿出银子来修路。

    不过,能够领悟到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那接下来自己发行铁路股票的事,想必会顺利许多。

    策动胯下战马,超过一辆辆空着的马车,朱由检也顾不上寒风,吹在自己的脸上。

    三天后,京城,紫禁城。

    朱由检翻身下马,脚步有些不自然的,在方正化的搀扶下,登上了步辇。

    “皇爷,您这是何必呢?路上好歹歇一歇,您看现在……”

    方正化一边走,一边嘀嘀咕咕。

    朱由检也没理会他,坐在步辇上晃晃悠悠,有些昏昏欲睡。

    步撵来到乾清宫,直接被抬进了偏殿。

    一进入温暖的暖阁,朱由检慢慢睁开了眼睛。

    “皇爷,您这是怎么了?”

    王承恩看到朱由检一身疲惫,眼眶有些发红。

    “大伴?”

    “朕无事,只是急着回来,路上没怎么歇息,睡一晚就好了。”

    “那臣这就让人伺候您沐浴。”

    一夜无话。

    到了第二天的晌午,朱由检才悠悠醒转过来。

    “大伴,什么时辰了?”

    伺候在龙榻旁的王承恩,转头看了眼身后架子上的自鸣钟,躬身回道:“皇爷,十时一刻了。”

    朱由检从龙榻上起来,伸了个懒腰,很是满足道:“还是睡足了舒服。”

    “然人准备早膳,朕用过后要去西山。”

    “臣遵旨。”

    王承恩正欲转身离开,却听朱由检又开口道:“让太子和老二也都过来,还有昭明。”

    王承恩停下脚步,低声问道:“皇爷,三皇子和四皇子、二公主那里……?”

    王承恩嘴里的三皇子,是田妃生下的孩子,四皇子则是出自海兰珠,二公主乃布木布泰所生。

    朱由检摆了摆手道:“他们都还小,稍后朕自会去看他们。”

    半个时辰后,朱由检将自己的大女儿抱在了自己的大腿上,一勺勺的喂她喝熟牛乳。

    “陛下,要不还是奴婢来吧?”

    一旁的奶妈,战战兢兢的看着他们父女。

    朱由检没有出声,一旁的王承恩赶紧挥了挥手,低声道:“退下。”

    奶妈无奈,躬身退出了偏殿。

    另一边的太子朱慈煌、皇次子朱慈煜,还有郑森三人只顾埋头用膳,压根就没人敢出声。

    等用过早膳后,朱由检一把将昭明公主抱在怀里,对朱慈煌三人道:“你三人,随朕出宫。”

    闻言,朱慈煌眼睛一亮。

    朱慈煜却是有些迟疑。

    “父皇,儿臣……儿臣没出过宫,是不是要和母妃说?”

    比朱慈煌小一岁的朱慈煜,看起来要比他那位太子哥哥老实一些,和朱由检也不甚亲近,有些怕生的对朱由检说道。

    “小胖儿,整个大明父皇最大,他说了算。”

    一旁的朱慈煌听自己弟弟说完,当即大大咧咧的来了这么一句。

    “小胖儿?”

    朱由检低头看了眼朱慈煜。

    确实,这孩子是有点胖嘟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