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爷爷被村里人高看一眼当然高兴,只是,他也想待会儿找村里问问,为啥这钱明明是从姜汉生那儿领的,却算到了姜糖的头上。
村支书:“第三件事,是咱们修路后,这三万块如果用不完,最后能还剩下一部分钱的话,村里决定把剩下的钱还给姜糖。”
“关于这一点,大家没意见吧?”
村支书问完,视线在下面的乡亲们身上扫了一眼,见大家纷纷摆手,嘴里还说着“没意见”的时候,满意的点点头。
村支书:“我们村里是这么决定的,但是,姜糖同志是一个有着很高觉悟的好同志!”
“当我们把这个决定告诉姜糖同志的时候,姜糖同志拒绝了我们的提议!”
这下村里人就有些纳闷了,又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咋拒绝了,那她想把这钱给谁啊?总不能是分给我们这些人吧?”
“那我是没意见的哈!”
“我也没意见!”
……
村支书:“好啦好啦,都静一静,我话还没说完呢。”
“姜糖同志说,如果修路后还剩下这笔钱的话,她希望把这笔钱存在咱们村里的账户上,专门用来帮助村里上不起学的孤儿或者是贫苦人家!”
“当然了,有些人家明明条件不错,还舍不得那那点学费,不让孩子上学的,不在这个范围内。”
“现在都是义务教育,但凡有适龄的孩子都必须送去上学,不许把孩子留在家里干活。这是违法的事!”
“我说的是那些想上学,但是因为家里没有劳动力、没人养的孩子。”
下面立刻有人问:“是不是像姜糖那样了?”
村支书急忙说:“对对对,就是像姜糖那样的。”
姜糖是特别情况,亲爸不管亲妈跑了,离了姜大伯一家早被饿死了。
这种靠着亲戚长大,没有亲爸亲妈照顾的孩子就是苦孩子。
村支书:“大家静一静,我再宣布今天最后一件事,今天最后一件事就是咱们修的那条路的名字问题。”
“经过我们几个村干部和捐赠人姜糖同志的一致协商,咱们这条路修起来后,名字就叫‘姜糖路’,大家有意见吗?”
要说村里人人都没意见,那肯定是假的。
但是就姜糖这名字亮出来,就算是有意见的人,也只能咂咂嘴一声不吭。
大庭广众之下让他们咋说?
真要有人反对,万一传到姜糖耳朵里,没有他们好的?
村支书和村里的其他村干部满意的看到村里没有一个人提出反对意见,大家都很高兴。
村支书:“既然大家都没意见,那这事就这么定了。”
“好了,今天的会议就开到这儿,大家有什么问题的话,现场可以问,现在不问了,之后别私底下追着不放。”
果然村里爱听小话的人可多了,一听村支书这么说,立刻就有人举手问了:
“支书,我们听说她的嫁妆明明是五万,咋这会变成三万了呀?”
旁边的人还强调了一句:“不是听说,是姜糖亲口说的。大字报还在那边贴着呢,上面写着五万!”
村支书:“……这事是姜老板跟姜糖父女之间的私事,咱们外人不好掺和的哈。”
“还有没有别的问题了?没别的问题今天就这么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