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新衙门也不用实际去运输货物和客商,而是将之交给那些商贾,那……”
“胡言乱语!”
郭允厚不等其说完,就厉声对其呵斥道。
“铁路本就投入巨大,铁路司将铁路修建好了,然后交给那些商贾去赚银子?”
“世间哪有这般道理?”
那胖学子被郭允厚这么一训斥,当即不敢说话了。
朱由检却是笑着阻止了郭允厚继续输出,而是对那名学子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回……回陛下,学生沈家墨,杭州人士。”
“沈家墨?”
“有点意思。”
网运分离这个模式,朱由检在后世刷新闻的时候,好像听到过。
据说可以极大的提高铁路的运输效率,避免一家独大。
负责运营的机构,也不是凭白使用铁路,而是需要向建设机构缴纳使用费用。
这种模式可以有效的避免垄断,建设机构一般是国营机构,运营机构则向民间敞开。
他对沈家墨能够看到这一点,很是惊异。
“你家里是做什么的?”
“回……回陛下,学生……学生家中世代经商。”
沈家墨有些支支吾吾。
朱由检继续问道:“那你怎的来了科学院?”
“家中祖父勒令学生来的,说是……说是大明如今……如今圣天子在位,所有事物皆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改变,我等商贾也得与时俱进,这才命学生前来。”
“令祖看来是位智者。”
朱由检感慨了一句,继而道:“你继续说。”
沈家墨偷偷看了眼郭允厚,似是有些欲言又止。
朱由检鼓励道:“无妨,这里不是朝堂,你姑妄言之,朕和郭卿等也姑妄听之。”
“学生遵旨。”
“学生的设想是,铁路司负责修建铁路,具体的运输可以交给民间的商贾们。”
“当然,这铁路也不是白用的,商贾们需要每年向铁路司缴纳使用费。”
“这样一来,一是可以减轻朝廷的财政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朱由检听他说完后,转头看向了郭允厚。
郭允厚的面色果然缓和了许多。
“沈家墨,不得不说,你的设想很有前瞻性。”
“但是,并不适合现在的大明。”
“铁路初兴,正是需要大力发展的时候,朝廷也需要将运输和营建,都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里。”
“举个例子,辽东再出现叛乱,朝廷急需调派大军前往,那些商贾会愿意接受朝廷的征召,贡献出他们的机车吗?”
“西北如果出现叛乱,叛军收买或者是拉拢商贾入伙,那叛军会不会乘坐机车,直抵京城?”
“这些都不得不防。”
沈家墨被朱由检的说法给吓坏了,忙是跪地道:“陛下,学生……学生思虑不周,险些……险些……”
“好了,起来吧,朕刚才就说了,卿姑妄言之,朕姑妄听之。”
“况且,你说的也很有道理,只是不适合当下而已,何罪之有?”
“学生谢陛下。”
沈家墨这才放下心来。
朱由检看向郭允厚问道:“郭卿,就按你说的办吧,由户部通过银行,向民间百姓借贷,用以修建铁路。”
“借贷的规模、每年的利钱,户部和铁路司商议后,给朕上个条陈。”
“陛下,铁路司现在还没人主事,衙门都没设立,臣去找谁商议?”
郭允厚苦着脸道。
朱由检一拍自己脑门,这才想起这个问题来。
自己这些人在这里说的热闹,作为主要衙门的铁路司还未正式设立呢。
“你找他。”
朱由检一指方正化。
郭允厚躬身道:“臣遵旨。”
“铁路司的事说完了,那就再议一议股票交易所的事儿吧。”
听到朱由检提起股票交易所,魏忠贤等人的精神一震。
铁路的事儿和他们关系不大,但股票交易所,可是就在他们的治下。
“皇爷,臣等已经……”
魏忠贤的话说了一半,就见宋应星脚步匆匆,一脸焦急的走了进来。
殿内所有人的目光,皆是落在了他的身上。
宋应星也没理会众人,径直来到了朱由检面前,语气很是急切道:“陛下,大光明殿那边出事了。”
朱由检闻言,眉头一皱。
“何事?”
“大光明殿那边,盛放绿矾油的大瓮发生了倾覆,造成了十数人的死伤。”
“绿矾油?”
朱由检神情一怔。
“陛下,所谓绿矾油乃道教炼丹士,从石胆中炼制出的精华,具有极强的腐蚀性。”
“硫酸?”
朱由检豁然起身。
后世只要经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基本都知道三酸两碱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他一直没怎么关注过这些,没想到大光明殿的这些老道,竟然能把硫酸给弄出来。
“走,马上去看看。”
朱由检也顾不上什么股票的事儿了。
金融是重要,但在基础工业面前,还是往后放一放吧。
“陛下,留神脚下!”
方正化赶紧提醒了一句,也快步追了上去。
魏忠贤和郭允厚互相看了看。
前者开口道:“郭部堂,咱们也去看看?”
“魏公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