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大明:我姐是马秀英 > 第二百九十五章 奏

第二百九十五章 奏

离开相府回到自己家。

马世龙先叫来管家,真正可以完全信任的马千乘。

让他赶紧收拾出来一个院子,给一同跟着回来的任圆住。

他已经和锦衣卫那边打过招呼。

任圆暂时留在他身边听用,至于手续还有调令什么的,后面他会想办法补上。

今天领队的锦衣卫是的蒋瓛,他自然不会因为一个百户。

而去拒绝马世龙的这一个小要求。

直接就点头同意,还让人弄来了一辆好马车。

侯爷都忙了这么久了,现在天色又这么黑,骑着马回去算是什么事?

本还想再派一队锦衣卫跟着。

但看见一百七十余名披坚执锐的侯府亲兵。

蒋瓛直接打消了这个念头,别怕马屁拍错了地方……

任圆听到马世龙的话。

当即便对着马世龙行礼道谢,随后带着两封腊肉,跟在马千乘身后离开。

马世龙望着两人的背影,“吩咐厨房。”

“用咱们庄子上的新米,明天早上煮上一锅浓粥,给任圆送过去。”

“再配上点小菜,从姐姐新送来的那两坛子里面取。”

“是,少爷!”

马忠躬身应是。

同时抬头偷瞄了一眼任圆。

这个锦衣卫百户,看样子是被少爷看上了,以后或许还会常驻侯府。

以后要是有时间的话,要仔细的好好了解了解……

吩咐完这一切,马世龙摆手示意马忠他下去休息。

自己则是背着双手,悠哉悠哉的走向书房,今天他把大明的丞相给搞没了,那自然要想些办法弥补一下。

昨天一夜和朱标说了许多。

基本的模板已经确定,但还是差一个正式的折子。

本来这事和马世龙没什么关系。

朱标自己就能写好,送上去交给他爹,或者直接盖上打印生效。

或者找一个品行不错的东宫属官,把东西给他,仔细完善修饰一下,递上去赚一份功劳。

然后趁机安排个要害位置,充实朝堂巩固朝局。

一举两得。

但没办法啊,这次朱标倔脾气上来了。

铁了心的要求,内阁第一批人选,必须要有舅舅一个位置。

而且这份功劳也必须是舅舅的,绝不能再假借他人之手!

所以结果就成这个样子。

马世龙亲自动手写折子上奏。

拾起毛笔,展开一份新折子,马世龙稍微构思了一下,便开始下笔书写起来。

内阁还是内阁,不过需要做出些整改。

不是说内阁不好用,是它的缺点实在太过明显,长时间来看不是最佳选择。

就比如被选入内阁的阁老,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面旗帜。

大明中后期几乎所有的党争,朝堂平白无故的内耗,几乎都有内阁的影子。

虽然有专门设立的监督和制衡衙门,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但同时也很容易引起更大的争斗。

而犯官辫子创立的军机处,虽然也有许多毛病,但做为统治工具,它非常的好用。

把这两个放在一起,再互相借鉴一下。

依照自己的理解。

马世龙在内阁的大概框架下,一点点的填补,一点的修饰,将它尽可能的设计的完美。

当然这只是针对当下大明的实际情况的完美。

最多能维持几十年的时间。

一直完美适用根本不可能,这世上就没有真正完美的制度,只有适应当下环境的制度。

若不与时俱进,再好的制度也无法长时间生存。

不过马世龙也预备了下了后手。

皇家书院,现在已经开始动工建设,最多一年时间便能竣工。

在这个书院里面,马世龙会种下一颗火种。

并尽可能的让这颗火种,燃烧到更多人的心中,慢慢汇聚,慢慢燃烧,一点点改造大明。

但是现在!

啪嗒——

“马芊儿!”

马世龙丢下毛笔,朝着门外喊了一声。

“嗯,少爷!”

房门应声从外面推开。

正吃着包子的小丫鬟马芊儿,慌里慌张走进来,鼓着腮帮子看向马世龙,“呜,少爷,您叫我?”

“对,我叫你。”

马世龙起身指了指桌上的折子,还有刚才坐着的椅子。

走到马芊儿身旁,伸手从她那儿拿起一个包子,“坐过去,我说你写,少爷我字不好,又写不小。”

“东西还没说到一半呢,折子可能就不够用了。”

马芊儿听着自己少爷的话。

踮着脚尖看了看桌上的折子。

随后用力的点了点头,将手中的包子塞到少爷的手里,吃到一半的塞到嘴里,快走两步坐到椅子上。

“少爷您说吧,不过要说慢点,我怕我记不过来,写的不够快,一会再给弄错了。”

“不用你个小丫头说,我也知道。”

随意的坐在一旁,吃这还冒着热气的肉包子,“准备好了吗?”

“好了少爷!”

“那就开始吧,臣靖远侯马世龙……”

————

第二天寅时一刻。

皇城东华门前,早已聚集了众多朝臣。

但与往常不一样的是,今天这些大人聚在一起,却不复往日里的一分热闹。

昨天晚上的事情,没有一个人知道具体的细节。

但奇怪的是几乎所有的人,在今天起床一两刻钟之内,都得知了一个令人惊骇的消息。

大明中书右丞相。

朝堂上最是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

压的浙东一系几乎喘不过来气的胡惟庸。

出事了……

还是根本无力回天,绝无生还可能的大事!

设计谋算当朝最年轻的侯爵,也是最受圣眷的国舅爷,靖远侯马世龙!

并且消息中还说,靖远侯只是主要的目的。

跟着靖远侯一起被谋算的,还有当今皇帝陛下朱元璋,皇后娘娘马秀英,太子殿下朱标。

一个歹毒的连环套,誓要将靖远侯打入深渊!

并且人证物证俱在,锦衣卫也已着手调查,或许还会掀出一些更大的事。

而具体会掀出什么大事。

这些朝堂上的大人们,已经没有心情去关心,去了解了。

胡相倒了?

他想要设计谋算靖远侯?

他疯了不成!

那些个平日里与胡惟庸走的近的官员,此时脸色就像是吃了shi一样难看。

心里不停的咒骂着,你好好的丞相坐着,被万众推崇着,为何要去设计谋算靖远侯?

还要牵连着陛下,皇后娘娘,还有太子殿下……

你想死,想拉着九族一起死,没人会拉着他。

甚至让他们这些人在后面帮一把也都行。

可你现在这么干,他们这些以往和你走得近,关系密切的官员。

他们的命怎么办?

能拦着劝着陛下动怒,不大搞株连,大挥屠刀,杀的人头滚滚的,满大明也就只有这三位!

能救命活命的路子,你这一下全给堵死了!

胡惟庸,你做这一切,针对设计靖远侯,你能得到什么啊?

还是你原来的目的,就是要拉着所有人一起死!

你个疯子!!!

无数官员人心惶惶,害怕自己被牵连,害怕大祸之下殃及池鱼……

当然除此之外,波澜不惊,面色如常也有不少。

就比如户部尚书赵好德,闭眼假寐回想着今天要上奏之时。

胡惟庸倒不倒台与他无关。

而且这么大的事情,中书右丞相胡惟庸谋算当朝国舅,当晚没有一点动静,风平浪静。

第二天却忽然被所有所知,事情怎么看怎么诡异。

还是不沾染纷乱。

尽心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为好。

再大的风雨都与他无关,他只是户部尚书,也只关心户部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