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诸葛亮假死?那我打造最强蜀汉! > 第148章 杨仪如愿筹钱,蒋琬不安!

第148章 杨仪如愿筹钱,蒋琬不安!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五万两黄金,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

    蜀汉虽有金矿,但冶炼技术有限,黄金多用于赏赐与外交。

    刘禅此举,足见他对杨仪的信任。

    殿下官员面面相觑,气氛骤然紧张。

    站在左侧的蒋琬,双目深邃,闻言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身旁的费祎、董允等人也皱起眉头。

    蒋琬心中暗自思量。

    杨仪此人,口才了得,颇有城府,但这商债之策风险太大。

    三国乱世,货币混乱,五铢钱虽通行,却常因战乱贬值,民间囤积粮食布帛远多于金银。

    若商债推行不力,百姓血本无归,恐引发民怨,甚至动摇蜀汉根基。

    他原打算联合众文官,上书劝谏刘禅收回成命,可刘禅如此果断的支持,彻底打乱了他的计划。

    “陛下圣明,臣感激不尽。”杨仪听罢刘禅承诺,嘴角微微上扬,拱手谢恩。

    蒋琬低头不语,双手笼在袖中,指节微微发白。

    此时若贸然反对,不仅得罪杨仪,更是否定刘禅的决断。

    只得将到嘴边的谏言咽下,静观其变。

    刘禅的表态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殿内气氛迅速转向。

    右列的许靖率先站出。

    他拱手道:“陛下,微臣家中虽不富裕,但杨大人此举心系百姓,臣愿出资五千两黄金,购置商债,以表支持!”

    许靖话音未落,孟光、孙廉、杜微等人也纷纷上前。

    孟光身形瘦削,嗓音却洪亮:“陛下,臣愿购三千两黄金!”

    孙廉紧随其后:“臣出两千两!”

    杜微稍显犹豫,但见众人踊跃,也咬牙道:“臣愿出五铢钱五万枚!”

    一时间,支持杨仪的官员们争相表态,殿内热闹非凡。

    这些官员多是杨仪的同僚或旧部,有的曾在诸葛亮麾下共事,有的则是新晋的中层官僚。

    他们不仅是在支持杨仪,更是在向刘禅表明忠心。

    蜀汉朝廷等级森严,官员俸禄微薄,如许靖这样的高官,年俸不过百石粮食,外加少量金帛,能拿出数千两黄金,显然是动用了家族积蓄。

    这份慷慨,既是政治投资,也是对杨仪改革的信心。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买账。

    蒋琬、费祎等文官始终沉默,目光游移,刻意避开杨仪的视线。

    他们的家族在蜀都根深蒂固,世代为官,掌握着大片田产与商肆,虽不似东吴豪族那般富可敌国,却也绝非“清贫”二字所能概括。

    杨仪的商债计划若成功,势必削弱这些世家对经济的控制,他们怎会轻易支持?

    眼见众人踊跃出资,杨仪却将目光转向蒋琬,语气平和却暗藏锋芒:“蒋大人,这商债是为国为民之举,莫非蒋大人不愿名留青史?”

    此言一出,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聚焦在蒋琬身上。

    他心中冷笑:为国为民?不过是为你的仕途铺路罢了!让我掏钱资助你的野心,做梦!

    面上却不动声色,拱手敷衍道:“杨大人误会了。臣并非无心为国,只是家中清贫,不比诸位大人财力雄厚。待日后手头宽裕,再购商债不迟。”

    杨仪挑眉,轻笑一声:“原来如此,那真是可惜。商债期限一到,利息颇丰,蒋大人若错过,怕是要后悔。”

    他语气轻松,却暗藏讥锋。

    谁不知蒋琬家族在蜀中经营多年,田产遍布成都平原,家中金银堆积如山,说“清贫”不过是推托之词。

    蒋琬闻言,心中警惕更甚。

    杨仪并未借刘禅之势强压自己,这份从容让他摸不透对方的底牌。

    他只得再次敷衍拱手:“多谢杨大人体谅。”

    刘禅见状,哈哈一笑,打圆场道:“杨爱卿日理万机,朕信你能成大事。即便钱庄资金有限,能让部分百姓经商,也是不错的开端。待首批百姓赚了钱,自会带动更多人参与。”

    杨仪拱手应道:“陛下所言极是。臣以为,经商之事不可操之过急。百姓多有疑虑,需先以少量资金试水,待成效显现,方能推广开来。此番筹资虽不多,却已足够起步。”

    刘禅满意地点点头,随即命孟光清点朝堂筹资总额。

    孟光上前一步,高声道:“除陛下五万两黄金外,共有二十七位同僚购置商债,总计黄金七万六千两,五铢钱十三万枚!”

    听到这个数字,刘禅眼中闪过一丝得意。

    自己出的五万两占了近半,足见他对杨仪的支持无人能及。

    他笑着道:“杨爱卿,若钱不够,朕可再拨款相助!”

    蒋琬等人闻言,心中酸意更浓。

    陛下如此偏袒杨仪,让他们这些老臣情何以堪?

    可杨仪却摆手谢绝:“陛下厚爱,臣感激不尽。此数已足,无需再添。”

    朝会很快结束,刘禅着急去琢磨那些刚刚到手的新鲜玩意,草草议完琐事便宣布退朝。

    支持杨仪的官员各自散去,准备回家取钱兑现承诺。

    而蒋琬、费祎等人交换眼神,不约而同前往蒋府商议对策。

    今日之事,尤其是刘禅的果断支持,让他们感到前所未有的危机。

    蒋琬作为文官领袖,已成众人主心骨,他们急需定下应对之策。

    与此同时,杨仪回到府邸,尚未落座,亲信丁岩便匆匆迎上,低声道:“大人,番子回报,蒋琬、费祎等人下朝后直奔蒋府,未加掩饰,似有大事商议。”

    说到这,丁岩抬起头,神色带着几分凝重。

    “杨大人,之前他们总是傍晚深夜才会齐聚,如今这般光明正大,想必不会在盘算什么好事情,大人只需一声令下,我即刻派人潜入府内!”