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事我已经向太子殿下透了口风,放心,大不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见她神色凝重,池宴出声劝慰。
沈棠宁松了眉,转而说起其他话题,脸上有了几分笑意:“阿辞快要议亲了,娘让我替他把把关。”
池宴眉头一挑,想起那小子近来不自然的模样,瞬间了然:“他口风倒是紧,竟丝毫没向我透露,谈的是哪家的姑娘?”
沈棠宁想了下,舒展了眉:“听说是明威将军府的二小姐。”
池宴脑海里闪过明威将军的脸,中肯地评价:“倒是个不错的人家,我和明威将军打过几次交道,他人还行,和太子也有些交情。”
他顿了一下,似是想到什么,“他的大儿子也是个有本事的,将来说不定能闯出一番事业。”
她点了点头,徐徐地道:“门第都不是最要紧的,最重要的还是人品,不过阿辞既然不排斥,说明人家姑娘的确不错。他的婚事有了着落,娘也能放心许多。”
池宴盯着她瞧了会儿,便笑了起来,俯身凑近她了些:“都说长姐如母,你如今的派头倒是愈发的足。”
听出他话音里的打趣,沈棠宁轻推了他一把:“没个正经!”
没脸没皮惯了,他索性揽着她,下巴抵在她的肩上,舒适地眯起了眼:“打算什么时候去瞧瞧?”
她思忖片刻:“我打算先去会会那位裴二小姐,若是不错,再挑个好日子登门拜访。”
婚姻大事还需慎重,若是对方人品能过关,其他的倒是不妨事。
池宴幽幽叹息一声:“果然是开了窍,身边一个接着一个都要成亲了!”
沈棠宁疑惑地盯着他,难免好奇:“还有谁?”
他直起身子有些讶异地望着她:“你不知道么?你的那个手帕交温家小姐,与楚明誉好事将近了!”
“原来是他。”她眼里流露出恍然之色。
难怪那日温瑶表现得有些异样,问她还遮遮掩掩,她与楚明誉么,虽然令人意外,不过仔细想想,倒也还挺登对。
——
沈棠宁是个执行力强的,很快便向裴二小姐递了拜帖,对方欣然应邀。
既是相看,沈棠宁还是带上了沈辞,对方也表明会有长嫂陪同前来,如此也不算落人口实。
打量着难得收拾的像模像样的少年,沈棠宁眉稍轻挑,语调含着打趣:“今日这身派头还挺沉稳,怎么不穿你那些花里胡哨的衣裳了?”
沈辞过去偏好颜色张扬风格浮夸的衣裳,用池宴的话来说像一只行走的花孔雀似的,殊不知他们二人堪称半斤八两。
他难得不好意思地垂头,挠了挠后脑勺,语气故作浑不在意:“这不是相看么?可不得给人家留一个好印象?”
沈棠宁忍不住勾唇,到底还是少年心性,虽说这些日子他已经稳重了很多,可面对婚姻大事,仍然有些忐忑。
她和裴家小姐约的地点是一处湖心亭,这里僻静,正适合交谈,也不至于有人来打扰。
穿过长廊,沈棠宁偏头问:“你与那裴二小姐可曾见过?”
沈辞身体不自觉紧绷了些,有种被夫子问话的紧张,话音含糊:“……见过一面吧。”
她抬眼瞧了瞧他,后者顿时举起了手以示清白:“是在一次宴会上,我们私下可没见过!”
笑意自眼角蔓延至眉梢,沈棠宁有意拖长了语调:“我又没说什么,你这么紧张做什么?”
瞧他这副模样,对那位裴家二小姐应该印象不错。
心中大致有了数,顿了顿,她语气愈发柔和,“你要是觉着满意,阿姐就挑个良辰吉日让人上门提亲,既然是你喜欢的姑娘,咱们就争取早点把人娶回家。”
沈辞眼眶瞬间有些发烫:“阿姐……”
沈昌对他一向严厉,谢夫人要管家,对他的管教难免疏漏,严格来说,沈辞是被沈棠宁带大的,姐弟俩的感情自是不必说。
将泪意逼了回去,沈辞重重点了点头。
两人来到亭中坐下没多久,裴家二小姐也到了,一同而来的还有她的长嫂裴少夫人。
大抵是出身武将世家,裴二小姐裴明珠性格爽利直率,裴少夫人反而瞧着更为温柔婉约。
几人打过了照面,互相问了安落座,裴少夫人觑了眼裴明珠,这才笑吟吟开口:
“早就听闻池少夫人是名门闺秀之典范,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沈小公子生得也是一表人才。”
沈辞耳根不自觉红了红,垂着头难得有些拘谨:“裴少夫人过誉了。”
沈棠宁笑得明艳端方,礼尚往来夸了句:“裴小姐也是坦率可爱。”
见裴明珠直勾勾盯着自己瞧,她弯了弯眉眼:“裴小姐一直盯着我,可是我脸上有什么不妥?”
裴明珠笑了起来:“我见池少夫人生得好看,这才有些失神,少夫人勿要见怪。”
沈棠宁正要弯唇,却听她道,“我原先以为,燕京的闺秀都如我嫂嫂这般端庄木讷,池少夫人却并非如此,倒是我狭隘了。”
她笑容一顿,下意识看了眼裴少夫人的方向,见对方抿了抿唇脸色略显尴尬,心里不禁有一丝异样。
很快裴少夫人又拾起了笑容:“我家二小姐从小养在外祖父家,性子跳脱了些,有冒犯之处还请池少夫人见谅。”
裴明珠笑眯眯地吐吐舌头:“少夫人为人大度,才不会与我一般见识!”
沈棠宁不露声色:“哪里的话,二小姐这坦率的性格我倒是很喜欢。”
说了几句话,她便主动提议:“我们在这聊天,聊的话题他们估计也不感兴趣,不如让我这弟弟陪着二小姐在湖边走走?”
裴少夫人没有立即应声,先是看了眼裴明珠,这才点点头:“还是池少夫人考虑周到。”
沈棠宁心中那丝微妙更甚,分明裴少夫人才是长嫂,怎么瞧着却要看裴二小姐的脸色行事?
她留了个心,让雪青不远不近跟在两人后头,有什么事也能及时照应。
但愿是她多心,还是让阿辞亲自和对方接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